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又出事了,探究深層原因時令人啼笑皆非

圖片來自網路;歡迎參與文尾大猜想

特朗普剛離開日本,

美軍第七艦隊又出事了。11月19日,海外網以“又雙叒叕撞船”為題,報導最新發生的這次事故。在當地時間11月18日,第七艦隊導彈驅逐艦“本福德號”在日本相模灣進行演習期間,與前來接架的一艘拖船相撞。

與馬力大、噸位小的商用拖船相比,“本福德號”驅逐艦身大力不虧。在這次事故中,“本福德號”僅輕微受損,動力系統仍可運行,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估計船員們這時都在劃十字喊幸運,

要是換作此前幾次相撞事故的萬噸巨輪,那後果就難料了。

“本福德號”與此前撞船的“約翰·麥凱恩”和“菲茨傑拉德”號一樣,同屬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該級驅逐艦是以美海軍二戰英雄阿利·亞伯特·伯克上將命名,,排水量8500噸,至今仍為世界上最先進、戰鬥力最為全面的驅逐艦。

這是第七艦隊今年發生的第5起撞船事故,之前已發生“麥凱恩”“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

“夏普倫湖”“安提坦”號巡洋艦撞船事件,造成17名海軍官兵死亡,兩艘軍艦嚴重受損,損失數十億美元,導致艦隊司令官奧庫安中將和多名指揮官被解除職務。

美國是典型的以海控陸型霸權,任意一場全球危機都有美國海軍的身影。當世界各地出現戰爭的時候,

美國總統第一句話就是“我們的航母在哪裡?”最關心的是“我們的海軍什麼時候能到達戰區?”

海軍是美軍最優先建設的軍種,這是美國的總統、國會和國民的共識。即使是有點離經叛道的特朗普,一上任就承諾要不惜重金建設一支強大的美軍,繼續保持美國的偉大。然而,美軍近來的表現卻為何如此不盡人意。

常言“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要完全避免海上相撞很難,

但要像第七艦隊這樣接二連三的撞也很難,特別是對於擁有完備的戰場偵察、監控、感知和情報支援能力的美國軍艦來說,撞船應該是小概率事件。

頻繁發生撞船,與美軍高強度使用海軍密不可分。今年以來,美海軍當屬第七艦隊防區內的事最多,又要防範俄中又要威懾朝鮮,在當面海區調兵遣將,頻頻組織軍事演習,部隊官兵神經緊繃,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出事概率自然會高很多。

此外,美軍一慣的霸道作風也是導致撞船的重要原因。加拿大曾披露過這樣一個笑話:1995年10月,加拿大紐芬蘭海岸管理人員向美軍一支艦艇編隊連續發出避撞警告。美方人員強橫地回答:“這是美國海軍林肯號航空母艦,美國大西洋艦隊第二艦隊,我要求你改變航向,否則將採取反制措施。”沉默數秒鐘後,加拿大人作出了應答:“這裡是燈塔!”

雖然美國為其撞船事故找了很多理由,而且常常拉我們“背鍋”,搞出莫須有的陰謀論來,但霸權心態與疲勞駕駛無疑才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出事的主因。

猜一猜:在今年剩下不多的時間裡,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還會不會撞船?歡迎各位大神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神回復,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軍院34號”打call!

我要求你改變航向,否則將採取反制措施。”沉默數秒鐘後,加拿大人作出了應答:“這裡是燈塔!”

雖然美國為其撞船事故找了很多理由,而且常常拉我們“背鍋”,搞出莫須有的陰謀論來,但霸權心態與疲勞駕駛無疑才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出事的主因。

猜一猜:在今年剩下不多的時間裡,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還會不會撞船?歡迎各位大神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神回復,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軍院34號”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