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外葡萄酒產區、協會在中國做推廣,花錢不少效果不好?

文| WBO蔡夢藜

隨著全球各地的葡萄酒產品陸續湧入中國,也有許多世界各地的產區葡萄酒協會來到中國,進行推廣。

但WBO發現,其中一部分產區協會所做的工作,似乎沒有太多的市場感,

也很難達到推廣目的,讓推廣會產生實實在在的訂單。

01

外包公關公司懂外語,卻不懂葡萄酒

不少產區協會並不在中國聘請職工,而將這份工作外包給公關公司去做。

那麼問題來了,有的公關公司,員工能用流利的英文與產區協會可無障礙交流,

但他們卻並非葡萄酒行業的公司,此前也未做過葡萄酒相關業務,對葡萄酒無任何基礎知識。

還有一些產區協會,會尋找一些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公關公司來合作,但這類公關公司的業務做得很大,產區協會的支付能力又一般,則導致公關公司不會配備專業的團隊為協會工作,不熟悉行業的人,也造成推廣活動的不專業。

“以前參加過一次品鑒會,那個公關公司的人員連葡萄酒品種都不知道,

品鑒時飲酒順序錯亂,讓人啼笑皆非。”一名酒商說到,“其實在國外找公關公司很普遍,但歐美一些國家,大家經過成百上千年的葡萄酒教育。一般人都懂一點葡萄酒。但中國卻不是這樣的。這些人懂外語,但不見得懂市場,更不懂酒。如果沒有銷量考核,這個人再自我一點,更有可能會怎麼簡單怎麼來,這不僅起不到推廣作用,反而可能損壞形象。

反之,澳大利亞葡萄酒局、波爾多葡萄酒行業聯合委員會在中國同樣沒有聘請專職人員,但找的公關公司並不是非常大的機構,但公關公司為他們配備了專門的團隊,也專門學習了葡萄酒文化與葡萄酒市場,因此市場感非常好,推廣也更有效。

02

網店建設不到位,銷量不佳

另據一位進口商負責人透露,他們所接觸的一個葡萄酒行業協會,中國有設立有機構,但僅有了一人負責全中國的推廣。

“由於人手有限,協會在做推廣時,協會的資源向最熟悉的幾家進口商傾斜了,而大部分進口商並沒有從協會的推廣中獲益。”這名進口商指出。

這名進口商表示:最近該行業協會在天貓開設了一個針對消費者的旗艦店,讓各個進口商加入,希望達到推廣目的。但每款酒需要收取500美金/3個月的服務費,若後續銷售能覆蓋成本,則不需再繳納。然而,這個旗艦店號稱是跟專業的公司合作建立,

做出來的效果卻非常粗糙,譬如每款葡萄酒的圖片範本相同,只是往裡添加酒款資料,連配餐建議的食物圖片都一樣。

WBO查看了該旗艦店,發現首頁的產品圖片中,第一款酒點擊進入二級頁面,即顯示“商品已下架”,還有的產品只有圖片,根本無法點擊進入銷售頁面。

“且不說開設天貓旗艦店能否真正達到推廣目的。旗艦店沒活動、沒促銷、沒推廣,根本活不了。”前述進口商說到。

據WBO查看,目前該網店總共17個SKU,自雙11上線以來,總共成交僅1筆。

03

流於形式的品鑒會

此外,推廣形式同質化,也是面臨的問題之一。“現在的品鑒會,在同一座城市,邀請的是同一撥人,協會所講內容也區域同質化,譬如風土、年份、歷史。被邀請者經常都參加著相似的活動,有時甚至懶得發微信了。這無疑跟很多以協會舉辦品酒會、大師班的初衷是背離的。”一名進口商負責人說到,“更有一些協會,請的人都是愛好者,不是酒商,也不是進口商。這樣做無疑只推廣到了普及教育,對酒莊訂單沒有什麼説明。”

04

有推廣經費,使用方式死板

這位元負責人指出:外國人在中國推廣,最喜歡做品鑒會,但實際上要做的比品鑒會更全面。歐盟給產區協會有一項推廣經費,只能限定進口商用於品鑒會、終端陳列。但我們平時參加糖酒會、一些巡展,也是對品牌作出了很好的推廣,還是針對行業的。但歐盟這項經費卻很死板。而我們並不需要做那麼多品鑒,導致有錢花不出去,用不到刀刃上。

“協會需要更為下沉。比如智利酒協,每次都是讓我們這種某個品牌的代理商請一些潛在客戶。這些被邀請者本就對目標產品有興趣,我們的產品又在裡邊。多贏的局面,何樂而不為?”一名進口商介紹。

根本活不了。”前述進口商說到。

據WBO查看,目前該網店總共17個SKU,自雙11上線以來,總共成交僅1筆。

03

流於形式的品鑒會

此外,推廣形式同質化,也是面臨的問題之一。“現在的品鑒會,在同一座城市,邀請的是同一撥人,協會所講內容也區域同質化,譬如風土、年份、歷史。被邀請者經常都參加著相似的活動,有時甚至懶得發微信了。這無疑跟很多以協會舉辦品酒會、大師班的初衷是背離的。”一名進口商負責人說到,“更有一些協會,請的人都是愛好者,不是酒商,也不是進口商。這樣做無疑只推廣到了普及教育,對酒莊訂單沒有什麼説明。”

04

有推廣經費,使用方式死板

這位元負責人指出:外國人在中國推廣,最喜歡做品鑒會,但實際上要做的比品鑒會更全面。歐盟給產區協會有一項推廣經費,只能限定進口商用於品鑒會、終端陳列。但我們平時參加糖酒會、一些巡展,也是對品牌作出了很好的推廣,還是針對行業的。但歐盟這項經費卻很死板。而我們並不需要做那麼多品鑒,導致有錢花不出去,用不到刀刃上。

“協會需要更為下沉。比如智利酒協,每次都是讓我們這種某個品牌的代理商請一些潛在客戶。這些被邀請者本就對目標產品有興趣,我們的產品又在裡邊。多贏的局面,何樂而不為?”一名進口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