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假日游蹤|登山、臥佛、百家宴……這裡是廣東第七屆秤架登山節

超過萬名徒步登山運動員齊集陽山,這可是熱鬧哦,緣自於2017年廣東省第七屆登山節系列活動。

此次活動由廣東省社會體育中心,清遠市體育局、清遠市旅遊局,陽山縣人民政府等聯合主辦,

陽山縣體育局、陽山縣旅遊局,陽城鎮人民政府、七拱鎮人民政府、大崀鎮人民政府、秤架瑤族鄉人民政府,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等多家單位聯合承辦。從10月28日至11月12日,活動範圍主要至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陽城鎮、七拱鎮、大崀鎮、秤架瑤族鄉等鄉鎮旅遊區舉行。

陽山縣位於廣東省清遠市中部,南嶺山脈南麓,連江中游。戰國時期境內有陽禺國,秦朝末年設陽山關,

西漢高祖時置陽山縣,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豬豬也參加了分會場秤架鄉的活動,潛伏到後臺去,看看我們的夥頭大將軍為參加活動的人員準備的美味農家菜,這是純天然農家食材哦,忍不住偷吃兩個,嘿嘿~

主辦場地“龍泉山莊”門前,禮儀小姐兩邊迎賓敬酒、邀請嘉賓簽到引導領導入座。

瑤族阿么妹為來賓們獻上“哈達”,敬上一碗美酒~

參與活動的各級領導~

當然,充足的後勤必不可少,這是來自清遠的水松救援隊,是保駕護航的哦!

既然都這麼高興,午宴當然是一起嗨心的“百家宴”,來,幹了!

登山節以“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為主題,在秤架、陽城、七拱、大崀4個鄉鎮分6天舉行,包含專業線、文化線兩大部分共8條路線。

登山第一站設在秤架瑤族鄉,這個陽山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位於廣東省西北部,東鄰韶關市乳源縣,西與連州接壤。秤架瑤族鄉位於廣東省西北部,距離縣城49公里。下轄10個村委會,2005年末總人口1.73萬人,3640戶。秤架瑤族鄉屬高寒山區,境內崇山峻嶺,重巒疊嶂。甲坑、黃沙坑、東坑匯成秤架河,把秤架分成東嶺、西嶺、天門嶺。

由於上山道路狹窄,大巴上不去,到杜菜換乘了中巴,分批把參加活動的人員送上山,開車也要約半小時才到達山頂,這路就一“秋明山路”,中巴扮演了“秋明86”的角色。

山頂開闊停車處,有觀賞平臺,陽山縣秤架瑤族鄉的東嶺,形似臥佛,臥佛氣勢磅礴,神態逼真,雨後周圍都會升騰著雲霧,靈光之氣尤勝,當天天氣沒那麼理想,沒拍著好照片~

陽山縣東北部盤亙著大東山山脈和天井山山脈,其山峰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這一列山脈有“廣東屋脊”之稱,秤架古道就蜿蜒穿行於其中。南起陽山青蓮鎮深塘村,沿桃江溯流而上,中經犁頭鎮馬落橋,嶺背鎮蒲蘆洲,秤架鄉杜菜村、大陂村至爐田村三元坳,並繼續向湖南宜章縣境延伸。在陽山境內路段長約100公里。古道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青石板路面和摩崖石刻,它的起源可追溯到秦漢時期,成為見證嶺南與中原經濟文化交融的珍貴歷史遺址。

一路前行,有你有我...

終於到達現在標誌性的古建築“石門”處。

這裡設有休息補給處,熱情的瑤胞準備了蕃薯、野番茄、玉米等土特產給登山的驢友們吃。還可以買些山貨和特產哦,有天南峽葡萄、薑茶、瑤家臘肉、秤架冬菇、廣東第一峰雲霧茶...

山頂還有村子,不過住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以後也是要往山下搬遷的,現在還是一派原生態啊,自然風光,漂亮!

原路返回山下,再回到龍泉山莊去,晚上還準備了篝火晚會,當然少不了瑤族歌舞。

「簸箕舞」

「月亮」

「竹杆舞」

「瑤族婚禮」

「造夢王國」

「瑤族風情節篝火晚會」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瑤胞們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熱情洋溢的好客之道,深深的感染了遠道而來的各地賓客,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南嶺氧吧,醉美瑤鄉”的內在涵義,快樂開心的過好每一天!城市裡呆久了,就到陽山來充充電,吸吸氧,換一種生活態度,換一種心情!陽山的美,等你來發掘哦!

登山節以“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為主題,在秤架、陽城、七拱、大崀4個鄉鎮分6天舉行,包含專業線、文化線兩大部分共8條路線。

登山第一站設在秤架瑤族鄉,這個陽山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位於廣東省西北部,東鄰韶關市乳源縣,西與連州接壤。秤架瑤族鄉位於廣東省西北部,距離縣城49公里。下轄10個村委會,2005年末總人口1.73萬人,3640戶。秤架瑤族鄉屬高寒山區,境內崇山峻嶺,重巒疊嶂。甲坑、黃沙坑、東坑匯成秤架河,把秤架分成東嶺、西嶺、天門嶺。

由於上山道路狹窄,大巴上不去,到杜菜換乘了中巴,分批把參加活動的人員送上山,開車也要約半小時才到達山頂,這路就一“秋明山路”,中巴扮演了“秋明86”的角色。

山頂開闊停車處,有觀賞平臺,陽山縣秤架瑤族鄉的東嶺,形似臥佛,臥佛氣勢磅礴,神態逼真,雨後周圍都會升騰著雲霧,靈光之氣尤勝,當天天氣沒那麼理想,沒拍著好照片~

陽山縣東北部盤亙著大東山山脈和天井山山脈,其山峰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這一列山脈有“廣東屋脊”之稱,秤架古道就蜿蜒穿行於其中。南起陽山青蓮鎮深塘村,沿桃江溯流而上,中經犁頭鎮馬落橋,嶺背鎮蒲蘆洲,秤架鄉杜菜村、大陂村至爐田村三元坳,並繼續向湖南宜章縣境延伸。在陽山境內路段長約100公里。古道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青石板路面和摩崖石刻,它的起源可追溯到秦漢時期,成為見證嶺南與中原經濟文化交融的珍貴歷史遺址。

一路前行,有你有我...

終於到達現在標誌性的古建築“石門”處。

這裡設有休息補給處,熱情的瑤胞準備了蕃薯、野番茄、玉米等土特產給登山的驢友們吃。還可以買些山貨和特產哦,有天南峽葡萄、薑茶、瑤家臘肉、秤架冬菇、廣東第一峰雲霧茶...

山頂還有村子,不過住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以後也是要往山下搬遷的,現在還是一派原生態啊,自然風光,漂亮!

原路返回山下,再回到龍泉山莊去,晚上還準備了篝火晚會,當然少不了瑤族歌舞。

「簸箕舞」

「月亮」

「竹杆舞」

「瑤族婚禮」

「造夢王國」

「瑤族風情節篝火晚會」

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瑤胞們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熱情洋溢的好客之道,深深的感染了遠道而來的各地賓客,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南嶺氧吧,醉美瑤鄉”的內在涵義,快樂開心的過好每一天!城市裡呆久了,就到陽山來充充電,吸吸氧,換一種生活態度,換一種心情!陽山的美,等你來發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