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你的孩子缺乏責任心?教育的失誤在哪裡?快來get秘訣吧!

家長困惑:

孩子在外面有很強的責任意識,可是在家裡連分內的事情都不願意去做?如何衡量孩子是否有責任心?

本期話題:在責任中成長

本期專家:康小明

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康小明

清華附小商務中心區實驗小學書記劉治國

孩子責任心缺乏原因

1、過分溺愛

父母為孩子做的太多,孩子就不需要對自己負責,導致缺乏責任心。

2、負面影響

當父母缺乏責任心時,孩子也很難建立責任心。

3、父母對孩子過分苛刻

父母對孩子吹毛求疵、要求苛刻,久而久之,孩子就不願意做事了。

4、破壞性批評

孩子犯錯時,破壞性的批評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責任心的建立。

5、缺乏信任

當孩子經常處於被監督的狀態時,很難樹立應有的責任心。

6、專制和命令

專制家長經常會命令或強迫孩子,在強迫或命令的環境下,孩子很容易失去責任心。

7、自相矛盾的教育

家長教育孩子的道理,自己卻不去遵守,做出相反的行為。


責任認知的培養

一、預知收穫

在培養孩子責任認知的過程當中,要讓孩子體會到責任認知背後帶來的好處,孩子後續的責任行為才能跟進。

二、改善親子關係

在相互尊重、平等以待的家庭關係中,各自都需要處理好自己的事情,這樣能夠更好的明確責任,

培養責任心。

三、引導孩子明辨是非

在日常跟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家長要引導孩子明辨是非,首先要判斷出哪些事是對的,哪些事是錯的,然後去衡量可行的做法及可能產生的後果。

四、溝通技巧

在日常溝通中,強調哪些事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斷強化孩子獨立的主體地位,才能不斷增強孩子的責任心。

五、自然後果法

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了“自然後果法”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犯了錯,

造成了不良的後果,讓他親身體驗並承擔錯誤造成的不良後果,從中接受教訓。

六、責任情感的培養

1、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2、及時跟進 積極鼓勵

3、面對錯誤 督促提醒

4、及時分享 體驗快樂

5、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選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