華文網

控制污染源加強治理 重慶園博園龍景湖和棟樑河水變清了

重慶園博園龍景湖經過整治,水質明顯改善。記者 伊永軍 攝

華龍網11月21日16時訊園博園作為重慶的一個重要景點,很多人都去裡面的龍景湖玩耍過,如今湖水清澈,兩岸鳥語花香。其實,以前這裡的水質並不像現在這樣好,經過各部門合力整治才達到如今的效果。今等污染物指標,然後進入紫外線消毒渠對水中的細菌進行消除,

最後進入巴氏計量槽和回用水池,經化驗檢測達標後用於回用或排入棟樑河。這一道道嚴格細緻的排汙程式令現場視察的政協委員們讚歎不已。據市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園區汙水處理廠的建成運行,改善了棟樑河流域環境品質,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迴圈。

經過治理,龍景湖、彩雲湖等一批湖庫水體生態功能基本修復,成為市民休閒娛樂好去處。記者 伊永軍 攝

重慶4000餘條河流都有了河長 建立水環境品質排名

視察行程結束後,視察團一行來到市政協召開視察座談會。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就我市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的有關情況進行了彙報。據介紹,我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水十條”,

大力實施“碧水行動”。截至10月,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長江支流水質總體優良,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達到Ⅲ類以上比例為88.1%,達到國家考核要求,全市64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成率為100%。我市實施一系列綜合政策推進水污染治理工作。嚴禁在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岸線5公里範圍內新佈局工業園區。全市60個市級以上工業園區目前已建成57座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日處理能力達90萬噸,
36座設施完成自動線上監控裝置安裝並與環保部門聯網,今年年底將實現60個市級以上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和自動線上監控裝置聯網全覆蓋。

近幾年,我市先後實施了主城區56個湖庫,以及龍溪河、玉灘湖等生態環境保護專案約3000餘個,經過治理,龍景湖、彩雲湖等一批湖庫水體生態功能基本修復,成為市民休閒娛樂好去處。

據悉,我市將進一步完善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全面推行“河長制”。目前,我市4000餘條河流、3000餘座水庫全部完成了市、區縣、鎮街、村社四級河長體系工作,明確了約1.6萬餘名河長。我市還建立了水環境品質排名及公開工作機制。每月發佈區縣地表水環境品質狀況排名,強化公眾監督,進一步推動地方政府加強水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