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奶爸也會產後抑鬱,你知道嗎?而且概率高到離譜!

一說到生娃,很多人心裡就會想到,麻麻們懷胎十月的艱辛,毫無疑問,麻麻們是最最最辛苦的,麻麻們冒著生命危險和痛處將新生命帶到這個世界,生理上的變化使得心裡也承受著巨大的轉變。

同時也因此,很多麻麻因此患上產後抑鬱,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及聖地牙哥大學研究表明,中國的麻麻發病率約為7.3%-39.14%。

但你或許想像不到,其實還有另一群人,也會由於生娃而患上產後抑鬱,是的,那群人就是我們的粑粑們,而且粑粑們的發病率也高達10%。

麻麻懷孕期間體內女性荷爾蒙劇變,是有可能導致產後抑鬱的原因之一。

但英國卡迪夫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

神經遺傳學和基因組學中心指出,產後抑鬱的成因非常複雜,即使粑粑不會懷孕,內分泌也沒有麻麻那麼大,但初為人夫的各種巨大壓力,都有機會是抑鬱的元兇。

前段時間生了麼,去看了電影《生門》,這是一部紀錄片,紀錄了4位元遭遇極端情況的產婦及其家人在醫院生產過程中經歷的種種考驗,

每一個家庭給我的印象都非常深刻。

其中有一對家庭,由於沒有醫保,因此要承擔高昂的生育費用,面對醫生無奈的催款,面對躺在床上等待生產的愛人,一個鐵打的漢子就那樣抹著眼淚對醫生說自己再想想辦法。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只能蹲在樓梯的通道上打著一個又一個不知有沒有打通的電話。

中國社會從“婦女能頂半邊天”開始,事業女性就已經不罕見了,也有更多男士更願意為家庭付出,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甚至成為全職奶爸。

比如前段引起熱議的重慶的全職奶爸,因為不忍愛人放棄摯愛的事業,31歲的他選擇辭掉了工作,專心在家當起了一名全職奶爸,

整天和尿不濕,奶粉打交道。

當記者問及為何發帖召集全職奶爸時,他表示自己是一名全職奶爸,想要和其他全職奶爸一起交流下,討論如何把寶寶養得更好。

所以他們和麻麻們是一樣的,都是有可能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疲勞過度或者長期睡眠不足,而家中多了個小寶寶,各種開銷那都是不能省的。

《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顯示,北京的生育成本大約為276萬元,而根據《2017年全國城市平均工資排名》第一名的北京平均薪酬為每月9240元,也就是說要生一位元寶寶大概需要一個月收入9240元的家庭花24.9年的時間去存錢。

還有就是老生常談的婆媳關係,夾在中間的粑粑心裡的滋味可不好受,新手粑粑初為人父,雖然從第一眼看到自己的寶寶的時候,就明白了自己身份的不同,但大多數的粑粑都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以及怎麼做。

而作為一名粑粑到底應該如何去照顧寶寶,他們也很難找到途徑和榜樣去學習成為一個好爸爸,眼看麻麻和寶寶的親密關係來的那麼自然,粑粑卻只能站在旁邊,無從下手,甚至會有種感覺自己是多餘的感覺。

畢竟原來的二人世界相處模式已經不適用了,面對家中的新成員卻找不到合適的相處模式,這也會令到粑粑十分苦惱,家人在關懷麻麻的同時,也記得應該給粑粑更多的鼓勵與支持哦~

而家中多了個小寶寶,各種開銷那都是不能省的。

《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顯示,北京的生育成本大約為276萬元,而根據《2017年全國城市平均工資排名》第一名的北京平均薪酬為每月9240元,也就是說要生一位元寶寶大概需要一個月收入9240元的家庭花24.9年的時間去存錢。

還有就是老生常談的婆媳關係,夾在中間的粑粑心裡的滋味可不好受,新手粑粑初為人父,雖然從第一眼看到自己的寶寶的時候,就明白了自己身份的不同,但大多數的粑粑都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以及怎麼做。

而作為一名粑粑到底應該如何去照顧寶寶,他們也很難找到途徑和榜樣去學習成為一個好爸爸,眼看麻麻和寶寶的親密關係來的那麼自然,粑粑卻只能站在旁邊,無從下手,甚至會有種感覺自己是多餘的感覺。

畢竟原來的二人世界相處模式已經不適用了,面對家中的新成員卻找不到合適的相處模式,這也會令到粑粑十分苦惱,家人在關懷麻麻的同時,也記得應該給粑粑更多的鼓勵與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