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紫塞旅遊攻略之貴州行追記之黃果樹瀑布

貴州是一個煙雨朦朧的季節,所幸在我們抵達的第三天,雨就住了,當天傍晚順利入住安順溫泉酒店,這是到貴州旅遊入住條件最好的一家。

翌日清晨,無雨,但天卻不肯放晴,還是板著面孔。大巴車拉著眾人沿著盤山道路不斷旋轉著,很快來到了景區車換乘點。對面的山上赫然豎著隔著幾公里都可見的幾個大紅字——黃果樹瀑布。

黃果樹瀑布為亞洲第一大瀑布,位於貴州安順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白水河上,是貴州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

周圍岩溶廣布,河寬水急,山巒疊嶂,氣勢雄偉,歷來是聯結雲南、貴州兩省的主要通道,現有滇黔公路通過。白水河流經當地時河床斷落成九級瀑布,黃果樹為其中最大一級。以水勢浩大著稱,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瀑布對面建有觀瀑亭,遊人可在亭中觀賞洶湧澎湃的河水奔騰直泄犀牛潭。騰起水珠高90多公尺,在附近形成水簾,盛夏到此,暑氣全消。

瀑布後絕壁上凹成一洞,稱水簾洞,洞深20多公尺,洞口常年為瀑布所遮,可在洞內視窗窺見天然水簾勝境。

之所以稱之為黃果樹瀑布,是以當地的一種常見的植物,“黃果樹” 而得名。以其雄奇壯闊的大瀑布、連環密佈的瀑布群而聞名於海內外,十分壯麗。並享有“中華第一瀑”之盛譽。景區以黃果樹瀑布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為主體。

對於黃果樹瀑布,可以說是神馳嚮往已久,

以往多在在畫報上見過她的芳容。神秘的面紗很快就要揭開,心裡有些按捺不住的感覺。

景區環保車第一站將我們拉到了陡坡塘。原來黃果樹瀑布並非是孤零零一個大瀑布,而是由大小不等十多個瀑布和景點所組成瀑布群,這是我們的以往所不知曉的。

“遙聞水聲轟轟,從隴隙北望,忽有水自東北山腋瀉崖而下,搗入重淵,但見其上橫白闊數丈,陡坡塘瀑布位於黃果樹瀑布上游一公里處,瀑頂寬105米,高21米,是黃果樹瀑布群中瀑頂最寬的瀑布。陡坡塘瀑布頂上是一個面積達1.5萬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則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長的鈣化灘壩上。陡坡塘瀑布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每當洪水到來之前,瀑布都要發出“轟隆.轟隆”的吼聲,

因此又叫“吼瀑”。“翻空湧雪,而不見其下截,蓋為對崖所隔也。”這是徐霞客在《徐霞客遊記》中對陡坡塘瀑布的描述。

這裡曾經是西遊記的一處重要拍攝地,還別說塑造出來的師徒群像,真是惟妙惟俏。就是這樣一處美景,導遊竟然宣稱只給半個小時觀賞時間,大家只有據理力爭。後來我們才明白,導遊要壓縮上午的游程,是為下午的自費項目騰出時間,看來隨團旅遊,雖然有著它的諸多優越性,但也要時時與導遊周旋。

氣喘吁吁地走出陡坡塘,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個景點。在黃果樹風景區裡,還有眾多的石林溶洞。其中,天星橋石林和天星洞是近年躍居黃果樹風景區榜首的旅遊勝地。過去是只知到貴州必到黃果樹大瀑布區,現在是到黃果樹風景區必到天星橋石林和天星洞。天星橋距黃果樹瀑布6公里,由天星盆景、天星洞景和水上石林三片景區組成,奇山、怪石、溶洞、異水融為一體。

天星橋石林在黃果樹大瀑布南側6公里處,風光特別迷人。石林出口處有一深潭,據說深30多米,有一噴泉形成2米多高的水柱,成為石林的引人矚目的標誌。每當看到這2米高的騰湧不停的水柱時,天星橋石林也就呈現在眼前了。

石林裡到處是千姿百態的大青石,這些青石高低不一,錯落有致,構成一片石林景區。石林的每一處石縫都冒出了灌木藤蔓,還有一叢叢仙人掌,也頑強地突兀在石柱上,使石林裡形成一個鬱鬱蔥蔥的綠色王國。

走出石林景區,路邊上的攤位上坐著幾位布依族大嫂,極力的向客人兜售著,明知那核桃不像是真的,但我還是買了兩對,借此給她們拍了幾張照片。

中心景區的大幕終於拉開了。黃果樹瀑布周圍的瀑布一個接著一個,十八道瀑布風格各異,千姿百態,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黃果樹瀑布當屬“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瀑布。可惜在四月份不是最好的觀賞時期,據說六月份進入夏季,上游連續降雨,那個時候的瀑布是最為壯觀,特別值得觀賞。

來到黃果樹大瀑布景區,通常是要買票坐電梯下到崖底,再步行一公里才能到達觀賞點。因看過他人的遊記,知道從景區高點落差不過近百米,花七十元買票確實不值,於是我們甩開眾人,沿著棧道一溜小跑下到崖底,很快就來到了觀賞點,此時哪一眾人等還沒有到。

明代大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在考察大瀑布後讚歎道:“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我想徐老先生的古文讚譽,應比我們的大白話涵蓋的要高明許多吧!

黃果樹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從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方位觀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簾洞(134米)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向外聽、觀、摸的瀑布。

按照導遊的說法,游水簾洞要一個多小時,因此不建議大家去,她的說法反倒激起了我“不到黃河心不死”的那股豪氣。約好了時間和等候地點,我邁開步子,努力攀援,奮力向前。由於不是旺季,人流稀少,路上沒有阻擋,於是很快登上了半山腰,來到飛流直下的水簾洞旁,鼓起勇氣,迎著飛濺的水花,沖進了洞中。但見洞頂滴水連連,腳下濕滑,右側一道道水柱從天而降,像個簾子將半敞開的洞壁蓋得嚴嚴實實,洞裡在五彩色燈的映照下,如入瑤池仙境。我在尋找當年美猴王的足跡,自己也著實的猴氣了一把,此行不虛。

穿過水簾洞此時已來到觀賞點的河對岸,樹木更加密實,岩石更顯崢嶸。到達接頭點,時間不過半個多小時,此時導遊的可信度已降到了最低值。

午飯過後,大巴車拉著眾人來到了龍宮景區附近還沒開張的服務中心,六個倔強的遊客,被放了下來。其餘遊客則隨導遊去觀看自費項目的溶洞。看著一車人漸漸遠去,這六個遊客有些顯得格格不入,其實反倒成全了我們。沿著山道往上走,不遠處有一觀賞點,來到天臺上往下望去,嗨!這不是在畫報中看到的景象嗎?!遠處喀斯特地貌的層層山脈,山腳下延綿的稻田,一個巨大的龍字在稻田中展現,構成了一副絕美畫面,這是自然與人力的完美結合!

我和妻信步來到馬路對面的櫻桃林前,一對布依族小夫妻在招呼客人,品嘗了幾個櫻桃,決定參加採摘活動。雖然大量的櫻桃已經採摘畢了,但山坡樹上的櫻桃還是隱約可見,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每人十元的費用也不貴,於是就樹上樹下的忙碌起來,二人吃的是肚子溜圓,滿嘴通紅,哈哈!好不快意。

返回貴陽已是傍晚了,太陽斜在了西山坡,紅霞似火。遊客中幾個年紀大的人開始向地接導遊發難了,幾天來的怒氣終於噴發出來,全車人的嘴炮都傾瀉於一人,巧舌如簧的地接導遊,全然沒了伶牙俐齒,隨團導遊、性格懦弱做著無謂的調節,好在大巴車的司機見多識廣善於應變,幫助安撫遊客,經過妥協,總算平復了眾人的怒氣。

我們原定要去看大型文藝演出《貴州印象》的,可能地接導遊心還沒能平靜下來,竟遺漏了我們,索性出去逛街。來到大街上,半天也沒打到的士,只好沿著大街信馬由韁地閒逛。呵!一家老字型大小的羊肉粉館的招牌吸引了我們,快步走進去,只見大堂上坐滿了就餐的客人,人多就說明生意好,生意好是因為味道好,那我們就當仁不讓的坐下來,由此品嘗了正宗的遵義羊肉米粉,算是有所收穫。

又是一個第二天,這可是我們來貴州的第五個天頭。說是五天,其實真正遊覽景點的時間只有三天,其他時間都是放在往返的路上,旅遊計畫書上原定的是下午的航班,因故也改在了上午,我想因故也就是機票的折扣多少的問題吧。這樣掐頭去尾,在貴州的時間就更少了,原本要游貴陽市區的計畫又落空了,看來是老天爺註定給我們留下了注腳,故此不讓我們此行太過圓滿吧。

在機場我們有幸見到了一位臺胞,老人家今年九十歲了,但依然精力旺盛,在大陸有幾處生意,時常往返於海峽兩岸,看到老人家如此神采奕奕,我們還會感覺自己老了嗎?

飛機巨大轟鳴劃破了片刻的寂靜,怒吼著插向了藍天,不大一會就來到了朵朵棉田間。此時腦海裡開始像動畫片那樣,一幕幕閃現著貴州的山山水,多彩多姿民族風情,奇特的地貌和建築,古老的文化印象。。。。。。此時機上廣播響了,三峽機場就要到了,此時俯身下望,太陽明晃晃的,格外刺眼。了飛機,一片熱浪撲來,感覺換了天地。

又將開始新的起點,人生本有無數個起點,但終點卻只有一個,至於終點在哪裡,你懂的,不屑細說。

大家只有據理力爭。後來我們才明白,導遊要壓縮上午的游程,是為下午的自費項目騰出時間,看來隨團旅遊,雖然有著它的諸多優越性,但也要時時與導遊周旋。

氣喘吁吁地走出陡坡塘,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個景點。在黃果樹風景區裡,還有眾多的石林溶洞。其中,天星橋石林和天星洞是近年躍居黃果樹風景區榜首的旅遊勝地。過去是只知到貴州必到黃果樹大瀑布區,現在是到黃果樹風景區必到天星橋石林和天星洞。天星橋距黃果樹瀑布6公里,由天星盆景、天星洞景和水上石林三片景區組成,奇山、怪石、溶洞、異水融為一體。

天星橋石林在黃果樹大瀑布南側6公里處,風光特別迷人。石林出口處有一深潭,據說深30多米,有一噴泉形成2米多高的水柱,成為石林的引人矚目的標誌。每當看到這2米高的騰湧不停的水柱時,天星橋石林也就呈現在眼前了。

石林裡到處是千姿百態的大青石,這些青石高低不一,錯落有致,構成一片石林景區。石林的每一處石縫都冒出了灌木藤蔓,還有一叢叢仙人掌,也頑強地突兀在石柱上,使石林裡形成一個鬱鬱蔥蔥的綠色王國。

走出石林景區,路邊上的攤位上坐著幾位布依族大嫂,極力的向客人兜售著,明知那核桃不像是真的,但我還是買了兩對,借此給她們拍了幾張照片。

中心景區的大幕終於拉開了。黃果樹瀑布周圍的瀑布一個接著一個,十八道瀑布風格各異,千姿百態,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黃果樹瀑布當屬“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瀑布。可惜在四月份不是最好的觀賞時期,據說六月份進入夏季,上游連續降雨,那個時候的瀑布是最為壯觀,特別值得觀賞。

來到黃果樹大瀑布景區,通常是要買票坐電梯下到崖底,再步行一公里才能到達觀賞點。因看過他人的遊記,知道從景區高點落差不過近百米,花七十元買票確實不值,於是我們甩開眾人,沿著棧道一溜小跑下到崖底,很快就來到了觀賞點,此時哪一眾人等還沒有到。

明代大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在考察大瀑布後讚歎道:“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我想徐老先生的古文讚譽,應比我們的大白話涵蓋的要高明許多吧!

黃果樹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從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方位觀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簾洞(134米)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向外聽、觀、摸的瀑布。

按照導遊的說法,游水簾洞要一個多小時,因此不建議大家去,她的說法反倒激起了我“不到黃河心不死”的那股豪氣。約好了時間和等候地點,我邁開步子,努力攀援,奮力向前。由於不是旺季,人流稀少,路上沒有阻擋,於是很快登上了半山腰,來到飛流直下的水簾洞旁,鼓起勇氣,迎著飛濺的水花,沖進了洞中。但見洞頂滴水連連,腳下濕滑,右側一道道水柱從天而降,像個簾子將半敞開的洞壁蓋得嚴嚴實實,洞裡在五彩色燈的映照下,如入瑤池仙境。我在尋找當年美猴王的足跡,自己也著實的猴氣了一把,此行不虛。

穿過水簾洞此時已來到觀賞點的河對岸,樹木更加密實,岩石更顯崢嶸。到達接頭點,時間不過半個多小時,此時導遊的可信度已降到了最低值。

午飯過後,大巴車拉著眾人來到了龍宮景區附近還沒開張的服務中心,六個倔強的遊客,被放了下來。其餘遊客則隨導遊去觀看自費項目的溶洞。看著一車人漸漸遠去,這六個遊客有些顯得格格不入,其實反倒成全了我們。沿著山道往上走,不遠處有一觀賞點,來到天臺上往下望去,嗨!這不是在畫報中看到的景象嗎?!遠處喀斯特地貌的層層山脈,山腳下延綿的稻田,一個巨大的龍字在稻田中展現,構成了一副絕美畫面,這是自然與人力的完美結合!

我和妻信步來到馬路對面的櫻桃林前,一對布依族小夫妻在招呼客人,品嘗了幾個櫻桃,決定參加採摘活動。雖然大量的櫻桃已經採摘畢了,但山坡樹上的櫻桃還是隱約可見,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每人十元的費用也不貴,於是就樹上樹下的忙碌起來,二人吃的是肚子溜圓,滿嘴通紅,哈哈!好不快意。

返回貴陽已是傍晚了,太陽斜在了西山坡,紅霞似火。遊客中幾個年紀大的人開始向地接導遊發難了,幾天來的怒氣終於噴發出來,全車人的嘴炮都傾瀉於一人,巧舌如簧的地接導遊,全然沒了伶牙俐齒,隨團導遊、性格懦弱做著無謂的調節,好在大巴車的司機見多識廣善於應變,幫助安撫遊客,經過妥協,總算平復了眾人的怒氣。

我們原定要去看大型文藝演出《貴州印象》的,可能地接導遊心還沒能平靜下來,竟遺漏了我們,索性出去逛街。來到大街上,半天也沒打到的士,只好沿著大街信馬由韁地閒逛。呵!一家老字型大小的羊肉粉館的招牌吸引了我們,快步走進去,只見大堂上坐滿了就餐的客人,人多就說明生意好,生意好是因為味道好,那我們就當仁不讓的坐下來,由此品嘗了正宗的遵義羊肉米粉,算是有所收穫。

又是一個第二天,這可是我們來貴州的第五個天頭。說是五天,其實真正遊覽景點的時間只有三天,其他時間都是放在往返的路上,旅遊計畫書上原定的是下午的航班,因故也改在了上午,我想因故也就是機票的折扣多少的問題吧。這樣掐頭去尾,在貴州的時間就更少了,原本要游貴陽市區的計畫又落空了,看來是老天爺註定給我們留下了注腳,故此不讓我們此行太過圓滿吧。

在機場我們有幸見到了一位臺胞,老人家今年九十歲了,但依然精力旺盛,在大陸有幾處生意,時常往返於海峽兩岸,看到老人家如此神采奕奕,我們還會感覺自己老了嗎?

飛機巨大轟鳴劃破了片刻的寂靜,怒吼著插向了藍天,不大一會就來到了朵朵棉田間。此時腦海裡開始像動畫片那樣,一幕幕閃現著貴州的山山水,多彩多姿民族風情,奇特的地貌和建築,古老的文化印象。。。。。。此時機上廣播響了,三峽機場就要到了,此時俯身下望,太陽明晃晃的,格外刺眼。了飛機,一片熱浪撲來,感覺換了天地。

又將開始新的起點,人生本有無數個起點,但終點卻只有一個,至於終點在哪裡,你懂的,不屑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