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慢綜藝”播出過半 收視尷尬後勁不足

《親愛的·客棧》海報

中新網北京11月23日電(袁秀月)2017年可謂是綜藝“進化”的一年,

明星組隊競賽的“快綜藝”不再霸佔螢屏,回歸生活、回歸自然的“慢綜藝”反而成為市場的“新寵”。

年初,《嚮往的生活》迎來口碑收視雙豐收。緊接著,湖南衛視又推出《中餐廳》,將“慢綜藝”的風潮普及開來。到了年尾,多檔慢綜藝撞檔“競賽”,其中以“民宿類”為主,包括《親愛的·客棧》、《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等,還有生活體驗類的《生活相對論》。如今,幾檔節目播出過半,收視口碑如何?播出效果又是否和“慢綜藝”的熱度相匹配?

《青春旅社》海報

收視情況一般

“慢綜藝”是相對於“快綜藝”而言的。和情節較強,節奏緊湊,對抗性質濃的“快綜藝”不同,“慢綜藝”不設置複雜的遊戲環節,也沒有過多的劇本干預,不設定人物的角色性格,而是將嘉賓放置在相對寬鬆的環境下,

讓其呈現出最自然的狀態。

在同期幾檔節目裡,《親愛的·客棧》的收視表現最好,它請來了劉濤、王珂、闞清子、紀淩塵、陳翔擔任固定嘉賓,在20天裡經營一家客棧。首播收視率達1 .089%,同時段排名第三。之後兩期收視率也保持在1%以上,之後幾期有所下滑,最新一期僅為0.892%,目前來看,收視最好的還是首播,整體呈下滑趨勢。

不過,這也比同期的《青春旅社》要好。

雖然都是開客棧,《青春旅社》的模式則有所不同,它邀請了王源、景甜、李靜、戴軍等11位嘉賓,分成兩撥經營客棧。首播收視率為0.671%,同時段排名第七,第三期時上漲到0.68%。11月12日,節目調檔到周日播出,收視率一躍升至0.766%,成播出以來最好成績。不過最新一期又有所下滑,僅為0.57%。

《漂亮的房子》由吳彥祖主導,由他帶領5位明星與一位專業建築設計師,在四個古鎮完成改造房屋計畫。節目自播出以來,

在收視上並無亮眼之處,首播收視率僅有0.328%,之後幾期有所上漲,保持在0.5%左右,最新一期為0.411%。

在收視上,《生活相對論》和《漂亮的房子》“同病相憐”,9月23日收視率為0.519%,之後三期一路下滑到0.259%,之後幾期有所回升,最新一期收官作則為0.359%。

幾檔節目中,《親愛的·客棧》收視表現最好,但跟之前的《嚮往的生活》和《中餐廳》相比也不夠亮眼。《嚮往的生活》在播出期間,最高收視曾達到1.778%,最低收視也有1.153%。而《中餐廳》最高收視達1.544%,

最低收視也有1.045%。

《漂亮的房子》海報

口碑不一

收視疲軟,幾檔節目在口碑上的表現則有所不同,一部分面臨質疑,一部分則在慢慢積累好評。《親愛的·客棧》豆瓣評分6.2分,《漂亮的房子》則只有5.0分。另外兩檔高一些,《青春旅社》有7.0分,《生活相對論》則有7.6分。

《親愛的·客棧》由一貫擅長製作的湖南衛視推出,在攝影和後期上都贏得了觀眾的認可,但在內容上卻有不同聲音。“別人的民宿在感受生活,我們的民宿在研究怎麼賺錢。”有觀眾認為,在經營的壓力下,客棧裡的嘉賓都忙得團團轉,根本沒有時間享受所謂的“慢生活”,只是換了個地方工作。

而《漂亮的房子》則面臨“名不副實”的質疑。“這節目和造房子有什麼關係?”有觀眾認為,節目跟“設計”脫節,說的是明星造房子,但主要環節卻由設計師完成,明星參與度不夠。此外,節目的環節設置和後期剪輯也遭到了觀眾的吐槽。更有觀眾調侃,“這哪是漂亮的房子,這是漂亮的吳彥祖啊。”

《青春旅社》雖在開播時遭受剪輯混亂等質疑,但隨著節目進行,口碑也在慢慢回升。《青春旅社》總編劇為《嚮往的生活》總導演王征宇,所以在嘉賓的情感交流上刻畫較為細膩。有觀眾評價“看完之後心暖暖的,大家都很隨意,有青春洋溢的感覺。”不過,也有觀眾反映,《青春旅社》的嘉賓人數過多,一不小心就會亂成一鍋粥。

《生活相對論》在口碑上則要優於同期的幾檔節目,它定位於生活體驗,請明星和素人交流生活方式和理念。如“三不管”爸爸鄭鈞遇到了全職奶爸,“叢林兄弟”遇到了離不開都市的雷佳音,“潮流小子”王嘉爾遇到了老北京等。“本以為會作秀或尷尬,但是每一期都提出了我們困惑的問題,並認真探討起生活的多面性。”有網友評論道。

《生活相對論》海報

創作者也要慢下來

“慢下來,去生活”,《親愛的·客棧》這句宣傳語道出了“慢綜藝”的精髓。相比強調競賽對抗的“快綜藝”,“慢綜藝”則將鏡頭對準看似平淡的生活,從日常的油鹽醬醋茶中發現美好。對於慢綜藝來講,沒有戲劇衝突吸睛,能打動觀眾的就是生活細節了。而要讓觀眾慢下來,首先創作團隊得慢下來,少些設計感,多雙觀察的眼睛。

然而,很多所謂的“慢綜藝”並沒有完成這一點,有的是披著“慢綜藝”的皮,做著“快綜藝”的事。要麼用力過猛,要麼用力不足,少了些恰恰好的感覺。就拿《親愛的·客棧》來說,製作團隊的野心是可以看見的,比如選在瀘沽湖拍攝,明確說不要人設等,在宣傳上也很賣力。此前,導演陳歆宇曾對媒體表示,有人情味是他對客棧的回憶。不過目前來講,《親愛的·客棧》還是以明星為賣點,不斷補充嘉賓確實會有新東西,但對生活的挖掘就有點走馬觀花了。

《嚮往的生活》也是主打明星牌,但為什麼能夠打動很多人?因為它有細節有情感,有黃磊和何炅“坐鎮”,嘉賓也在熟人語境中,情感的流露便自然而然了,而這些才是會引發觀眾共鳴的東西。

此外,“慢綜藝”不等於開民宿,在題材上也應該更豐富。像《生活相對論》,就將關注點放在探討生活方式和理念上。從教育問題、現代文明的必要性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的關係,每次討論都具有代表性。

慢綜藝要想真正贏得觀眾,應沉下心思考觀眾真正需要什麼,而不是紮堆給觀眾製造需求。“詩和遠方”本來就是一個遙遠的命題,觀眾想看到的也只是生活的多種可能,以緩解當下的緊張和焦慮,所以慢下來,呈現出這種可能性,節目也就成功了。(完)

《親愛的·客棧》由一貫擅長製作的湖南衛視推出,在攝影和後期上都贏得了觀眾的認可,但在內容上卻有不同聲音。“別人的民宿在感受生活,我們的民宿在研究怎麼賺錢。”有觀眾認為,在經營的壓力下,客棧裡的嘉賓都忙得團團轉,根本沒有時間享受所謂的“慢生活”,只是換了個地方工作。

而《漂亮的房子》則面臨“名不副實”的質疑。“這節目和造房子有什麼關係?”有觀眾認為,節目跟“設計”脫節,說的是明星造房子,但主要環節卻由設計師完成,明星參與度不夠。此外,節目的環節設置和後期剪輯也遭到了觀眾的吐槽。更有觀眾調侃,“這哪是漂亮的房子,這是漂亮的吳彥祖啊。”

《青春旅社》雖在開播時遭受剪輯混亂等質疑,但隨著節目進行,口碑也在慢慢回升。《青春旅社》總編劇為《嚮往的生活》總導演王征宇,所以在嘉賓的情感交流上刻畫較為細膩。有觀眾評價“看完之後心暖暖的,大家都很隨意,有青春洋溢的感覺。”不過,也有觀眾反映,《青春旅社》的嘉賓人數過多,一不小心就會亂成一鍋粥。

《生活相對論》在口碑上則要優於同期的幾檔節目,它定位於生活體驗,請明星和素人交流生活方式和理念。如“三不管”爸爸鄭鈞遇到了全職奶爸,“叢林兄弟”遇到了離不開都市的雷佳音,“潮流小子”王嘉爾遇到了老北京等。“本以為會作秀或尷尬,但是每一期都提出了我們困惑的問題,並認真探討起生活的多面性。”有網友評論道。

《生活相對論》海報

創作者也要慢下來

“慢下來,去生活”,《親愛的·客棧》這句宣傳語道出了“慢綜藝”的精髓。相比強調競賽對抗的“快綜藝”,“慢綜藝”則將鏡頭對準看似平淡的生活,從日常的油鹽醬醋茶中發現美好。對於慢綜藝來講,沒有戲劇衝突吸睛,能打動觀眾的就是生活細節了。而要讓觀眾慢下來,首先創作團隊得慢下來,少些設計感,多雙觀察的眼睛。

然而,很多所謂的“慢綜藝”並沒有完成這一點,有的是披著“慢綜藝”的皮,做著“快綜藝”的事。要麼用力過猛,要麼用力不足,少了些恰恰好的感覺。就拿《親愛的·客棧》來說,製作團隊的野心是可以看見的,比如選在瀘沽湖拍攝,明確說不要人設等,在宣傳上也很賣力。此前,導演陳歆宇曾對媒體表示,有人情味是他對客棧的回憶。不過目前來講,《親愛的·客棧》還是以明星為賣點,不斷補充嘉賓確實會有新東西,但對生活的挖掘就有點走馬觀花了。

《嚮往的生活》也是主打明星牌,但為什麼能夠打動很多人?因為它有細節有情感,有黃磊和何炅“坐鎮”,嘉賓也在熟人語境中,情感的流露便自然而然了,而這些才是會引發觀眾共鳴的東西。

此外,“慢綜藝”不等於開民宿,在題材上也應該更豐富。像《生活相對論》,就將關注點放在探討生活方式和理念上。從教育問題、現代文明的必要性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的關係,每次討論都具有代表性。

慢綜藝要想真正贏得觀眾,應沉下心思考觀眾真正需要什麼,而不是紮堆給觀眾製造需求。“詩和遠方”本來就是一個遙遠的命題,觀眾想看到的也只是生活的多種可能,以緩解當下的緊張和焦慮,所以慢下來,呈現出這種可能性,節目也就成功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