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男子吃了感冒藥打瞌睡 駕車“飛”上隔離帶

感冒發燒時吃了兩片感冒藥

接著便開車出門

結果...

吃感冒藥開車“飛”上隔離帶

11月16日7時06分許,在渝北區黃泥磅立交附近,一輛棕色麵包車走著走著,突然一頭“紮進”花台,又慣性側翻在主路上,令過往車輛駕駛員目瞪口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據調查:事故車駕駛員陳某是一名園林設計師,當天早上6點多鐘,

陳某起床後,感覺周身不舒服,便吃了感冒藥,然後開車到江北區五裡店接上了一名同事後,掉頭開往紅旗河溝的公司加班。

7點05分,陳某駕車沿紅黃路快速駛進了黃泥塝立交,陳某邊開車邊打起了瞌睡。而陳某的同事也埋頭玩手機,根本不知道車輛已經偏離方向,沖進了隔離帶。

“嘣”的一巨響,陳某從沉睡中驚醒過來,麵包車已經沖進中間隔離帶,再騰空而起,又猛地側摔在了路上。

所幸,陳某和同事都系了安全帶,沒有受傷,兩人費了很大的勁兒,才從駕駛室裡爬了出來。

民警通過調取監控和對陳某進行了酒精呼氣測試和毒樣檢測,無酒駕毒駕行為,陳某出示感冒藥給民警看,也證實因吃了感冒藥,才導致自己開車打瞌睡、引發車禍。

事故處理:陳某因其開車打瞌睡引發車禍,將承擔該起事故的全部責任,承擔該起事故造成的共計5000餘元的經濟損失。

同時,陳某因“駕車時有其他妨礙安全行車的”交通違法行為,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條之規定,民警對其處以記2分、罰款200元的處罰。

酒駕的危害眾所周知,殊不知,“藥駕”的危害性並不遜於“酒駕“。國外的一項調查顯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群中,有兩成因“藥駕”造成,“藥駕”的危害性堪比“酒駕”。

“藥駕”危害不亞於酒駕感冒藥最容易被忽視

醫藥專家表示

 感冒藥成分有嗜睡副作用。

一般這類藥藥效持續時間長達24小時,藥物在2~8小時內達血液濃度峰值,會讓人產生嗜睡的副作用。

千萬不要忽視一顆小小藥丸的威力

你知道那些藥吃完不能開車嗎?

01

安定類藥

如安定、氯丙嗪等,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後,常產生眩暈、嗜睡、肌無力、體位性低血壓和反應性下降等副作用;更嚴重的是視力模糊、眼球震顫,駕車時因看不准前方道路上突然變化的情況,

極易導致車禍發生。

02

催眠藥

如巴比妥類藥物、水合氯醛等,晚上服用後能使人安睡,翌日還會有頭暈目眩、乏力嗜睡和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

03

抗組織胺藥

如異丙嗪、非那根、撲爾敏、賽賡啶和安其敏等,因其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故常有嗜睡、眩暈、頭痛乏力、顫抖、耳鳴和幻覺等副作用。

04

抗感冒藥

大多數感冒藥都含有抗組織胺類藥物,服後產生較多的副作用。駕駛員可改服不含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

05

抗焦慮藥

如丙咪嗪、多慮平等,常伴有疲乏嗜睡、視野不清、肌肉震顫、反應遲鈍和體位性低血壓等。若出現此種跡象,則應暫停駕車,就地休息,以求安全。

06

降血壓藥

如利血平、可樂定、硝普鈉、呱唑嗪和甲基多巴等,副作用廣泛,如心血管方面有心悸、心絞痛和體位性低血壓等;神經系統方面頭痛、眩暈和嗜睡等;其他方面尚有視力模糊、手指顫抖和疲乏無力等。

07

抗生素類藥

長期使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和新黴素等,因毒害第八對腦神經,可出現頭痛、耳鳴、耳聾、視物不清、顫抖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08

抗心絞痛藥

如硝酸甘油、心得安、消心痛和心痛定等的不良反應有搏動性頭痛,在高速行駛、顛簸不平的車輛上尤甚,這是因為血管擴張而致;還有眼內壓、顱內壓升高而致的視力不清、頭暈乏力等。

09

解痙止痛藥

阿托品類生物鹼、阿托品、東莨菪堿和山莨菪堿等,常見副作用為視物模糊和心悸;過量則出現焦躁、幻覺、譫妄和抽搐等中樞興奮症狀。此時應絕對避免出車。

10

抗心律失常藥

如奎尼丁、美西律和心得安等,常有頭痛、眼花、耳鳴和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劑量過大可出現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甚至低血壓昏厥。該藥還可使人反應遲鈍,不能當機立斷,易致車禍。

11

驅腸蟲藥

有紅色蛔靈、甲苯咪唑、安樂士和阿苯噠唑、腸蟲清等,若口服後同時進食大量油膩食品,可使藥物大量吸收,出現中樞神經症狀,如眩暈、頭痛、胡思亂想、精神紊亂;過量易誘發黃視、綠視等色覺變化,使開車者辨認不清紅綠燈,繼而出現種種幻覺,危及司機的生命。

避免“藥駕” 駕駛員該這樣做

近日氣溫驟降

注意防寒保暖;

駕車前

請勿服用“嗜睡”成分藥物。

05

抗焦慮藥

如丙咪嗪、多慮平等,常伴有疲乏嗜睡、視野不清、肌肉震顫、反應遲鈍和體位性低血壓等。若出現此種跡象,則應暫停駕車,就地休息,以求安全。

06

降血壓藥

如利血平、可樂定、硝普鈉、呱唑嗪和甲基多巴等,副作用廣泛,如心血管方面有心悸、心絞痛和體位性低血壓等;神經系統方面頭痛、眩暈和嗜睡等;其他方面尚有視力模糊、手指顫抖和疲乏無力等。

07

抗生素類藥

長期使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和新黴素等,因毒害第八對腦神經,可出現頭痛、耳鳴、耳聾、視物不清、顫抖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08

抗心絞痛藥

如硝酸甘油、心得安、消心痛和心痛定等的不良反應有搏動性頭痛,在高速行駛、顛簸不平的車輛上尤甚,這是因為血管擴張而致;還有眼內壓、顱內壓升高而致的視力不清、頭暈乏力等。

09

解痙止痛藥

阿托品類生物鹼、阿托品、東莨菪堿和山莨菪堿等,常見副作用為視物模糊和心悸;過量則出現焦躁、幻覺、譫妄和抽搐等中樞興奮症狀。此時應絕對避免出車。

10

抗心律失常藥

如奎尼丁、美西律和心得安等,常有頭痛、眼花、耳鳴和低血壓等不良反應;劑量過大可出現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甚至低血壓昏厥。該藥還可使人反應遲鈍,不能當機立斷,易致車禍。

11

驅腸蟲藥

有紅色蛔靈、甲苯咪唑、安樂士和阿苯噠唑、腸蟲清等,若口服後同時進食大量油膩食品,可使藥物大量吸收,出現中樞神經症狀,如眩暈、頭痛、胡思亂想、精神紊亂;過量易誘發黃視、綠視等色覺變化,使開車者辨認不清紅綠燈,繼而出現種種幻覺,危及司機的生命。

避免“藥駕” 駕駛員該這樣做

近日氣溫驟降

注意防寒保暖;

駕車前

請勿服用“嗜睡”成分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