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其實另一半會影響自己的穿衣風格

旅行中……沒空碼字。

其實原計劃會窩在酒店裡好好寫兩篇,但是呢,並沒有……

大好時光,來不及寫,要玩!玩去!去玩!

本來更新就夠慢,週一例行的推送日還是不想食言。

推送一篇幾年前的矯情小文,

酸你們一酸。哈哈!

酸也得看到結尾,沒有福利,但有廢話多小欄目~

旅行已近尾聲。等我回來就好好上新,好好寫文!

立下宏願,蒼天為證!

1

我和L先生,從異地戀到在一起,期間的相識、戀愛、結婚,前後用了將近四年時間。領證的那一天,完全沒有什麼異樣的激動,

尋常平淡。

他是我的、我是他的——似乎早已定論。

有這種感覺:幸福從來就不是突如其來的,一定是之前已經走過很長一個階段。想要的幸福,在不知不覺中由來已久。

婚後的生活似乎在我曾經的想像中已經出現過無數次,每個場景都十分熟悉。以至於堅信婚姻沒有給我帶來任何變化,我還是我。

不過,在我想用文字對這一切有個記錄的時候,卻發現還是有些什麼,

一定有些什麼,是在不知不覺中變化了的。我決定,就從最細微的開始。

2

清晰記得四年前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個春寒料峭的季節。

他穿一身無比正式、熨得筆挺的深藍色西服,抱著一大束玫瑰花。我穿一條紅色真絲小裙子,套著一件灰色帽衫,外面裹著一件大大的米色娃娃款大衣。

走在街上,我不由得四處環顧以及加快腳步。因為連我自己都知道,我們倆看起來是有多麼不搭……

現在想來,那個時候我的穿衣風格是最混亂的。單身女青年生活的混亂,感情的迷惑,直接反映在衣服上。那時候,好像是在和自己賭氣,也像是在和這個世界賭氣。我特別害怕長大,甚至壓根兒就沒想過要長大,我生怕別人覺得我是成熟的,

靠譜的……嗯,很微妙的想法。

所以,我時而穿印著大卡通圖案的T恤配短裙裝嫩扮可愛;時而穿緊身背心闊腿牛仔褲扮酷;時而穿真絲裙子套純棉帽衫實現跨界混搭;時而穿大袍子戴銀鐲子假裝孤傲文藝女青年……

那時候的我,有很多面。每一面都是我,又好像每一面都不是我。我看著雜誌,流行什麼就穿什麼,可是,我越來越迷茫。那時候的裝扮,似乎刻意要與別人區分開,又刻意要取悅別人……有時候覺得自己很酷,

有時候覺得自己驕傲;但有時候覺得自己造作,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輕浮。

我時而肯定自己,時而否定自己。我覺得,很難辦。

我常常在夜晚把衣櫃裡的衣服都掏出來,堆一地。

一件一件挑自己第二天穿什麼,那麼龐雜,那麼多……

可是,我不知道自己要穿什麼。

3

相對於我的混亂,他又是另一個極端。

他是對自己要求極高,刻板嚴肅的那種人。衣服並不多,但分門別類井井有條。風格也極其統一。夏天是相同風格的純色襯衫、翻領T恤。冬天是大衣、羊絨衫之類。每件衣服,穿之前都會熨燙平整。

相對我時常歪七扭八的坐姿,東搖西晃的走路。他任何時候,都挺著腰,直著身子。我一方面覺得輕鬆一點不好嗎?這樣不累嗎?一方面又為他嚴謹莊重的樣子傾倒。我特別想知道:這樣一個人,會有放肆大笑,席地而坐,搖頭晃腦的樣子麼?

對了,認識我之前,他沒有穿過牛仔褲、帆布鞋、人字拖,也沒有穿過圓領T恤。

4

就這樣,我們兩個本來完全不搭界的人,走到了一起。縱然異地戀很辛苦,但並不是障礙。他穩定的性格,平和的心態,就像是給我的生活中注入了一些安定的元素。其實日子並沒什麼大的變化,只是覺得明亮了一些。

對於此,我一位熟悉的朋友有過特別精准的描述。她說,你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單純的姑娘,為人善良,三觀也很正。只是,內心還是有些敏感、不見光的地方。他的出現,尤其是結婚以後,好像有陽光撒到你心裡每個陰暗的角落。

嗯,是這樣的。在感情沒有著落的時候,女人很容易會變得不愛自己。也許是一直處於漂浮不定尋尋覓覓的狀態;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就是我,我就是這樣,我不要為任何人改變。我經濟獨立,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可以一直單身,可以更精彩。

明顯,我屬於後者,看似強烈的自尊,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自卑。那會兒我跟好朋友常說一句話:我相信有對的人存在,可是我的那個他可能已經撞死了!

咱們就這麼過吧!甚至,有那麼一個階段,我討厭別人提結婚這個話題。可是,背地裡我們常常黯然神傷:為什麼他們都不靠譜?為什麼遇不到那個人?

在我心中有了一些自我覺醒的萌芽之後。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性格的缺陷,心理的不完整以及精神層面不夠獨立。我希望有那麼一個人,能陪著我一起成長。最好,關鍵的時候能拉我一把。

5

結婚之後,我迅速的穩定下來。之前所有這些問題,似乎消失不再。我放鬆下來。在穿衣風格方面,也是如此。

直到有一天,我試穿一條高領打底衫,羊絨背心連衣裙給我媽看。我媽說沒見我穿過這種衣服,但是很好看。

他在一旁很得意地說:這是我幫她挑的!

我把他拉起來,給我媽看他的牛仔褲,藍色帽衫,同樣很得意地說:看!這是我給他挑的。

我倆並排站在地上,不停打量自己和對方。我說:呀!我看上去成熟了不少!他苦著臉說:啊!我什麼時候變成了垃圾孩兒……

那一晚上,我們都在探討:其實,我們都為對方打造了曾經自己的風格。

6

真的,就好像是在不經意間,我們互換融合了。我接受了年齡的增長,不再故意扮幼稚,故意演反叛。開始注重質,不再以量取勝。

休閒時我仍然愛寬鬆的衣服,卻不刻意追求所謂的森系文藝;工作時我傾向于簡潔修身的曲線,要緊致也要舒適,看上去專業很多。

他呢?他變得隨意、變得輕鬆……喜歡上袋鼠兜帽衫,穿上了各種字母T恤、帽衫、牛仔褲、工裝褲。高興的時候走路會搖搖晃晃,累了就隨便坐路邊臺階上……甚至,表情也變了。學會了做鬼臉……

夏天週末的時候,我穿簡單的長裙,他穿格子襯衫配短褲去逛公園;冬天週末的時候,我穿修身A字連衣裙配羊絨大衣,他穿卡其色工裝褲配深藍羽絨服去逛街……嗯,感覺還挺搭調的。

其實,我沒努力改變他,他也沒刻意改變我。只是我因他而成熟,他因我而適意。一切都是自然的融合。當然,穿衣打扮,只是最細微的第一步。

7

在華服美裳這條路上,感覺自己走了好久好久,從最初最簡單的想法——扮美變美。到後來試著認識自己、面對自己、接受自己。從而,提升自己。

不是說要穿特別豔麗的衣服,頂著不自然的髮型,而是跟隨自己年齡的增長,根據不同的場合,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風格。

我跟閨蜜探討這個問題。她說自己大概也是在結婚之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穿衣的風格,大概在有了歸宿以後,才發掘出內心的完整的自我。不再刻意追求那些“年輕人的時尚”,開始有了自我的風格。並且,是不太容易被他人左右、被潮流影響的風格。

8

還記得四年前那個清寒的春天,我倆穿得單薄,又特別不搭得走在一起……

走到現在,開始不斷有人說我們有夫妻相了……

趙款款廢話多:

這篇文是2012年寫的。竟然已經過去了四年~

我們認識竟然也八年了~時光好神奇!

可是明明今天早餐的時候,我還在跟他說看隔壁桌男女在親親呢!你快跟我表白一個!

明明還是十八歲,明明還是談戀愛的狀態嘛~這不科學呀!

我們都享受這種簡單自由的狀態,有點自私地以沒有準備好為由推遲進入三人世界,

盡情享樂,以至於完全沒有感覺到時光流逝。

可是,可是,竟然八年了也!

在倫敦有兩天專注於買買買,全程都為對方挑東西。

兩個人在一家店裡,常常會拿起同一件衣服的不同色系,常常有導購笑說你們好默契。

我建議他買了件深藍色的西裝,他推薦我買了雙裸色系帶鞋。

全部都是自己一眼看中,明確喜歡的東西。當然,也適合對方。

莫名其妙就想起這篇舊文。

比起2012年那會兒,現在的我們越來越像。說話的樣子、走路的姿勢、喜歡的東西……

不一樣的兩個人走到一起,互相影響,各自保留一部分、又改變一部分,中間相融合的那一大片區域,舒適,安全,自在。

3

相對於我的混亂,他又是另一個極端。

他是對自己要求極高,刻板嚴肅的那種人。衣服並不多,但分門別類井井有條。風格也極其統一。夏天是相同風格的純色襯衫、翻領T恤。冬天是大衣、羊絨衫之類。每件衣服,穿之前都會熨燙平整。

相對我時常歪七扭八的坐姿,東搖西晃的走路。他任何時候,都挺著腰,直著身子。我一方面覺得輕鬆一點不好嗎?這樣不累嗎?一方面又為他嚴謹莊重的樣子傾倒。我特別想知道:這樣一個人,會有放肆大笑,席地而坐,搖頭晃腦的樣子麼?

對了,認識我之前,他沒有穿過牛仔褲、帆布鞋、人字拖,也沒有穿過圓領T恤。

4

就這樣,我們兩個本來完全不搭界的人,走到了一起。縱然異地戀很辛苦,但並不是障礙。他穩定的性格,平和的心態,就像是給我的生活中注入了一些安定的元素。其實日子並沒什麼大的變化,只是覺得明亮了一些。

對於此,我一位熟悉的朋友有過特別精准的描述。她說,你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單純的姑娘,為人善良,三觀也很正。只是,內心還是有些敏感、不見光的地方。他的出現,尤其是結婚以後,好像有陽光撒到你心裡每個陰暗的角落。

嗯,是這樣的。在感情沒有著落的時候,女人很容易會變得不愛自己。也許是一直處於漂浮不定尋尋覓覓的狀態;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就是我,我就是這樣,我不要為任何人改變。我經濟獨立,我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可以一直單身,可以更精彩。

明顯,我屬於後者,看似強烈的自尊,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自卑。那會兒我跟好朋友常說一句話:我相信有對的人存在,可是我的那個他可能已經撞死了!

咱們就這麼過吧!甚至,有那麼一個階段,我討厭別人提結婚這個話題。可是,背地裡我們常常黯然神傷:為什麼他們都不靠譜?為什麼遇不到那個人?

在我心中有了一些自我覺醒的萌芽之後。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性格的缺陷,心理的不完整以及精神層面不夠獨立。我希望有那麼一個人,能陪著我一起成長。最好,關鍵的時候能拉我一把。

5

結婚之後,我迅速的穩定下來。之前所有這些問題,似乎消失不再。我放鬆下來。在穿衣風格方面,也是如此。

直到有一天,我試穿一條高領打底衫,羊絨背心連衣裙給我媽看。我媽說沒見我穿過這種衣服,但是很好看。

他在一旁很得意地說:這是我幫她挑的!

我把他拉起來,給我媽看他的牛仔褲,藍色帽衫,同樣很得意地說:看!這是我給他挑的。

我倆並排站在地上,不停打量自己和對方。我說:呀!我看上去成熟了不少!他苦著臉說:啊!我什麼時候變成了垃圾孩兒……

那一晚上,我們都在探討:其實,我們都為對方打造了曾經自己的風格。

6

真的,就好像是在不經意間,我們互換融合了。我接受了年齡的增長,不再故意扮幼稚,故意演反叛。開始注重質,不再以量取勝。

休閒時我仍然愛寬鬆的衣服,卻不刻意追求所謂的森系文藝;工作時我傾向于簡潔修身的曲線,要緊致也要舒適,看上去專業很多。

他呢?他變得隨意、變得輕鬆……喜歡上袋鼠兜帽衫,穿上了各種字母T恤、帽衫、牛仔褲、工裝褲。高興的時候走路會搖搖晃晃,累了就隨便坐路邊臺階上……甚至,表情也變了。學會了做鬼臉……

夏天週末的時候,我穿簡單的長裙,他穿格子襯衫配短褲去逛公園;冬天週末的時候,我穿修身A字連衣裙配羊絨大衣,他穿卡其色工裝褲配深藍羽絨服去逛街……嗯,感覺還挺搭調的。

其實,我沒努力改變他,他也沒刻意改變我。只是我因他而成熟,他因我而適意。一切都是自然的融合。當然,穿衣打扮,只是最細微的第一步。

7

在華服美裳這條路上,感覺自己走了好久好久,從最初最簡單的想法——扮美變美。到後來試著認識自己、面對自己、接受自己。從而,提升自己。

不是說要穿特別豔麗的衣服,頂著不自然的髮型,而是跟隨自己年齡的增長,根據不同的場合,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風格。

我跟閨蜜探討這個問題。她說自己大概也是在結婚之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穿衣的風格,大概在有了歸宿以後,才發掘出內心的完整的自我。不再刻意追求那些“年輕人的時尚”,開始有了自我的風格。並且,是不太容易被他人左右、被潮流影響的風格。

8

還記得四年前那個清寒的春天,我倆穿得單薄,又特別不搭得走在一起……

走到現在,開始不斷有人說我們有夫妻相了……

趙款款廢話多:

這篇文是2012年寫的。竟然已經過去了四年~

我們認識竟然也八年了~時光好神奇!

可是明明今天早餐的時候,我還在跟他說看隔壁桌男女在親親呢!你快跟我表白一個!

明明還是十八歲,明明還是談戀愛的狀態嘛~這不科學呀!

我們都享受這種簡單自由的狀態,有點自私地以沒有準備好為由推遲進入三人世界,

盡情享樂,以至於完全沒有感覺到時光流逝。

可是,可是,竟然八年了也!

在倫敦有兩天專注於買買買,全程都為對方挑東西。

兩個人在一家店裡,常常會拿起同一件衣服的不同色系,常常有導購笑說你們好默契。

我建議他買了件深藍色的西裝,他推薦我買了雙裸色系帶鞋。

全部都是自己一眼看中,明確喜歡的東西。當然,也適合對方。

莫名其妙就想起這篇舊文。

比起2012年那會兒,現在的我們越來越像。說話的樣子、走路的姿勢、喜歡的東西……

不一樣的兩個人走到一起,互相影響,各自保留一部分、又改變一部分,中間相融合的那一大片區域,舒適,安全,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