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年我們去過的“中華第一街”王府井!到底有沒有王府和井?

每個人在北京都有一片熟識的區域,這些地方即使你去過無數次,名字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可能依然不知道地名裡藏著的故事!

相信每一個在北京的人都不止一次到過王府井,

王府井大街,南起東長安街,北至中國美術館,全長約1600米,是北京最有名的商業街。

王府井的日用百貨、五金電料、服裝鞋帽、珠寶鑽石、金銀首飾等,琳琅滿目,商品進銷量極大,是號稱“日進鬥金”的寸金之地。

今天的王府井大街,過去不叫這個名字。根據史書上的記載,

元朝那時候,王府井叫“丁字街”。

明朝隨著紫禁城的興建,不少達官貴人在此修建王府,所以據《明成祖實錄》載,這裡被稱十王府、王府街。

由於明朝在北京修建了王府,過去的“丁字街”就逐漸被叫作“十王府”了。從時間上看,至少到了明朝嘉靖皇帝的時候,

這一帶已經叫“十王府”或“十王府街”了。這就是過去的王府和今天的王府井大街的關係。

那麼王府井大街和井又有什麼聯繫呢?“胡同”一詞源于蒙古語Hudag,意為“水井”。過去,北京的水井很多,許多地名都有“井”字。

有人統計北京城區在1949年以前,帶“井”字的胡同竟有87條之多。

據明代人張爵在《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記載,當時的十王府旁邊有一個“甜水井”的地名。

相傳這裡住了一位惡毒的王爺,北京多是苦水,唯獨此處是一口甜水井。恰逢一年大旱,井水皆枯,有錢人家雇人去玉泉山挑水,沒錢人家就聽天由命。

王爺怕別人偷水,命一個老頭看守這口井,而這老者心善,經常接濟周圍百姓。

一天王爺急了,質問老者。老者不慌不忙說道,王爺,王府裡的下人都是雇傭的附近百姓,他們要是死了,以後活可沒人幹了。王爺覺得說的有道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此這口井救活了不少人,對百姓有更深刻的意義,人們親切的稱之為王府井。王府井的地名也就因此而得,並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