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神州第一艦”裝鷹擊-12A導彈 中國航母“殺手”群再添新丁

作為曾經的“中華第一艦”,中國海軍051B型導彈驅逐艦167“深圳”號,日前已經完成了主要武器系統升級。

圖示:網友設計的167艦改造設想圖,相對來說比較符合已知的現實

在這次升級中,滿載排水量接近7000噸的167艦已經被改造的“面目全非”。除了原有的79A式雙100毫米主炮被保留外,其他武器已經被新式裝備取代。防空導彈從原有的1座八聯裝紅旗-7點防禦導彈,改為32單元垂直發射的海紅旗-16中程艦空導彈;近防系統從原來的四座76A式雙37毫米自動炮,

改為了兩座730730型30毫米近防炮系。除此之外,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反艦導彈從原有的4座4聯裝鷹擊-83A型反艦導彈,改為了4座四聯裝鷹擊-12A型反艦導彈。

鷹擊-12A型反艦導彈,是中國新一代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12的艦用版。根據目前公開和網上披露的資料,我們可以大致對鷹擊-12A的性能有所瞭解。該彈長約9米,彈徑1.2米,重量不詳。飛行速度超過1.5馬赫(也有說法是2.8馬赫),實際的攻擊速度可達到7馬赫,

最大射程達到500-600公里。鷹擊-12A採用了4個X型佈置的進氣口,進氣口為矩形。這一設計讓鷹擊-12A具備更大的速度調節範圍,良好的機動性,具備多條攻擊航路,能夠實現大空域作戰甚至是過頂攻擊。在攻擊末端可做螺旋規避,機動能力極強,採用複合制導,抗干擾能力很強。從這些網上曝光的資料,能讓我們對鷹擊-12A形成一定的認識。那麼鷹擊-12A導彈的威力如何,就讓人有些難以捉摸了。
由於鷹擊-12A導彈的重量還無從得知,所以關於該彈的裝藥量也有著各種各樣的資料,有種說法裝藥量超過300公斤,還有說是戰鬥部為800公斤的超高爆炸藥的。最為誇張的說法是有一款為美國航母量身定做的的潛射鷹擊-12,裝藥量達到了1200公斤,只需一枚這樣的導彈足以讓90000噸的航母遭受滅頂之災!這一下讓我腦海中湧現出了“殺手鐧”的提法。“殺手鐧”,在中國似乎有些專屬名詞的意味,
就是那些為航母準備的“殺器”。

圖示:有說法稱,CM-302超音速反艦導彈是鷹擊-12A的出口型

自從1996年,美國航母堵在我們的家門口耀武揚威之後,美國航母就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於是如何打沉美國航母,成為那個時代從軍方到軍迷最為熱議的話題。

在這些被冠以“殺手鐧”的武器中,來自俄羅斯的“白蛉”導彈似乎最為傳奇。“白蛉”3M-80E超音速反艦導彈,北約代號SS-N-22“日炙”,在2000年左右隨“現代”級驅逐艦一同來到中國。在當時,“白蛉”導彈開創了中國航母“殺手鐧”的神話。而我們也一度將其射程、射速無限拔高,比如速度2.5馬赫的速度,射程220公里等等。而這些帶有水分資料成為許多軍刊、論壇,討論“現代”如何才能擊沉美國航母的戰術的依據。根據這些帶有水分資料討論出的結論,讓我們一度認為如果美國航母膽敢來犯,命運只能是被中國大海的波濤所吞噬。可是,當其真實資料,速度2.3馬赫,射程120公里曝光後,人很多人大跌眼鏡。但是,“白蛉”導彈對於中國和中國海軍來說意義非法,畢竟在那個時代號稱“中國的飛魚”的鷹擊導彈,速度是亞音速,射程不過40多公里。所以,“白蛉”成為很長一段時間都成為中國海軍威懾力的象徵。

在“白蛉”導彈走,航母“殺手鐧”這個稱謂,在中國也逐漸增加起來。除了“白蛉”導彈之外,中國自行研製的多型鷹擊系列導彈在射程、速度方面獲得極大提升之後,也開始有人將其列入“航母殺手”之列。或許,鷹擊導彈由於裝藥量,威力稍遜,但是一枚解決不了,那就兩枚,所以鷹擊導彈的單枚導彈威力雖然不足,但是一旦形成“飽和攻擊”,就會成為美國航母的噩夢。當然,除了鷹擊系列導彈之外,在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出現的長劍-10巡航導彈(現改名東風-10),也因為射程遠、威力大等原因被冠以航母“殺手鐧”的美譽。不過,在中國導彈武器庫中,航母“殺手鐧”的巔峰之作當屬東風-21D和東風-26,兩型反艦彈道導彈。除了導彈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武器平臺,比如潛艇、比如各種攻擊機和轟炸機、比如各種各樣的新型戰艦,也都在某個階段獲得過航母“殺手鐧”的美譽。

圖示:中國“現代”級驅逐艦發射“白蛉”3M-80E超音速反艦導彈

中國雖然被冠以“殺手鐧”的武器不少,但是這種希望靠一兩件武器來阻嚇美國航母的的思維方式,似乎源於對自己軍事力量的不信任,對於美國航母的恐懼。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無法用常規力量去抗衡美國航母。只好寄希望於用一兩件“殺手鐧”武器,去擊沉美國航母,獲得勝利。就如同,古代戰場上兩國交戰,其中一國不敢排開陣型與敵正面交鋒,只能寄希望通過利用刺客刺殺對方主帥,擾敵人軍心,獲得勝利。但是,歷史證明,荊軻雖然只能把秦始皇逼的狼狽不堪,但是真正為國家開疆拓土的還是王翦這些能征慣戰的大將。所以,中國想要真正掌握遏制美國航母的“殺手鐧”,那就是建立一支強大的遠洋艦隊。

如今,隨著中國海軍建設速度加快,包括航母在內的多種艦艇不斷下水服役。中國也不會輕易對某種武器,冠以航母“殺手鐧”的名義。這種局面,證明了中國在面對美國航母時候,已經越發自信!

圖示:中國彈道導彈攻擊航母示意圖

根據這些帶有水分資料討論出的結論,讓我們一度認為如果美國航母膽敢來犯,命運只能是被中國大海的波濤所吞噬。可是,當其真實資料,速度2.3馬赫,射程120公里曝光後,人很多人大跌眼鏡。但是,“白蛉”導彈對於中國和中國海軍來說意義非法,畢竟在那個時代號稱“中國的飛魚”的鷹擊導彈,速度是亞音速,射程不過40多公里。所以,“白蛉”成為很長一段時間都成為中國海軍威懾力的象徵。

在“白蛉”導彈走,航母“殺手鐧”這個稱謂,在中國也逐漸增加起來。除了“白蛉”導彈之外,中國自行研製的多型鷹擊系列導彈在射程、速度方面獲得極大提升之後,也開始有人將其列入“航母殺手”之列。或許,鷹擊導彈由於裝藥量,威力稍遜,但是一枚解決不了,那就兩枚,所以鷹擊導彈的單枚導彈威力雖然不足,但是一旦形成“飽和攻擊”,就會成為美國航母的噩夢。當然,除了鷹擊系列導彈之外,在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出現的長劍-10巡航導彈(現改名東風-10),也因為射程遠、威力大等原因被冠以航母“殺手鐧”的美譽。不過,在中國導彈武器庫中,航母“殺手鐧”的巔峰之作當屬東風-21D和東風-26,兩型反艦彈道導彈。除了導彈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武器平臺,比如潛艇、比如各種攻擊機和轟炸機、比如各種各樣的新型戰艦,也都在某個階段獲得過航母“殺手鐧”的美譽。

圖示:中國“現代”級驅逐艦發射“白蛉”3M-80E超音速反艦導彈

中國雖然被冠以“殺手鐧”的武器不少,但是這種希望靠一兩件武器來阻嚇美國航母的的思維方式,似乎源於對自己軍事力量的不信任,對於美國航母的恐懼。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無法用常規力量去抗衡美國航母。只好寄希望於用一兩件“殺手鐧”武器,去擊沉美國航母,獲得勝利。就如同,古代戰場上兩國交戰,其中一國不敢排開陣型與敵正面交鋒,只能寄希望通過利用刺客刺殺對方主帥,擾敵人軍心,獲得勝利。但是,歷史證明,荊軻雖然只能把秦始皇逼的狼狽不堪,但是真正為國家開疆拓土的還是王翦這些能征慣戰的大將。所以,中國想要真正掌握遏制美國航母的“殺手鐧”,那就是建立一支強大的遠洋艦隊。

如今,隨著中國海軍建設速度加快,包括航母在內的多種艦艇不斷下水服役。中國也不會輕易對某種武器,冠以航母“殺手鐧”的名義。這種局面,證明了中國在面對美國航母時候,已經越發自信!

圖示:中國彈道導彈攻擊航母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