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的廣播體操你會做幾套?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發展史

如果要問中國歷史上參與者最多的運動是什麼?足球?籃球?我想,可能是廣播體操。“現在開始做,第七套廣播體操,原地踏步-走”,渾厚洪亮的男中音,相信是很多中國人對廣播體操最深刻的記憶。

它伴隨著我們度過了童年、少年,上了大學,走上工作崗位,你還會經常與這段音樂不期而遇。

有人評論說,廣播體操是一種現代身體文化和現代公民政治的一個雛形。從它誕生之日起,就肩負了鍛煉身體、繼續革命的歷史使命。即便是在號稱年輕現代國際化的深圳,也深深刻上了它的烙印。每個工作日下午3點半,到市民中心瞧瞧,那裡保准會響起你最熟悉不過的音樂,

還有不少人在走廊裡擺手動腳,跟著節奏在做操呢。他們的認真勁,絕對不亞于我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這也證明了廣播體操的魅力所在.

回顧9套廣播體操的發展歷程,無論是從動作的設計理念,還是到人們對廣播體操的推廣和接受程度,

都深深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如今的80後還小時,推行的還是第七套廣播體操,每次都是在老師的要求下,站起來剛夠凳子高的小朋友們,懵懵懂懂地在大操場上伸手彎腰,一直沒有搞清楚,為什麼每天都要做一樣的遊戲。到第九套廣播體操誕生並推廣時,人們對它的態度不再那麼莊嚴而神聖,在網上出現了大量的搞笑版甚至惡搞版的視頻,人們用“囧”、“恐怖”、“好玩”等各種字眼,

表達了對傳統的全面挑戰。正是因為可以選擇的體育項目增多,人們文化娛樂生活內容的全面豐富,才可以顛覆以往的嚴肅謹慎,以輕鬆、平常的心態來看待這項原本也是平常而健康的體育運動。廣播體操是廣大職工喜聞樂見的工間操形式,從1951年第一套廣播體操公佈至今,一直是各企事業單位工間操的主要形式。國家非常重視廣播操的發展和普及推廣,
大約每隔五至十年都會根據社會的發展和國民體質的變化更新一次,每套廣播體操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現在通行的是第八套廣播體操。在北京市政府2009年頒佈的《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中,確定由市總工會、市體育局牽頭,聯合衛生局共同推進職工工間(前)操專案,並明確規定要保證每名職工每日一次健身活動,每次不少於20分鐘。

第1套動作最簡單

1951年11月24日正式公佈。據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13座城市的不完全統計,參加廣播體操的人數達到104.8萬人。這一套廣播體操動作最簡單,一節操基本只有一個動作

第2套增加下肢動作

1954年7月正式公佈,運動量比第一套大些,並適量增加了下肢運動量,動作難度也有所增加。“呼吸運動”和“整理運動”被取消了,原因是大家覺得每節動作的操練中,都必然要進行呼吸。

第3套成為當時風尚

1957年正式公佈。曾有報導說,當時中共中央高級黨校90%以上的學員堅持做廣播體操,且由原來每天兩次改為每天三次;有關調查還顯示這套體操對改善食欲和睡眠有效果。當時,第三套廣播體操成為了時尚。

第4套增加新版

1963年的第四套廣播體操第一次出現了少數民族語言版。較前三套的動作,第四套體操趨於成熟,除了運動量繼續增加外,動作也開始強調新穎和優美。

第5套增加新動作

1971年9月1日正式公佈,吸收了前四套的優點,動作新穎活潑,活動部位比較全面,難度和運動量也比過去稍大,還穿插著模仿生產勞動和舞蹈形象的動作。

第6套增加新樂曲

1981年9月1日正式與公眾見面,動作新穎、舒展,首次配製了兩支富有民族風格的樂曲,可以交替使用,增加做操的興趣。該時期,廣播體操工作的嚴肅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

第7套設計難度增大

1990年5月8日推出,特意請來當時最著名的體操運動員李甯做模特,製作掛圖。據後來調查,人們普遍反映這套動作難度較大。

第8套降低難度

1997年正式推出,與第七套希望與其他體育運動相抗衡的設計理念不同,第八套動作設計上刪繁就簡,設計者希望任何人都能學會它,不至於因為動作太難而手忙腳亂。

第9套突出風格

2011年8月8日推出。第九套廣播體操又名《大眾廣播體操》。《大眾廣播體操》由8節徒手體操組成,共計4分45秒。它以“科學簡便、普及實用、因地制宜、健身趣味”為原則, 在保持傳統廣播體操特點的同時,引入了武術、踢毽、游泳、保齡球及現代舞等時尚運動的基本動作,突出了“健康、歡樂、時代”的風格。廣播體操對鍛煉者產生 中等強度的運動刺激,對提高機體各關節的靈敏性,增強大肌肉群力量,促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精神傳導系統功能改善具有積極的作用。

做廣播體操可以給身體帶來的十大好處

1.可以使大腦在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時讓肌肉得以放鬆。

2.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迴圈,使氧氣能充足地供應身體各部分,從而增強各器官的功能。

3.可以使身體發熱,有利於提高體內的排泄功能,降低疲憊的程度,減少乳酸的積累,使人體精力旺盛。

4.可以培養人正確的身體姿勢,使肌肉發達、體格強健、形態優美。

5.可以有效消除一天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的緊張,有利於睡眠。

6.在進行劇烈運動前,做廣播體操可以避免肌肉的拉傷、挫傷。

7.工作之餘做廣播體操,有助於緩解緊張工作出現的暫時性的大腦疲勞。

8.堅持下去,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

9.在輕快、優美的旋律下做操,能增強人的協調性和節奏感。

10.在音樂伴奏下做廣播體操,是一種美的享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讓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呼吸運動”和“整理運動”被取消了,原因是大家覺得每節動作的操練中,都必然要進行呼吸。

第3套成為當時風尚

1957年正式公佈。曾有報導說,當時中共中央高級黨校90%以上的學員堅持做廣播體操,且由原來每天兩次改為每天三次;有關調查還顯示這套體操對改善食欲和睡眠有效果。當時,第三套廣播體操成為了時尚。

第4套增加新版

1963年的第四套廣播體操第一次出現了少數民族語言版。較前三套的動作,第四套體操趨於成熟,除了運動量繼續增加外,動作也開始強調新穎和優美。

第5套增加新動作

1971年9月1日正式公佈,吸收了前四套的優點,動作新穎活潑,活動部位比較全面,難度和運動量也比過去稍大,還穿插著模仿生產勞動和舞蹈形象的動作。

第6套增加新樂曲

1981年9月1日正式與公眾見面,動作新穎、舒展,首次配製了兩支富有民族風格的樂曲,可以交替使用,增加做操的興趣。該時期,廣播體操工作的嚴肅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

第7套設計難度增大

1990年5月8日推出,特意請來當時最著名的體操運動員李甯做模特,製作掛圖。據後來調查,人們普遍反映這套動作難度較大。

第8套降低難度

1997年正式推出,與第七套希望與其他體育運動相抗衡的設計理念不同,第八套動作設計上刪繁就簡,設計者希望任何人都能學會它,不至於因為動作太難而手忙腳亂。

第9套突出風格

2011年8月8日推出。第九套廣播體操又名《大眾廣播體操》。《大眾廣播體操》由8節徒手體操組成,共計4分45秒。它以“科學簡便、普及實用、因地制宜、健身趣味”為原則, 在保持傳統廣播體操特點的同時,引入了武術、踢毽、游泳、保齡球及現代舞等時尚運動的基本動作,突出了“健康、歡樂、時代”的風格。廣播體操對鍛煉者產生 中等強度的運動刺激,對提高機體各關節的靈敏性,增強大肌肉群力量,促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精神傳導系統功能改善具有積極的作用。

做廣播體操可以給身體帶來的十大好處

1.可以使大腦在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時讓肌肉得以放鬆。

2.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迴圈,使氧氣能充足地供應身體各部分,從而增強各器官的功能。

3.可以使身體發熱,有利於提高體內的排泄功能,降低疲憊的程度,減少乳酸的積累,使人體精力旺盛。

4.可以培養人正確的身體姿勢,使肌肉發達、體格強健、形態優美。

5.可以有效消除一天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的緊張,有利於睡眠。

6.在進行劇烈運動前,做廣播體操可以避免肌肉的拉傷、挫傷。

7.工作之餘做廣播體操,有助於緩解緊張工作出現的暫時性的大腦疲勞。

8.堅持下去,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

9.在輕快、優美的旋律下做操,能增強人的協調性和節奏感。

10.在音樂伴奏下做廣播體操,是一種美的享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讓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