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蘋果推遲HomePod上市至2018年,它算得上是完美的智慧音箱嗎?

HomePod作為WWDC 2017的壓軸產品,也是蘋果第一款智慧音箱產品,大家都在期望它能革新市場。原本定於今年12月率先在美國、英國和澳洲開賣,然而蘋果再一次“放我們飛機”,跳票至明年初上市。

不過在中國,隨著互聯網企業搶佔用戶市場,目前遍地都是號稱“智慧音箱”產品,真的完美?我們真的有需求嗎?

349美元的HomePod怎麼看都像是一個高端音箱,不僅因為價格,還有它在音響上展現出來的高規格。配置參數方面,HomePod採用的A8處理器就可以秒殺市面上所有智慧音箱,

這可是等於塞了一台iPhone 6手機在裡面,專門用來處理“空間感知”的運算,說白了就是要知道你在哪裡發聲,準確還原出語音指令,但實際效果有待上市後考察,以及多個HomePod可以組建多聲道影響(壕必備)。

整個HomePod擁有八個音訊單元,包括底部的圓圈排布的1個環繞音訊單元,以及頂部有一個4英寸的低音炮,為了達到全向收音配備了六個陣列麥克風,如此豪華的配置,

相比起高品質的音箱一點都不遜色,這就是HomePod展現出其基本的音箱功能的一面。

其次HomePod要成為一個智慧音箱首要條件就是擁有智慧語音交互,很明顯作為蘋果產品就一定是Siri,Siri作為蘋果耕耘多時的智慧語音助手,雖然在識別率、應用功能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但是小編認為它的智慧還是很局限。目前Siri僅支援中文在內的21種語言,對於自家應用可以說十分完善,但是一旦不懂你所說的東西就會幫你上網查找,還是too young too naive,估計很多人買回家大多數場景還是用來語音切歌或者調整音量。

難道我349美元就是買了個音箱?智能去哪裡了?其實HomePod還支援HomeKit智慧家居設備的控制,

晚上回到家叫一聲“喂Siri,開燈”就會幫你打指定的燈。HomePod具有更長遠的意義,那就是作為HomeKit的控制中樞,看起來HomePod就是為智慧家庭控制中樞需求所量身定制的產品形態。

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智|障?

目前智慧音箱有三個核心關鍵問題:聽見、聽准和聽懂,從技術角度來看,就是拾音、識別和理解三個關鍵技術環節。拾音是最為基礎的環節,

必須保證讓機器聽得見聲音,這部分主要是聲學問題;識別是將符合要求的聲音轉化成文字,這部分主要是語音辨識的問題;理解則是根據識別出來的文字,準確理解人類的指令、情感。

不僅是HomePod,目前市售的智慧音箱都在攻堅最後一步——聽懂你在講什麼,這是實現智慧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大部分產品都卡在這一關,對於我們人類千變萬化的語言,想要準備理解出我們語義真的不簡單,同一句話用不同語氣將可能意思就不一樣,Siri能認出來嗎?不能?別家的呢?不能?在人類自然語言語義識別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實現了這一點,智慧音箱產品才算是完美。

另外蘋果Siri對於國人來說,使用頻率低得可怕,甚至直接關閉。因為這完全不符合中國人的一貫傳統,對著一個冷冰冰的手機講話,隔壁的人都會一副“Excuse me”的表情。況且一點也不好用,甚至是不知道該怎麼用,小編就試過手機放在電腦前,電腦在播放視頻中一句“犀利”就自動啟動了iPhone的Siri,小編一臉“黑人問號”。

儘管這樣,但小編依然憧憬智慧音箱產品成熟的一天,因為語音操作實在是太方便了,比起你舉起手機點來劃去操作方便得多,那就是一句話搞定的事情。這種情況大家應該深有體會,如果你要和別人討論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發郵件快,還是微信/QQ你一句我一句快,亦或是直接一個電話交談方便呢?

目前的智慧音箱都算不上智慧,但是個好開端

可以說,目前的智慧產品都是互聯網企業搶佔使用者群,為自家產品提供全新的入口,你看99元、49元的叮咚、天貓精靈哪個不是這樣?亞馬遜Echo不也是這樣玩的嗎?

總說“科學是第一生產力”,這話沒錯,但有時候,需求才是推動科技進步的最最重要因素,儘管目前的產品不完美,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等待技術上的突破,當機器能真正聽懂人類的自然語言,那麼一場全新的人工智慧時代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同一句話用不同語氣將可能意思就不一樣,Siri能認出來嗎?不能?別家的呢?不能?在人類自然語言語義識別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實現了這一點,智慧音箱產品才算是完美。

另外蘋果Siri對於國人來說,使用頻率低得可怕,甚至直接關閉。因為這完全不符合中國人的一貫傳統,對著一個冷冰冰的手機講話,隔壁的人都會一副“Excuse me”的表情。況且一點也不好用,甚至是不知道該怎麼用,小編就試過手機放在電腦前,電腦在播放視頻中一句“犀利”就自動啟動了iPhone的Siri,小編一臉“黑人問號”。

儘管這樣,但小編依然憧憬智慧音箱產品成熟的一天,因為語音操作實在是太方便了,比起你舉起手機點來劃去操作方便得多,那就是一句話搞定的事情。這種情況大家應該深有體會,如果你要和別人討論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發郵件快,還是微信/QQ你一句我一句快,亦或是直接一個電話交談方便呢?

目前的智慧音箱都算不上智慧,但是個好開端

可以說,目前的智慧產品都是互聯網企業搶佔使用者群,為自家產品提供全新的入口,你看99元、49元的叮咚、天貓精靈哪個不是這樣?亞馬遜Echo不也是這樣玩的嗎?

總說“科學是第一生產力”,這話沒錯,但有時候,需求才是推動科技進步的最最重要因素,儘管目前的產品不完美,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等待技術上的突破,當機器能真正聽懂人類的自然語言,那麼一場全新的人工智慧時代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