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細數中國漫改的“古往今來”

中國漫改劇的起步

說2017年是漫改元年,相信是沒有人反對的。說到漫改,你可能想到那些風靡的日劇,比如《死亡筆記》,或者美國的 漫威系列,但是……

我們也有自己最優秀的漫改真人的範本,

例如90後最純真的記憶《三毛流浪記》。這是我國著名漫畫大師張樂平的作品,始創於1935年,最初只是一個插科打諢的諧趣漫畫人物,1947年,連環漫畫《三毛流浪記》開始在上海《大公報》上連載。1948年,以陽翰笙為首的中共地下党領導的昆侖電影公司將《三毛流浪記》改編成電影。當時這部電影調動了80%上海著名影星,他們都甘心為一個無名的小演員當配角。

1981年該片在巴黎上映時引起轟動,

後被評為葡萄牙國際電影節特別獎。《三毛流浪記》曾改編成動畫片、木偶劇、電視連續劇,五次被搬上銀幕和螢屏……,據不完全統計,自三毛形象問世60多年以來,各種連環漫畫單行本便近有50種,累計印數達1000萬冊以上。

雖然這部影片的走紅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部影響了一代人的作品,這個IP至今被挖掘著。漫改真人的形式也一直被繼承著。

日漫改編時代

日漫改編,是當時最開放的香港和臺灣開啟的。1988年,日本東寶東和與香港嘉禾共同合作拍攝了電影《孔雀王》,2001年萬人空巷的《流星花園》原著是集英社旗下作品《花樣男子》,作者神尾葉子。

除了港臺,我們的鄰國韓國也是早期的漫改大國。你可能不知道,下面這些萬人空巷的韓劇都是漫改劇。

第一部就是河智苑主演,根據漫畫家方學基的同名漫畫改編的《茶母》,2003年MBC電視臺播出,

收視率20%;還有韓國KBS電視臺於2004年播出的水木連續劇《浪漫滿屋》,對!!!沒錯,就是宋慧喬、Rain主演的那部,上演3周收視率即突破30%,最高收視率高達47%;還有電視劇女王尹恩惠的《宮》,改編於同名漫畫。

但是2009年以後,正如中國目前的情況相似,韓漫的風頭漸弱,被所向披靡的日漫攻陷。2009年,KBS製作了神尾葉子的《花樣男子》,就是臺灣和內地都翻拍了的《流星花園》原版漫畫。當時韓版F4風靡亞洲,韓國收視率25%,

可以想見,日本漫畫的功力。

但是,看看現在的日漫改編。日漫經典《深夜食堂》,到黃磊這,老壇酸菜牛肉麵?被日版刀疤老闆甩出了火星,臺灣翻拍的《孤獨的美食家》也遠抵不上日版松重豐主演的那版,即使日版特意安排兩位孤獨的大叔在一家店偶遇的橋段,也沒能挽救臺灣版《孤獨》。

其實,如果不是被資本炒熱的IP概念,我們根本想不到研究漫改、同人或者網文。為什麼漫改被重新拎到檯面上,說到底,是這波資本來的太兇猛了,拿到錢最快的方式是什麼?拿現有的東西來炒啊,大家也根本沒有耐心去重新創造一個新的IP來獲得大眾的心,獲得市場。現在只需要開個發佈會,請幾個著名投資人,請幾家媒體,發佈幾篇通稿,bang!一個驚世大作即將橫空出世。

這一年來,有多少宣稱進軍、投資漫改劇的文化創業公司?下面是瞭解到的幾大公司已經公佈的名單:

騰訊投資了《狐妖小紅娘》《拓星者》《快把我哥帶走》《兔斯基》《通職者》《屍兄》《熟☆禁☆女日誌》等;

奧飛娛樂投資了《端腦》《雛蜂》《鎮魂街》《桃花緣》《開封奇談》等;

華策影視據傳著手《長歌行》改編,其中版權和各種問題,雙方還在爭議中;

芒果TV著手《天是紅河岸》《火王》;

優酷的《虎x鶴妖師錄》;

唐人電影的《秦時明月2萬里長城》

大家都一窩蜂的湧上去了,為什麼?來錢多,來錢快啊。

但是資本的轟炸對漫改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畢竟我們能花錢買IP,日本那些知名漫畫家的作品都能買到。之前就有傳聞東映與香港真好電影合作,將著名漫畫《聖鬥士星矢》拍真人大電影,還有今年在中國大火的《你的名字》作者的著名作品《秒速5釐米》,也傳聞要被翻拍國產大電影。

眾口難調:被過度消耗掉的二次元文化

對於編劇來說,漫改的精髓在於改,漫改的初衷就是既要抓牢原著粉,又要讓電視觀眾喜歡。

但是中國觀眾分層太明顯,接受程度不一樣。畢竟,現在國內二次元文化並沒有當成主流文化而被受眾廣泛接受。想從二次元世界中跳出來,再捕獲三次元受眾的心,顯得極其困難。

受眾成熟度、評價方式極大影響漫改的進程。漫畫的受眾,都是活在二次元世界的人,對於他們來說,原著或者自己支持的那個才是正統,才是經典,才配存在。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原作稍作改動就會被稱為“原作粉碎機”。

而且與小說創造出來的IP不一樣,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小說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可以漫無目的的想像,而漫畫塑造的人物形象基本定型,選角稍有不慎,就會被原著黨稱為“辣眼睛”的造型,從而脫粉。

所以對於原作越高程度的複刻,原著粉支持越高,豆瓣評分也越高,如果不滿足這些原著粉,評論就會形成一邊倒的態勢,然後整部劇就陷入了高開低評分的怪圈。

與先興起的小說、網文改編電視劇不一樣,那些作品的受眾更願意理智的去評價,IP被改得好就會有好口碑,評分也高。比如你承認87版陳曉旭、歐陽奮強主演的《紅樓夢》、六小齡童演的《西遊記》,因為這幾個版本是真的經典,拿到現在也不覺得演員矯揉造作,服裝過時等。

沒有耐心+沒有創新,制約了大家的想像力,如何在不被資本影響的情況下,保留二次元受眾,收割新的三次元受眾,真的需要編劇們好好思考了。

-----百潤洪智慧財產權

其實,如果不是被資本炒熱的IP概念,我們根本想不到研究漫改、同人或者網文。為什麼漫改被重新拎到檯面上,說到底,是這波資本來的太兇猛了,拿到錢最快的方式是什麼?拿現有的東西來炒啊,大家也根本沒有耐心去重新創造一個新的IP來獲得大眾的心,獲得市場。現在只需要開個發佈會,請幾個著名投資人,請幾家媒體,發佈幾篇通稿,bang!一個驚世大作即將橫空出世。

這一年來,有多少宣稱進軍、投資漫改劇的文化創業公司?下面是瞭解到的幾大公司已經公佈的名單:

騰訊投資了《狐妖小紅娘》《拓星者》《快把我哥帶走》《兔斯基》《通職者》《屍兄》《熟☆禁☆女日誌》等;

奧飛娛樂投資了《端腦》《雛蜂》《鎮魂街》《桃花緣》《開封奇談》等;

華策影視據傳著手《長歌行》改編,其中版權和各種問題,雙方還在爭議中;

芒果TV著手《天是紅河岸》《火王》;

優酷的《虎x鶴妖師錄》;

唐人電影的《秦時明月2萬里長城》

大家都一窩蜂的湧上去了,為什麼?來錢多,來錢快啊。

但是資本的轟炸對漫改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畢竟我們能花錢買IP,日本那些知名漫畫家的作品都能買到。之前就有傳聞東映與香港真好電影合作,將著名漫畫《聖鬥士星矢》拍真人大電影,還有今年在中國大火的《你的名字》作者的著名作品《秒速5釐米》,也傳聞要被翻拍國產大電影。

眾口難調:被過度消耗掉的二次元文化

對於編劇來說,漫改的精髓在於改,漫改的初衷就是既要抓牢原著粉,又要讓電視觀眾喜歡。

但是中國觀眾分層太明顯,接受程度不一樣。畢竟,現在國內二次元文化並沒有當成主流文化而被受眾廣泛接受。想從二次元世界中跳出來,再捕獲三次元受眾的心,顯得極其困難。

受眾成熟度、評價方式極大影響漫改的進程。漫畫的受眾,都是活在二次元世界的人,對於他們來說,原著或者自己支持的那個才是正統,才是經典,才配存在。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原作稍作改動就會被稱為“原作粉碎機”。

而且與小說創造出來的IP不一樣,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小說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可以漫無目的的想像,而漫畫塑造的人物形象基本定型,選角稍有不慎,就會被原著黨稱為“辣眼睛”的造型,從而脫粉。

所以對於原作越高程度的複刻,原著粉支持越高,豆瓣評分也越高,如果不滿足這些原著粉,評論就會形成一邊倒的態勢,然後整部劇就陷入了高開低評分的怪圈。

與先興起的小說、網文改編電視劇不一樣,那些作品的受眾更願意理智的去評價,IP被改得好就會有好口碑,評分也高。比如你承認87版陳曉旭、歐陽奮強主演的《紅樓夢》、六小齡童演的《西遊記》,因為這幾個版本是真的經典,拿到現在也不覺得演員矯揉造作,服裝過時等。

沒有耐心+沒有創新,制約了大家的想像力,如何在不被資本影響的情況下,保留二次元受眾,收割新的三次元受眾,真的需要編劇們好好思考了。

-----百潤洪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