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唐山勞動日報頭版頭條報導樂亭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唐山勞動日報頭版頭條以編者按的形式報導樂亭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沃野逢時春盎然

檀詠 王岩軍

沃野逢時春盎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樂亭探索”

編者按: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環京津優質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作為遠近聞名的農業生產大縣,樂亭始終站在省市乃至全國農業發展前沿。在農業發展環境不斷改變的大趨勢下,

樂亭農業不斷調整自身發展軌跡,針對市場需求,改良產業結構,改善種養模式,改變生產思路,保持了健康快速的發展勢頭。

今天這篇報導,從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品質、升級經營主體等方面對樂亭農業發展進行了淺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為各縣(市)區提供一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參考,助推我市農業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春風徐徐,瀕臨渤海的樂亭大地處處生機湧動:東部沿海水產養殖工廠裡的南美白對蝦出水裝車;西部田野裡的冬儲白菜出窖上市;南部溫室內掛滿枝頭的鮮桃開始下樹;北部大棚裡嬌豔玲瓏的草莓正在採摘……農業大縣已然進入了收穫旺季。

近年來,

樂亭農業以市場為導向,持續推進供給側全產業鏈結構性調整,使之不斷適應市場,緊跟產業發展,逐步實現了農業生產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市場風險抵禦能力不斷增強,生產、經營模式更加科學合理,農產品銷路暢通,農民收入不斷攀升。2016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789元,同比增長8.9%,增速居全市之首。

高效:以市場為導向精調產業佈局

一大早,樂亭縣姜各莊鎮金鵬養殖場門口,

兩輛海鮮運輸車正忙著裝載活蹦亂跳的南美白對蝦。“這個季節出水的南美白對蝦在市場上特別受歡迎。”來自北京的張廣南先生主營海鮮批發業務。他說,野生南美白對蝦上市時間是9月至10月,而樂亭工廠化養殖卻能夠保障全年供應,填補了市場空白。

2016年,樂亭試驗“南美白對蝦工廠化生態多茬養殖技術”獲得成功,實現單茬每立方水體產量7.25公斤,全年每立方水體可獲效益近千元,

成為樂亭海產品搶佔市場的“利器”。

“樂亭農業發展的側重點已經從注重增加產品產量轉向側重產品品質為主攻方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追求產品的個性化、特色化。”樂亭縣委常委、副縣長石井滿指出了樂亭農業當前發展的戰略方向。他說,要看市場“臉色”行事,減少競爭過剩產品,增加市場稀缺產品,開發市場新興產品。

一邊瞄市場,一邊抓生產。經過20餘年的產業革新,樂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業產業主動調整佈局,已初步建立了適應市場的農業產業體系,形成了果蔬種植、珍稀皮毛動物養殖、立體化海洋漁業、畜禽養殖等多個主導產業,各類農產品俏銷京津冀、東北三省及上海、青海、福建等省市及俄羅斯、韓國等國家。

針對不同市場的地域性、季節性,樂亭不斷豐富各類農產品供給層次,構建更為精細的產品供應結構。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樂亭甜瓜為例,全縣設施甜瓜總面積達12萬畝,是全國最大的甜瓜生產縣,年產值近15億元。針對主要銷售地區的市場需求不同,20年來,從甜瓜的外形、顏色、口感不同,每年都會引進、培育、推廣若干新品種,實現了市場細分化供應。“目前,全縣甜瓜一共有5大類,近200個品種。”樂亭縣農牧局局長王蘊超介紹說,樂亭甜瓜名氣大,市場佔有率高,與其種類多、品種全密不可分。據瞭解,平均每二三年,樂亭就會對一些市場佔有率低的果菜品種進行“更新換代”。

不盲目供給,杜絕無效供給。樂亭依據市場走勢,未雨綢繆,引導農民減少盲目生產,減少市場飽和度較高、利潤較低的農產品供給,轉而發展利潤較高的農產品。

“自從發展設施韭菜種植,農民收入節節攀升。”姜各莊鎮鎮長王永健告訴筆者,以前鎮裡種植業以大田作物為主,按照最好的收成估計,畝純收入僅在2000元左右,而設施韭菜卻高達2萬元。目前,全鎮80%的村從事設施韭菜生產,種植面積近6000畝,每年為農民增加收入高達1.1億元。

生態:憑“綠色高質”力保發展可持續

樂亭瞻市場之馬首,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立了較為高端、高效的農業產業體系。但樂亭並未滿足眼前成績,而是放眼長遠,積極發展環境友好型農業,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擴大綠色高質農產品供給比例,實現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在龐各莊鄉的齊順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訪時,筆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將養殖社區的豬糞填充進沼氣池入料口。“動物糞便用於沼氣生產,不會污染周邊環境,沼渣沼液還能製作有機肥。”公司負責人張寶佳介紹,公司開發的以生態養殖、廢棄物處理、沼氣生產、發電、有機肥料生產加工、大棚果菜種植銷售為一體的生態迴圈農業專案,年發電可達80余萬千瓦時,並具備生產液態肥5萬噸、顆粒肥10萬噸的生產能力。

作為畜禽養殖大縣,樂亭將畜禽糞便處置做為發展可持續綠色農業的攻關難點,積極引導、扶持興建基於養殖社區的沼氣池,大大減少了畜禽糞便的排放污染。目前,全縣建有30立方米以上的養殖社區沼氣池145個,1000立方米沼氣池4個,3000立方米沼氣池4個,年可處理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污染物13萬噸。同時,通過“三沼”綜合利用,提升了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年助力農民增收5000余萬元。

不僅如此,樂亭還大力推行秸稈反應堆、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等相關技術,極大地減少了農業生產對環境產生的“負作用”,推動了農業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目前,樂亭已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建立了化肥零增長示範點2個;推廣新型節水灌溉技術5000畝;推行新型防蟲技術8000畝;全縣海水養殖80%達到生態健康養殖標準……

在減少污染的同時,樂亭還著力修復農業生產生態環境,致力打造生態綠色農業。作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樂亭縣興樂海洋牧場已建成人工礁場2600畝,牧場採用規模化的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的管理體制,利用自然海洋生態環境,將人工放流的經濟海洋生物聚集起來,像在陸地放牧一樣,對魚、貝、蝦、藻等海洋資源進行海上放養。“近海捕撈是從海洋抽血,人工造礁進行立體養殖就是為海洋輸血。”興樂海洋牧場負責人楊基珍說,人工造礁工程既增加了海洋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藻類又淨化水質,修復海洋生態環境,投放的苗種收穫後,價格是人工養殖的好幾倍。

優質的生態環境才能培育出綠色高質的農產品。樂亭不斷加強農產品品質管制,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縣。通過開展護農保春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禁限用農藥專項整治、百草枯專項整治等活動,大大提高了農產品整體品質。截至2016年底,樂亭已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5個,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農產品21個,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農產品14個。

在韭菜根蛆類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示範區,農牧局植保站站長吳曉傑向筆者簡單介紹了物理、生物防治韭菜根蛆技術要點:韭菜使用黑色粘蟲板監測誘集成蟲,之後使用Bt生物菌劑防治,並配合沼液有機肥防控。“整個過程不施用任何農藥。”吳曉傑說,各項技術的集成應用有利於土壤改良,提高了韭菜根蛆的防治效果及韭菜綠色防控水準,從而打響了樂亭韭菜綠色無公害品牌。

延鏈:借新型經營體系放大產業效益

農業結構調整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打造高效、高質農業的基礎上,也需要對原有產業體系進行更新、變革。為此,樂亭不斷加快現代化農業園區建設,扶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著力推動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逐步形成了更為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

走進位於樂亭鎮韓坨村南的樂亭縣省級環城現代農業園區科技與管理中心,占地13000平方米的全玻璃採光智慧育苗工廠內正在培育黃瓜、番茄、茄子等蔬菜新品種。作為環城現代農業園區的中心驅動器,該中心輻射園區內24個行政村,帶動41250畝土地由分散經營轉向規模化、產業化經營。

“環城現代農業園區是全縣覆蓋面最大、產品類別最豐富的農業產業發展平臺。”樂亭縣農工委常務副書記裴建忠說,“園區農業”是指導現代農業發展的“風向標”,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

目前,樂亭已初步建成省級環城現代農業園區,姜各莊鎮現代農業園區、萬事達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兩個市級園區和雷剛、齊順、豐匯、原野4個縣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通過農業園區建設,更加便利地普及推廣新型農業技術和先進管理模式,為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打下堅實基礎。

與“農業園區”異曲同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成為推動樂亭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支點。“農民單打獨鬥顯然不能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樂亭縣供銷社主任翟新村認為,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既能吸引農戶抱團發展,優化配置農業資源,增強市場運營能力,又能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平臺。

“豬舍裡要安裝地暖,鋪設地坪,還要有排風設施。”在胡坨鎮東黃口村養殖大戶鄔曉春的養殖社區,鄔曉春告訴筆者,他已經成為新希望六和集團的“合作夥伴”,不僅豬舍要按照集團標準進行建設,而且仔豬以及養殖所需飼料、技術也都由集團提供。

據瞭解,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新希望六和集團已經成為樂亭農業產業鏈條的關鍵一環。在全縣投資項目中,該企業已然成為樂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的“翹楚”,涉及飼料生產、繁育、養殖、屠宰、畜禽深加工等產業,帶動了肉雞、生豬產業的全面提升。

目前,樂亭擁有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1210餘家,各類農業品牌100多個,輻射帶動農戶11萬戶,全縣95%以上的農戶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下增收致富,年助農增收近8億元。

隨著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樂亭農業打破產業界限,逐步與工業、服務業等融合發展,聖大食品、六和飼料、吊橋食品等一批重點項目成為了樂亭農業產業新型結構的“重要成員”。不僅如此,樂亭還結合各自地域產業特色,對農業資源進行深度開發。胡坨鎮大黑坨村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出生地,每年都有大批遊客前來拜謁偉人。村裡的金鑫果蔬專業合作社依託大釗故居的紅色資源,大力發展農業旅遊產業,開發了果品採摘、農耕體驗、餐飲休閒等一系列旅遊專案,間接帶動農民增收1200多萬元。

他說,要看市場“臉色”行事,減少競爭過剩產品,增加市場稀缺產品,開發市場新興產品。

一邊瞄市場,一邊抓生產。經過20餘年的產業革新,樂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業產業主動調整佈局,已初步建立了適應市場的農業產業體系,形成了果蔬種植、珍稀皮毛動物養殖、立體化海洋漁業、畜禽養殖等多個主導產業,各類農產品俏銷京津冀、東北三省及上海、青海、福建等省市及俄羅斯、韓國等國家。

針對不同市場的地域性、季節性,樂亭不斷豐富各類農產品供給層次,構建更為精細的產品供應結構。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樂亭甜瓜為例,全縣設施甜瓜總面積達12萬畝,是全國最大的甜瓜生產縣,年產值近15億元。針對主要銷售地區的市場需求不同,20年來,從甜瓜的外形、顏色、口感不同,每年都會引進、培育、推廣若干新品種,實現了市場細分化供應。“目前,全縣甜瓜一共有5大類,近200個品種。”樂亭縣農牧局局長王蘊超介紹說,樂亭甜瓜名氣大,市場佔有率高,與其種類多、品種全密不可分。據瞭解,平均每二三年,樂亭就會對一些市場佔有率低的果菜品種進行“更新換代”。

不盲目供給,杜絕無效供給。樂亭依據市場走勢,未雨綢繆,引導農民減少盲目生產,減少市場飽和度較高、利潤較低的農產品供給,轉而發展利潤較高的農產品。

“自從發展設施韭菜種植,農民收入節節攀升。”姜各莊鎮鎮長王永健告訴筆者,以前鎮裡種植業以大田作物為主,按照最好的收成估計,畝純收入僅在2000元左右,而設施韭菜卻高達2萬元。目前,全鎮80%的村從事設施韭菜生產,種植面積近6000畝,每年為農民增加收入高達1.1億元。

生態:憑“綠色高質”力保發展可持續

樂亭瞻市場之馬首,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立了較為高端、高效的農業產業體系。但樂亭並未滿足眼前成績,而是放眼長遠,積極發展環境友好型農業,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擴大綠色高質農產品供給比例,實現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在龐各莊鄉的齊順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訪時,筆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將養殖社區的豬糞填充進沼氣池入料口。“動物糞便用於沼氣生產,不會污染周邊環境,沼渣沼液還能製作有機肥。”公司負責人張寶佳介紹,公司開發的以生態養殖、廢棄物處理、沼氣生產、發電、有機肥料生產加工、大棚果菜種植銷售為一體的生態迴圈農業專案,年發電可達80余萬千瓦時,並具備生產液態肥5萬噸、顆粒肥10萬噸的生產能力。

作為畜禽養殖大縣,樂亭將畜禽糞便處置做為發展可持續綠色農業的攻關難點,積極引導、扶持興建基於養殖社區的沼氣池,大大減少了畜禽糞便的排放污染。目前,全縣建有30立方米以上的養殖社區沼氣池145個,1000立方米沼氣池4個,3000立方米沼氣池4個,年可處理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污染物13萬噸。同時,通過“三沼”綜合利用,提升了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年助力農民增收5000余萬元。

不僅如此,樂亭還大力推行秸稈反應堆、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等相關技術,極大地減少了農業生產對環境產生的“負作用”,推動了農業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目前,樂亭已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建立了化肥零增長示範點2個;推廣新型節水灌溉技術5000畝;推行新型防蟲技術8000畝;全縣海水養殖80%達到生態健康養殖標準……

在減少污染的同時,樂亭還著力修復農業生產生態環境,致力打造生態綠色農業。作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樂亭縣興樂海洋牧場已建成人工礁場2600畝,牧場採用規模化的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的管理體制,利用自然海洋生態環境,將人工放流的經濟海洋生物聚集起來,像在陸地放牧一樣,對魚、貝、蝦、藻等海洋資源進行海上放養。“近海捕撈是從海洋抽血,人工造礁進行立體養殖就是為海洋輸血。”興樂海洋牧場負責人楊基珍說,人工造礁工程既增加了海洋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藻類又淨化水質,修復海洋生態環境,投放的苗種收穫後,價格是人工養殖的好幾倍。

優質的生態環境才能培育出綠色高質的農產品。樂亭不斷加強農產品品質管制,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縣。通過開展護農保春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禁限用農藥專項整治、百草枯專項整治等活動,大大提高了農產品整體品質。截至2016年底,樂亭已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5個,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農產品21個,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的農產品14個。

在韭菜根蛆類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示範區,農牧局植保站站長吳曉傑向筆者簡單介紹了物理、生物防治韭菜根蛆技術要點:韭菜使用黑色粘蟲板監測誘集成蟲,之後使用Bt生物菌劑防治,並配合沼液有機肥防控。“整個過程不施用任何農藥。”吳曉傑說,各項技術的集成應用有利於土壤改良,提高了韭菜根蛆的防治效果及韭菜綠色防控水準,從而打響了樂亭韭菜綠色無公害品牌。

延鏈:借新型經營體系放大產業效益

農業結構調整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打造高效、高質農業的基礎上,也需要對原有產業體系進行更新、變革。為此,樂亭不斷加快現代化農業園區建設,扶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著力推動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逐步形成了更為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

走進位於樂亭鎮韓坨村南的樂亭縣省級環城現代農業園區科技與管理中心,占地13000平方米的全玻璃採光智慧育苗工廠內正在培育黃瓜、番茄、茄子等蔬菜新品種。作為環城現代農業園區的中心驅動器,該中心輻射園區內24個行政村,帶動41250畝土地由分散經營轉向規模化、產業化經營。

“環城現代農業園區是全縣覆蓋面最大、產品類別最豐富的農業產業發展平臺。”樂亭縣農工委常務副書記裴建忠說,“園區農業”是指導現代農業發展的“風向標”,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

目前,樂亭已初步建成省級環城現代農業園區,姜各莊鎮現代農業園區、萬事達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兩個市級園區和雷剛、齊順、豐匯、原野4個縣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通過農業園區建設,更加便利地普及推廣新型農業技術和先進管理模式,為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打下堅實基礎。

與“農業園區”異曲同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成為推動樂亭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支點。“農民單打獨鬥顯然不能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樂亭縣供銷社主任翟新村認為,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既能吸引農戶抱團發展,優化配置農業資源,增強市場運營能力,又能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平臺。

“豬舍裡要安裝地暖,鋪設地坪,還要有排風設施。”在胡坨鎮東黃口村養殖大戶鄔曉春的養殖社區,鄔曉春告訴筆者,他已經成為新希望六和集團的“合作夥伴”,不僅豬舍要按照集團標準進行建設,而且仔豬以及養殖所需飼料、技術也都由集團提供。

據瞭解,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新希望六和集團已經成為樂亭農業產業鏈條的關鍵一環。在全縣投資項目中,該企業已然成為樂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的“翹楚”,涉及飼料生產、繁育、養殖、屠宰、畜禽深加工等產業,帶動了肉雞、生豬產業的全面提升。

目前,樂亭擁有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1210餘家,各類農業品牌100多個,輻射帶動農戶11萬戶,全縣95%以上的農戶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下增收致富,年助農增收近8億元。

隨著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樂亭農業打破產業界限,逐步與工業、服務業等融合發展,聖大食品、六和飼料、吊橋食品等一批重點項目成為了樂亭農業產業新型結構的“重要成員”。不僅如此,樂亭還結合各自地域產業特色,對農業資源進行深度開發。胡坨鎮大黑坨村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出生地,每年都有大批遊客前來拜謁偉人。村裡的金鑫果蔬專業合作社依託大釗故居的紅色資源,大力發展農業旅遊產業,開發了果品採摘、農耕體驗、餐飲休閒等一系列旅遊專案,間接帶動農民增收12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