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70年前的今天|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選盛況

70年前的今天:1947年11月21日,包括海峽兩岸在內的全中國舉行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全國選民約二億五千萬人,共選出國大代表3045人(大致上每個縣市通過直選產生一名代表)。 

行憲國民大會于1948年3月29日召開。

國民大會進行投票選舉。蔣介石得2430票,居正只有269票,當然是蔣介石當選。總統選舉非常順利,可是當選舉副總統時,卻是風波迭起。

競選副總統的有六個候選人,他們是李宗仁、孫科、程潛、于右任、莫德惠和徐傅霖。

李宗仁指揮過著名的台兒莊大戰,

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早在抗戰初年就名聲大震。1948年選舉的時候,好像餘威尚在。人們在感激他打擊侵略者的同時,當然要投他的票。可是孫科也不簡單,雖然他的業績平平,可他是孫中山的兒子,人們還要看在他老爸的顏面上,也應該給投他的票。

孫科的競選海報。

由於兩人差不多勢均力敵,就使得這一場選舉,幾乎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各人的助選班子,都在報紙上大喊大叫,除了大力顯揚主人的豐功偉績,還要拼命攻擊對方的錯誤缺點。孫科方攻擊李宗仁的戰績含有水分,李方抓住孫科有個名叫藍妮的包二奶,大做文章。雙方角逐的激烈程度,絕對不亞於如今電視上看到的美國的總統大選。

四月二十三日,國民代表第一輪投票的結果是:李宗仁754票;孫科559票;程潛得522票;于右任400多票;莫德惠、徐傅霖各得200餘票。李宗仁的票數雖然雄居榜首,但沒有超過半數。

二十四日淘汰了得票少的後面三位,進行第二輪投票,結果李宗仁1163票,孫科945票,程潛616票。

二十八日,進行第三輪投票。李宗仁1156票,孫科1040票,程潛515票。李宗仁仍未過半數。

二十九日進行第四輪投票,這是最後一次決戰,

淘汰了程潛,只有兩個人角逐,從理論來說,這次得票多的人,肯定要超過半數。結果李宗仁以1438票取得最後勝利。

胡適

吳國楨

山西省國大代表王懷義,曾擔任閻錫山英文秘書

蔣中正

司徒雷登

何應欽

馬鴻逵?

憲兵

表決器

白崇禧

司徒雷登

攝影記者

李宗仁

唱票

蔣中正 李宗仁走出會場

蔣中正、李宗仁當選總統、副總統後攜文武大員拜謁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