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倒計時!複退轉回家後,無論軍官士官,都要經歷這一關

作者:順其自然;

人是群居動物,生活在一個個無形的圈子裡,圈子不一樣,經歷,閱歷,層次也不一樣,所以,人分三六九等。誰都想在自己所處的圈子裡體現價值,找到存在感和認可……

我選擇了轉業安置,因為只有一份體制內的工作,才能符合大眾的“審美觀”,才能編織自己的人脈圈,把圈子做大做強,為孩子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造一個良好的“平坦大道”!

於是在待業近一年的時間裡,我融入各種圈子,後來發現,進入圈子的重點在於聚會,

聚會自古以來有之,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聚會當然少不了喝酒,山東不僅是中華美酒的誕生地,也是中國酒文化的發祥地,更是生產和消費大省,齊魯大地喝酒之風盛行,也有獨特之處,今天的重點就是酒場上那些事!

在山東,很多事都是酒桌上談成的,很多怨恨情仇也是酒桌上產生的,圈子的成立,也是酒桌上劃分的,懂的酒桌上的規矩和表現以及“應知應會”是通過酒品看人品的途徑之一,

也是下一次聚會別人還用不用帶你玩的衡量標準,正所謂成也酒桌,敗也酒桌,那就邊學規矩邊喝酒吧……

1

時間觀念

這一點當兵的都做的不錯,但是也很有必要再提醒一下,齊魯禮儀之邦,只有參加人全部到齊後才開飯(等不耐煩也要等的那種),東道主必須第一個到場,其他人除非是重量級人物,否則別遲到,寧可早到幾分鐘,在那呆萌的玩手機,

也不能讓別人等你,當然也不要太早,顯得沒吃過飯一樣!

2

入座

伴隨著入座會有相互介紹(記住別人名字非常重要),酒桌上的主次之分是根本原則,沖門口的位置是東道主的,一般就是主陪,也有叫莊主的,莊主對面的叫副陪(莊主叫來陪客的),

莊主左面第一個位置是主賓(較尊貴),第二個位置是副主陪。莊主右面第一個位置是次賓,第二位置是次陪(戲稱三陪)。其餘左右兩邊第三個位置,是隨意座位,酒桌上戲稱“不三不四”。

外地的戰友若是分不清,還可以看酒桌上杯子裡,餐巾紙的疊法,主陪的疊成圓通型插在杯子裡,主賓疊成扇形,其餘是三角形或花瓣!

3

安排座次

不要著急入座,不單是禮貌問題,因為你並不知道來賓之間是什麼關係,哪怕你低調的坐在“上菜位”也不行,要等莊主再三請求下先安頓好主賓,次賓……安排座次時間較短,大家各得其位後,有個短暫時間空檔期,可能大家都不說話,因為話語權在買單的莊主身上,咱如果只是列席的食客,最好也不著急發言,只管左右看看,點頭傻笑即可……

4

倒酒

山東人喝酒自古以來喜歡大碗,現如今雖不用大碗,但酒杯也不小,一瓶白酒剛好倒三杯的那種,莊主像做化學實驗一樣,分別把每個人的酒杯倒滿,做到人人平等,學名叫“門前杯”這一杯是在場每個人必須喝的,意思叫“各掃門前雪”!一般這時,莊主會有一個開場白,“虛情假意”客套一番……再定個標準――一口悶或321(十裡不通俗,五裡三規矩)一口悶好理解,321的意思是,莊主帶酒喝3次,副主陪2次,次陪1次!以前分六次,叫“六順”後來分七次叫“起”寓意是高升……總之五花八門,都是圖個吉利!這個酒一般不碰杯,碰杯不算,可以在桌子上磕一下,磕盤子的居多,等莊主帶領大家喝完此杯後,副主陪同樣也按程式帶領大家喝完一杯,(注意:兩杯喝完,至少半斤下肚了)磕碰桌子盤子兵乓聲響起,戰鬥序幕拉開……

5

敬酒

一般先主賓開始,順時針轉圈敬,如果有特殊愛好,也可以先敬主賓逆時針轉圈,總之不能跳躍式敬酒!這個過程很簡單,說一些自己都臉紅的恭維話,只要酒量好,可勁喝完一圈(再給每個賓客倒一個酒或端一個酒,注:一個就是一杯,現在大部分是半杯)……相互初步留印象是否深刻,好壞基本都在這時段!

6

自由活動

幾斤白酒耍完以後,莊主鄭重宣佈:可以自由活動了,這時,一般第一輪是主賓對莊主,次賓對副主陪,以此類推喝酒(也叫回敬酒),第二輪,可以和任何人喝,而且,喝多喝少沒有了限制……此時需要注意的來了:不要隨便勸酒,勸酒是同級別和熟人之間的活動,座位在“不三不四”的位置上的列席食客,不要逼著主賓或領導幹,那是找幹,更不要胡吹海侃,長篇大論沒完沒了,因為買單的是別人,誰買單聽誰“演講”看誰表演……

7

“硬菜上場”

無魚不成宴,無酒不成席,魚是常見的下酒菜,魚頭一定要對準主賓或尊貴的客人,酒桌上叫“頭三尾四,脊五肚六”,這四個部位對著誰,誰便喝相應的幾杯酒……哈哈!大家腦補畫面吧!

若有人把魚眼夾給你,恭喜,喝3杯,此謂:高看一眼,夾魚鰓,2杯,此謂:賞個臉,背鰭3杯,此謂:一帆風順,夾魚尾2杯,此謂:委以重任……一條魚的行酒令還遠不止這些!不管怎麼夾,切記不能把魚翻過來!如果客人確實酒量欠佳,不想喝魚頭酒,可以用筷子,捅捅魚嘴,此謂:大家統統都喝,然後一同幹一杯,也有個別大領導,夾片菜葉蓋在魚眼上,此謂:一概不論,意思是:我不喝,你們隨便喝。

8

“騾子”和“馬”上場

推杯換盞熱烈的進行中,原本清高的領導,相互客氣的賓主,剛混眼熟列席的食客,個個紅光滿面,腳踩祥雲,開始勾肩搭背的稱兄道弟,在酒精的刺激下,說話語調提高到了120分貝……

除了部分禮儀性的酒場,能控制在1――2小時,一般的都在3個小時以上,更有甚者從中午喝到淩晨!

正所謂,把酒言歡正當時,左邊是:談古論今,指點江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先國際後國內,最後聯繫本單位!右邊是: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地球,啥啥啥算個蛋,誰誰誰是我兄弟……此時的你不要以為都喝醉了,要依然保持清醒狀態,不但要洗耳恭聽,還要時不時的:嗯、啊、呦、是、哈哈……回應他,這是基本的“尊重”態度!想要讓他對你印象深刻,也不能一味地點頭,還要反問:是不是啊?沒聽說啊?不得了啊,原來是這樣……等,能根據他說的事情,配合相應的語調和動作,表情最好!

到這個時間段,聽著各種的吹牛逼,你是話不想說(其實也融入不進去)酒也實在喝不下去了,可以“尿遁”一會,出去躲躲,可惜還沒出去房門,就有可能被某人拉住,不停的問:你說是不是?兄弟,我說的對不對?哥,有事包我身上……來回重複了五六遍,哇的一聲“現場直播”(這貨真喝多了)!

9

話別

又是一番爭論抬杠,依依不捨,相約下次聚會的時間……

酒場結束,各自回家!

第二天醒來,只知道暈暈乎乎喝了很多酒,參加人的名字都記不全了,酒桌上說的話能不能變現可想而知,俗話說“若當真你就輸了”

部隊的聚會與喝酒,和地方上有相似之處,也有天壤之別,在部隊時,我非常討厭喝酒,在當年的氛圍裡,誰不喝就是討厭之人,想在一個圈子裡混,就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現在好了,全軍禁酒,可惜我已經離開了那個圈子!跳入地方這個圈子後,相比之下,我還是懷念部隊的酒場,一起喝醉,一起傻逼,亦或者以水代酒,一起逃避糾察躲回連隊……

看到這,可能有些不服的:我酒量好,不怕……我就不喝能咋地……我選擇其他圈子……我過我自己的……而我想說的: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無論你入什麼圈,都在江湖的大圈子裡,各個圈魚龍混雜,五步一坑,三步一套,不結伴而行,只能做“邊緣人”

刻在血液裡的情懷隨著離隊時間的延長,一點點的被吞噬,我很害怕,也很孤獨,可又能怎樣?現實是殘酷的,一息尚存奮鬥不止,融入社會這個“大江湖”加入圈子吧!不能反抗的“強☆禁☆姦”只能含淚享受!

轉友們,無論軍官士官,這個過程是踏入社會的第一步,希望我們不忘初心,勵志前行,且行且珍惜吧!

只管左右看看,點頭傻笑即可……

4

倒酒

山東人喝酒自古以來喜歡大碗,現如今雖不用大碗,但酒杯也不小,一瓶白酒剛好倒三杯的那種,莊主像做化學實驗一樣,分別把每個人的酒杯倒滿,做到人人平等,學名叫“門前杯”這一杯是在場每個人必須喝的,意思叫“各掃門前雪”!一般這時,莊主會有一個開場白,“虛情假意”客套一番……再定個標準――一口悶或321(十裡不通俗,五裡三規矩)一口悶好理解,321的意思是,莊主帶酒喝3次,副主陪2次,次陪1次!以前分六次,叫“六順”後來分七次叫“起”寓意是高升……總之五花八門,都是圖個吉利!這個酒一般不碰杯,碰杯不算,可以在桌子上磕一下,磕盤子的居多,等莊主帶領大家喝完此杯後,副主陪同樣也按程式帶領大家喝完一杯,(注意:兩杯喝完,至少半斤下肚了)磕碰桌子盤子兵乓聲響起,戰鬥序幕拉開……

5

敬酒

一般先主賓開始,順時針轉圈敬,如果有特殊愛好,也可以先敬主賓逆時針轉圈,總之不能跳躍式敬酒!這個過程很簡單,說一些自己都臉紅的恭維話,只要酒量好,可勁喝完一圈(再給每個賓客倒一個酒或端一個酒,注:一個就是一杯,現在大部分是半杯)……相互初步留印象是否深刻,好壞基本都在這時段!

6

自由活動

幾斤白酒耍完以後,莊主鄭重宣佈:可以自由活動了,這時,一般第一輪是主賓對莊主,次賓對副主陪,以此類推喝酒(也叫回敬酒),第二輪,可以和任何人喝,而且,喝多喝少沒有了限制……此時需要注意的來了:不要隨便勸酒,勸酒是同級別和熟人之間的活動,座位在“不三不四”的位置上的列席食客,不要逼著主賓或領導幹,那是找幹,更不要胡吹海侃,長篇大論沒完沒了,因為買單的是別人,誰買單聽誰“演講”看誰表演……

7

“硬菜上場”

無魚不成宴,無酒不成席,魚是常見的下酒菜,魚頭一定要對準主賓或尊貴的客人,酒桌上叫“頭三尾四,脊五肚六”,這四個部位對著誰,誰便喝相應的幾杯酒……哈哈!大家腦補畫面吧!

若有人把魚眼夾給你,恭喜,喝3杯,此謂:高看一眼,夾魚鰓,2杯,此謂:賞個臉,背鰭3杯,此謂:一帆風順,夾魚尾2杯,此謂:委以重任……一條魚的行酒令還遠不止這些!不管怎麼夾,切記不能把魚翻過來!如果客人確實酒量欠佳,不想喝魚頭酒,可以用筷子,捅捅魚嘴,此謂:大家統統都喝,然後一同幹一杯,也有個別大領導,夾片菜葉蓋在魚眼上,此謂:一概不論,意思是:我不喝,你們隨便喝。

8

“騾子”和“馬”上場

推杯換盞熱烈的進行中,原本清高的領導,相互客氣的賓主,剛混眼熟列席的食客,個個紅光滿面,腳踩祥雲,開始勾肩搭背的稱兄道弟,在酒精的刺激下,說話語調提高到了120分貝……

除了部分禮儀性的酒場,能控制在1――2小時,一般的都在3個小時以上,更有甚者從中午喝到淩晨!

正所謂,把酒言歡正當時,左邊是:談古論今,指點江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先國際後國內,最後聯繫本單位!右邊是: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翹起地球,啥啥啥算個蛋,誰誰誰是我兄弟……此時的你不要以為都喝醉了,要依然保持清醒狀態,不但要洗耳恭聽,還要時不時的:嗯、啊、呦、是、哈哈……回應他,這是基本的“尊重”態度!想要讓他對你印象深刻,也不能一味地點頭,還要反問:是不是啊?沒聽說啊?不得了啊,原來是這樣……等,能根據他說的事情,配合相應的語調和動作,表情最好!

到這個時間段,聽著各種的吹牛逼,你是話不想說(其實也融入不進去)酒也實在喝不下去了,可以“尿遁”一會,出去躲躲,可惜還沒出去房門,就有可能被某人拉住,不停的問:你說是不是?兄弟,我說的對不對?哥,有事包我身上……來回重複了五六遍,哇的一聲“現場直播”(這貨真喝多了)!

9

話別

又是一番爭論抬杠,依依不捨,相約下次聚會的時間……

酒場結束,各自回家!

第二天醒來,只知道暈暈乎乎喝了很多酒,參加人的名字都記不全了,酒桌上說的話能不能變現可想而知,俗話說“若當真你就輸了”

部隊的聚會與喝酒,和地方上有相似之處,也有天壤之別,在部隊時,我非常討厭喝酒,在當年的氛圍裡,誰不喝就是討厭之人,想在一個圈子裡混,就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現在好了,全軍禁酒,可惜我已經離開了那個圈子!跳入地方這個圈子後,相比之下,我還是懷念部隊的酒場,一起喝醉,一起傻逼,亦或者以水代酒,一起逃避糾察躲回連隊……

看到這,可能有些不服的:我酒量好,不怕……我就不喝能咋地……我選擇其他圈子……我過我自己的……而我想說的: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無論你入什麼圈,都在江湖的大圈子裡,各個圈魚龍混雜,五步一坑,三步一套,不結伴而行,只能做“邊緣人”

刻在血液裡的情懷隨著離隊時間的延長,一點點的被吞噬,我很害怕,也很孤獨,可又能怎樣?現實是殘酷的,一息尚存奮鬥不止,融入社會這個“大江湖”加入圈子吧!不能反抗的“強☆禁☆姦”只能含淚享受!

轉友們,無論軍官士官,這個過程是踏入社會的第一步,希望我們不忘初心,勵志前行,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