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小時候看起來很聰明的孩子,為什麼長大後卻變笨了

我們都知道傷仲永的故事:仲永小時候是一個神童,他的父母都不是讀書人,自身也從未受過任何教育,忽然有一天,他向家人要來筆墨紙硯,寫了一首詩,這首詩寫的竟有模有樣。

從此,凡是村裡的人給他出題做詩,他都能一揮而就,真是天生的神童。後來連王安石都驚動了,他很佩服仲永的才思敏捷,只是可惜,仲永長大後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最後還終日抑鬱,英年早逝。我們不明白,那些先天很聰明的孩子,長大後為什麼變笨了呢?

1.孩子興趣喪失

興趣決定著一個人的方向,如果父母做法不考慮孩子感受,強行為他們安排課程,這對孩子是一種折磨。如今許多家長為讓孩子增長才藝,逼著寶寶學習唱歌,跳舞等,這種心願可以理解,但要考慮孩子感受,學習方式有很多,並不是唱歌跳舞才顯得有內涵。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愛好和天賦,家長要做孩子的伯樂,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從而進行針對性培養,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也站著位了不起的母親,不少孩子就是缺少指導或方向失誤,耽誤了自己前程,最終無所作為。方向錯了,再多的努力只是倒退。

2.不斷的學習

後天教育對孩子非常重要,我們出生後到長大,所有的知識都是通過學習得來的。

現在更是一個終生學習的年代,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非常重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知識大多有一定關聯性,只有持續學習,把所學知識系統化,才能更好的應用。學問就像湖泊一樣,要想不乾枯,就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家長要鼓勵孩子接觸新事物,學習新技能,不要固步自封。

3.明確學習目的

許多孩子學習不知道目的,把學習當做一種負擔,當成枯燥的任務。孩子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知識能有什麼用,自己將來要做什麼。事實上,我們從小到大學了很多知識,學的時候也非常辛苦,後來大多數沒有用上:中學時的文理分科,失去了一半內容,大學選擇專業,發現之前的知識很少關聯,

畢業找工作,大學課程與實際應用可能又是兩碼事,我們的學問又被漸漸的忘掉。因此家長要指引孩子,告訴他們知識的用處,不做太多無用功。

映雪老師,一名兒科醫師,想諮詢有關備孕、孕期、親子教育問題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映雪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