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雙11”後第一批買家秀曝光,背後是電商巨頭的黑科技大比拼!

原創 2017-11-20 聚焦人工智慧的 AI星球

撰文 | 小LV

這幾天,雙11後第一批買家秀陸續曝光

還有買鞋送紋身的.....

好不容易搶到一雙“椰子鞋”

貴了點,但酷炫啊!

可惜有的鞋子不禁誇

一誇它就膨脹了

這些商品都是如何到達買家手中的呢?

作為“雙11”資深買家,你或許也發現,今年的“雙11”玩法,重點都不在降價促銷上了,新零售、無人店、無人支付、智慧物流則成為電商們向用戶“秀肌肉”的重要利器。

今年8月,阿裡巴巴開啟了由菜鳥打造的中國最大機器人倉庫。

這個倉庫沒有一個搬運工,沒有一個調度員,只有數百台機器人川流不息,有的正一起執行任務,有的正各自分成小隊獨立執行。

同時,它們竟可以互相“對話”、“識別”,碰面時根據優先順序互相禮讓。

我們在天貓下單後,不再是人接到指令後迅速搬運貨物,而是一個個能扛起500斤貨物的機器人。這台機器人可頂起最高500斤重的貨架,還能自由靈活旋轉,

接到指令後,它會自動前往相應貨架,將貨架拉到揀貨員面前,完成揀貨後,再將貨架拖到貨架區存放。

以前是人類找貨,在倉庫裡來回奔跑,每天馬拉松,一天跑上近7萬步。現在是貨找人類,24小時不休,1天抵人類5天。

傳統物流倉庫,撿貨員需要根據訂單在不同貨架前取貨,每天來回幾十趟,不僅考驗揀貨員的記憶力,也非常考驗體力。

和以往的智慧倉庫的搬貨機器人相比,不僅在數量上就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也非常能“扛”,這些外形像掃地機器人的“AVG搬運機器人”,不僅能頂起高達500斤的貨物,最多還能同時運行上百台。

據測試:菜鳥網路智慧倉內與傳統倉內同時測試,結果顯示:一個傳統倉內的揀貨員,在7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內,行走了27924步,揀貨1500件,已接近人工揀貨的極限。而一個智慧倉內揀貨員僅行走了2563步,揀貨量達3000件。

面對阿裡菜鳥的網路智慧倉,京東有哪些舉措呢?

馬雲曾吐槽,沒有一家公司能夠管理100萬快遞員,質疑京東模式。

“因為中國10年之後,每天將有3億個包裹,你得聘請100萬人,那這100萬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試試?”

而劉強東則針鋒相對地回應,“沃爾瑪全球零售額已經超過了4700億美元,在全球擁有超過10000家商場,管理著超過200萬的員工。”

不管怎麼樣,管理百萬快遞員的確不容易,但未來的京東真的需要百萬倉配員工麼?隨著京東加速推進“無人倉配技術”,未來京東真的不需要倉配員工,但會有超過百萬台倉配機器人服務京東使用者。

京東一直在提倡無人倉、無人機等無人化操作,物流、倉儲管理更是京東搶佔電商先機的殺手鐧。

去年10月,京東將位於北京亦莊總部附近的物流實驗室開放參觀,介紹了他們用機器人管倉庫的最新進展。在這個無人倉中,京東展示了搬運機器人、貨架穿梭車、分揀機器人、堆垛機器人、六軸機器人以及無人叉車的實際操作。

繼去年“雙11”前夕曝出上海倉庫——“亞洲一號”內部全景視頻,2016年“雙11”前,京東對外披露了完整的全自動倉儲場景——由機器人、人工智慧演算法和資料感知網路打造的“無人倉”。

2017年4月,京東物流正式對外宣佈開放獨立,劉強東希望它成為第四次零售革命真正的商業基礎設施。

5月,京東集團與西安航太基地簽訂了京東全球物流總部、京東無人系統產業中心、京東雲運營中心三個基地落地的合作協定。

並成立佈局智慧物流的X業務部,該業務部專攻無人技術,包括無人機、無人倉儲、無人車配送等一系列備受矚目的尖端智慧物流專案。

在今年618年中購物節啟動儀式上,劉強東的目標是:

1年內,無人機送貨覆蓋範圍從23萬個村莊擴展到42萬個村莊,用無人機解決農村最後一公里;

2年內,京東將北京建立第一個無人倉儲中心;10年內,全部用無人快遞汽車送貨,通過用戶授權,把包裹放到用戶後備箱即可。

7月21日,京東PCL實驗室首次對外曝光,京東首席技術顧問翁志認為,在人工智慧領域,計算、資料、演算法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京東PCL認知、感知實驗室研發的兩個方向,一是為了讓運營更加智慧化節省成本,二是提升用戶的體驗。

在10月26日,京東X事業部智慧物流實驗室首次揭開神秘的面紗,完整的“無人倉”描繪了3年後電商大促中有條不紊運行的物流中心藍圖。

機器人、人工智慧演算法和資料感知網路打造的三無黑技術,正讓京東物流徹底甩掉“傻大黑粗”的帽子。

2017年,是18歲的阿裡巴巴,發起“雙11”購物狂歡節的第9年。

這場電商平臺和商家聯手打造的節日,已然成了對消費者、電商從業者、實體零售、資訊技術、物流等行業領域的一次大考。

于阿裡而言,在智慧物流支撐下的新零售是互聯網和大資料驅動下現代商業人、貨、場的重構,也是客流、商品、訂單、支付和會員,五個核心商業要素的資料化。

而對京東來說,智慧物流所引發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是聯合騰訊推出的“無界零售”——這才是2017年“雙11”,京東最大的“殺手鐧”。

“京騰無界零售解決方案”,是把社交平臺、內容平臺與京東的交易體系全面打通的模式,有望實現零售行業線上線下跨場景的智慧連接。

這是騰訊、京東以及生態服務機構聯手打造的一個具有行業標杆意義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就在今天,阿裡巴巴集團、Auchan Retail S.A.(歐尚零售)、潤泰集團宣佈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根據戰略協定,阿裡巴巴集團將投入約224億港幣(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此次合作將以大資料和商業互聯網化為核心,通過全面數位化完成“人、貨、場”的重構和升級。

新的戰略聯盟將融合三家企業的資源,賦能高鑫零售借力阿裡巴巴的數位生態系統,推進門店數位化,並將新零售解決方案應用于高鑫門店,包括線上線下一體化、現代物流及個性化的消費者體驗。

如今,阿裡的體量已經十分巨大,這種巨大決定了它的增長不可能長時間停留在高速上。

從2016年開始,阿裡決定不再公佈季度的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網站成交總額)增速,只公佈年度數字。最近一個財年,阿裡的GMV增速為22%。作為比較,仍在高速成長的京東當年錄得了47%的增速,是阿裡的兩倍多。

數位較量的背後,顯然是阿裡與京東在電商業務上的全面競爭。今年的“雙11”是阿裡新零售和京騰無界零售的首次交戰。儘管阿裡不斷強調去電商化,但現階段,電商業務貢獻了阿裡幾乎全部利潤的局面短期內恐怕難以改變。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能讓競爭對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們身上,而我們的注意力又集中在客戶身上,最終結果肯定錯不了。”

這句話用來解釋如今這樣的局勢,恐怕再合適不過。

如果你是AI行業人士

如果你想瞭解最前沿的AI技術和場景應用

一網打盡AI界前瞻科技和深度報導

如果你想持續拉升逼格

歡迎關注AI星球,並轉發朋友圈為我們打Call哦~~

你們的支援才是我們創造優質內容的不竭動力~送你花花

一天跑上近7萬步。現在是貨找人類,24小時不休,1天抵人類5天。

傳統物流倉庫,撿貨員需要根據訂單在不同貨架前取貨,每天來回幾十趟,不僅考驗揀貨員的記憶力,也非常考驗體力。

和以往的智慧倉庫的搬貨機器人相比,不僅在數量上就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也非常能“扛”,這些外形像掃地機器人的“AVG搬運機器人”,不僅能頂起高達500斤的貨物,最多還能同時運行上百台。

據測試:菜鳥網路智慧倉內與傳統倉內同時測試,結果顯示:一個傳統倉內的揀貨員,在7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內,行走了27924步,揀貨1500件,已接近人工揀貨的極限。而一個智慧倉內揀貨員僅行走了2563步,揀貨量達3000件。

面對阿裡菜鳥的網路智慧倉,京東有哪些舉措呢?

馬雲曾吐槽,沒有一家公司能夠管理100萬快遞員,質疑京東模式。

“因為中國10年之後,每天將有3億個包裹,你得聘請100萬人,那這100萬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試試?”

而劉強東則針鋒相對地回應,“沃爾瑪全球零售額已經超過了4700億美元,在全球擁有超過10000家商場,管理著超過200萬的員工。”

不管怎麼樣,管理百萬快遞員的確不容易,但未來的京東真的需要百萬倉配員工麼?隨著京東加速推進“無人倉配技術”,未來京東真的不需要倉配員工,但會有超過百萬台倉配機器人服務京東使用者。

京東一直在提倡無人倉、無人機等無人化操作,物流、倉儲管理更是京東搶佔電商先機的殺手鐧。

去年10月,京東將位於北京亦莊總部附近的物流實驗室開放參觀,介紹了他們用機器人管倉庫的最新進展。在這個無人倉中,京東展示了搬運機器人、貨架穿梭車、分揀機器人、堆垛機器人、六軸機器人以及無人叉車的實際操作。

繼去年“雙11”前夕曝出上海倉庫——“亞洲一號”內部全景視頻,2016年“雙11”前,京東對外披露了完整的全自動倉儲場景——由機器人、人工智慧演算法和資料感知網路打造的“無人倉”。

2017年4月,京東物流正式對外宣佈開放獨立,劉強東希望它成為第四次零售革命真正的商業基礎設施。

5月,京東集團與西安航太基地簽訂了京東全球物流總部、京東無人系統產業中心、京東雲運營中心三個基地落地的合作協定。

並成立佈局智慧物流的X業務部,該業務部專攻無人技術,包括無人機、無人倉儲、無人車配送等一系列備受矚目的尖端智慧物流專案。

在今年618年中購物節啟動儀式上,劉強東的目標是:

1年內,無人機送貨覆蓋範圍從23萬個村莊擴展到42萬個村莊,用無人機解決農村最後一公里;

2年內,京東將北京建立第一個無人倉儲中心;10年內,全部用無人快遞汽車送貨,通過用戶授權,把包裹放到用戶後備箱即可。

7月21日,京東PCL實驗室首次對外曝光,京東首席技術顧問翁志認為,在人工智慧領域,計算、資料、演算法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京東PCL認知、感知實驗室研發的兩個方向,一是為了讓運營更加智慧化節省成本,二是提升用戶的體驗。

在10月26日,京東X事業部智慧物流實驗室首次揭開神秘的面紗,完整的“無人倉”描繪了3年後電商大促中有條不紊運行的物流中心藍圖。

機器人、人工智慧演算法和資料感知網路打造的三無黑技術,正讓京東物流徹底甩掉“傻大黑粗”的帽子。

2017年,是18歲的阿裡巴巴,發起“雙11”購物狂歡節的第9年。

這場電商平臺和商家聯手打造的節日,已然成了對消費者、電商從業者、實體零售、資訊技術、物流等行業領域的一次大考。

于阿裡而言,在智慧物流支撐下的新零售是互聯網和大資料驅動下現代商業人、貨、場的重構,也是客流、商品、訂單、支付和會員,五個核心商業要素的資料化。

而對京東來說,智慧物流所引發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是聯合騰訊推出的“無界零售”——這才是2017年“雙11”,京東最大的“殺手鐧”。

“京騰無界零售解決方案”,是把社交平臺、內容平臺與京東的交易體系全面打通的模式,有望實現零售行業線上線下跨場景的智慧連接。

這是騰訊、京東以及生態服務機構聯手打造的一個具有行業標杆意義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就在今天,阿裡巴巴集團、Auchan Retail S.A.(歐尚零售)、潤泰集團宣佈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根據戰略協定,阿裡巴巴集團將投入約224億港幣(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此次合作將以大資料和商業互聯網化為核心,通過全面數位化完成“人、貨、場”的重構和升級。

新的戰略聯盟將融合三家企業的資源,賦能高鑫零售借力阿裡巴巴的數位生態系統,推進門店數位化,並將新零售解決方案應用于高鑫門店,包括線上線下一體化、現代物流及個性化的消費者體驗。

如今,阿裡的體量已經十分巨大,這種巨大決定了它的增長不可能長時間停留在高速上。

從2016年開始,阿裡決定不再公佈季度的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網站成交總額)增速,只公佈年度數字。最近一個財年,阿裡的GMV增速為22%。作為比較,仍在高速成長的京東當年錄得了47%的增速,是阿裡的兩倍多。

數位較量的背後,顯然是阿裡與京東在電商業務上的全面競爭。今年的“雙11”是阿裡新零售和京騰無界零售的首次交戰。儘管阿裡不斷強調去電商化,但現階段,電商業務貢獻了阿裡幾乎全部利潤的局面短期內恐怕難以改變。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能讓競爭對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們身上,而我們的注意力又集中在客戶身上,最終結果肯定錯不了。”

這句話用來解釋如今這樣的局勢,恐怕再合適不過。

如果你是AI行業人士

如果你想瞭解最前沿的AI技術和場景應用

一網打盡AI界前瞻科技和深度報導

如果你想持續拉升逼格

歡迎關注AI星球,並轉發朋友圈為我們打Call哦~~

你們的支援才是我們創造優質內容的不竭動力~送你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