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亞馬遜AWS加速中國佈局:全球首個聯合創新中心落戶青島

全球首個品牌授權聯合創新中心

2017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將迎來“爆發期”,似乎已經成為了業界共識。據IDC預測,2017年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將超過150億元。而作為全球雲計算市場的標杆企業,

從孵化器到建立聯合創新中心,亞馬遜AWS針對中國佈局的步伐也在明顯加快。

3月28日,在“創·山海淩雲+青島智造國際產業峰會”上,亞馬遜AWS正式宣佈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全面啟動運營。

據介紹,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由亞馬遜AWS、青島市李滄區人民政府、青島萬國雲商互聯網產業有限公司三方共建,

並且是亞馬遜AWS在全球的首個品牌授權聯合創新中心。此舉不但突破了亞馬遜AWS以往與中國企業和政府的合作模式,而且也標誌著這家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廠商在中國的戰略升級。

亞馬遜AWS在中國的三種玩法

作為全球雲計算服務提供者中的“大哥大”,亞馬遜AWS的雲計算業務從誕生至今,已經邁入了第11個年頭。截至目前為止,

亞馬遜AWS的業務已經覆蓋了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超過數百萬家企業、政府、創業公司和組織提供雲計算服務和技術支援。

近幾年來發展勢頭非常迅猛的國內雲計算市場,自然也得到了亞馬遜AWS的格外關注。據亞馬遜AWS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容永康介紹,

目前AWS在中國市場與企業與政府的合作主要有三種模式:

1、創新孵化器。主要是針對初創企業做快速孵化;

2、聯合孵化器。這一3年前開始啟動的項目,主要也是針對初創企業尤其是B2B公司,使其快速納入AWS的雲計算生態圈;

3、聯合創新中心。這也就是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的模式。其功能在於雙向引導初創企業,加速中國優秀的初創企業出海,同時協助海外初創企業在中國打開市場,

並借助AWS在海外幫助大企業轉型的經驗,幫助中國傳統企業轉型。

聯合創新中心的全新合作模式與目標

從物理硬體環境來看,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是一個總面積3萬多平米的獨立辦公大樓,位於李滄區中心商圈。而在功能上,該中心承載著孵化器初創公司的共用辦公空間、加速器成長型企業的專屬辦公區、雲計算創新應用展示、公共服務等四大功能區域。

預計聯合創新中心成立之後,李滄區人民政府、亞馬遜AWS和萬國雲商每年將投入過億元資源,用於針對優秀創業公司的風險投資基金和完善中心的生活配套設施,力求實現人才、技術、資金和市場的集聚效應和最優配置。

除此之外,萬國雲商還在籌畫與青島市李滄區人民政府投資平臺企業組建高達10億元的雲服務創業產業基金,用於滿足聯合創新中心加速的高速成長期互聯網企業,以及青島當地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資本需求。

可以看出,聯合創新中心的運作模式是由政府、國際巨頭、民營企業三方共同出資、共同管理。其中政府出優惠政策,亞馬遜AWS提供雲賦能,民營企業出房產物業和運營,這也開創了AWS在中國首次嘗試與當地政府、當地民營企業的全新合作模式。

在這種全新的合作模式之下,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也肩負著三大目標:

1、培養青島本地初創企業,達到一定標準後輸送到海外,通過加速器跟國外優秀初創企業做經驗、技術交流,甚至市場資源合作;

2、幫助海外優秀初創企業引導落地到聯合創新中心,協助其在中國打開市場;

3、借助AWS在海外幫助大企業轉型的經驗,幫助青島傳統企業實現互聯網轉型。

拎包入駐,4年孵化數百家初創企業

自從2016年6月三方簽署合作以來,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目前已經準備就緒,可以隨時迎接企業拎包入駐。現階段,中心洽談入駐及合作的企業有青島能源集團、澳柯瑪集團、青島飲料集團等,境外初創企業有Bio Cellection New York、PANDA CORNER New York、OnePay Singapore等。

據聯合創新中心方面預計,到2021年中心將累計孵化750家初創公司,轉型升級120家傳統企業,實現20家企業達到新三板、主機板或境外上市標準,輸出100家本土初創公司或快速成長型企業到境外知名孵化加速器,引進100家境外優秀創業公司到本專案孵化加速,建設30個地方性公共服務雲平臺。

中長線人才投資,欲培養2000+工程師

任何中長線的戰略都需要提早進行投入,正如亞馬遜早在2006年就戰略佈局雲計算,遙遙領先業界所有競爭對手。而這一點在亞馬遜AWS的人才培養戰略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此前,亞馬遜AWS曾經通過協力廠商調查預估,中國市場大約缺乏700萬軟體人才,包括懂得用公有雲、IoT物聯網、大資料的人才。而青島距離北京很近,要吸引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人才過來成本很高。

據容永康介紹,為了解決人才缺乏問題,亞馬遜AWS早在2016年6月就已經同教育部簽署了一個覆蓋200多家高校的五年協議,希望以此培養2000多位工程師。譬如,亞馬遜AWS已經與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等達成合作,由AWS提供師資和教材,為學生教授最新的雲計算、大資料、IoT物聯網等相關技術和知識。此外通過加入AWS全球大學聯盟,這兩所高校的老師還可以同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國際頂尖高校做資訊與教材上的分享交流。

堅持技術服務,不與合作夥伴爭利

據悉,目前亞馬遜AWS平臺上已經積累了數百萬家國際技術企業的創新產業生態。除了公有雲之外,AWS同樣支持VPC混合雲、合作夥伴的私有雲或是OpenStack通過VPC技術聯網到AWS的公有雲。

不過亞馬遜AWS給自己的定位,始終是堅持做雲計算技術服務提供者,對於服務範圍的界限也一直十分清晰。譬如只提供技術服務,並不負責給客戶做私有雲搭建,像亞馬遜AWS與光環新網的合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16年8月1日起,亞馬遜AWS中國(北京)區域的雲服務由光環新網運營和提供,亞馬遜AWS則負責為光環新網提供技術支援和專業指導。雙方的合作模式是營收屬於光環新網,但是每筆營收之中的技術採購成本歸AWS所有。

“亞馬遜AWS的定位是一個軟體技術服務商的角色,上游不做,下游也不做。我們希望給予上下游的合作夥伴技術支持,去幫助他們把生意做起來。這也讓我們的合作夥伴特別是一些B2B企業可以更加放心。”容永康強調。

朋友多了路好走,AWS這麼想的吧

萬國雲商還在籌畫與青島市李滄區人民政府投資平臺企業組建高達10億元的雲服務創業產業基金,用於滿足聯合創新中心加速的高速成長期互聯網企業,以及青島當地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資本需求。

可以看出,聯合創新中心的運作模式是由政府、國際巨頭、民營企業三方共同出資、共同管理。其中政府出優惠政策,亞馬遜AWS提供雲賦能,民營企業出房產物業和運營,這也開創了AWS在中國首次嘗試與當地政府、當地民營企業的全新合作模式。

在這種全新的合作模式之下,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也肩負著三大目標:

1、培養青島本地初創企業,達到一定標準後輸送到海外,通過加速器跟國外優秀初創企業做經驗、技術交流,甚至市場資源合作;

2、幫助海外優秀初創企業引導落地到聯合創新中心,協助其在中國打開市場;

3、借助AWS在海外幫助大企業轉型的經驗,幫助青島傳統企業實現互聯網轉型。

拎包入駐,4年孵化數百家初創企業

自從2016年6月三方簽署合作以來,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目前已經準備就緒,可以隨時迎接企業拎包入駐。現階段,中心洽談入駐及合作的企業有青島能源集團、澳柯瑪集團、青島飲料集團等,境外初創企業有Bio Cellection New York、PANDA CORNER New York、OnePay Singapore等。

據聯合創新中心方面預計,到2021年中心將累計孵化750家初創公司,轉型升級120家傳統企業,實現20家企業達到新三板、主機板或境外上市標準,輸出100家本土初創公司或快速成長型企業到境外知名孵化加速器,引進100家境外優秀創業公司到本專案孵化加速,建設30個地方性公共服務雲平臺。

中長線人才投資,欲培養2000+工程師

任何中長線的戰略都需要提早進行投入,正如亞馬遜早在2006年就戰略佈局雲計算,遙遙領先業界所有競爭對手。而這一點在亞馬遜AWS的人才培養戰略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此前,亞馬遜AWS曾經通過協力廠商調查預估,中國市場大約缺乏700萬軟體人才,包括懂得用公有雲、IoT物聯網、大資料的人才。而青島距離北京很近,要吸引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人才過來成本很高。

據容永康介紹,為了解決人才缺乏問題,亞馬遜AWS早在2016年6月就已經同教育部簽署了一個覆蓋200多家高校的五年協議,希望以此培養2000多位工程師。譬如,亞馬遜AWS已經與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等達成合作,由AWS提供師資和教材,為學生教授最新的雲計算、大資料、IoT物聯網等相關技術和知識。此外通過加入AWS全球大學聯盟,這兩所高校的老師還可以同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國際頂尖高校做資訊與教材上的分享交流。

堅持技術服務,不與合作夥伴爭利

據悉,目前亞馬遜AWS平臺上已經積累了數百萬家國際技術企業的創新產業生態。除了公有雲之外,AWS同樣支持VPC混合雲、合作夥伴的私有雲或是OpenStack通過VPC技術聯網到AWS的公有雲。

不過亞馬遜AWS給自己的定位,始終是堅持做雲計算技術服務提供者,對於服務範圍的界限也一直十分清晰。譬如只提供技術服務,並不負責給客戶做私有雲搭建,像亞馬遜AWS與光環新網的合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16年8月1日起,亞馬遜AWS中國(北京)區域的雲服務由光環新網運營和提供,亞馬遜AWS則負責為光環新網提供技術支援和專業指導。雙方的合作模式是營收屬於光環新網,但是每筆營收之中的技術採購成本歸AWS所有。

“亞馬遜AWS的定位是一個軟體技術服務商的角色,上游不做,下游也不做。我們希望給予上下游的合作夥伴技術支持,去幫助他們把生意做起來。這也讓我們的合作夥伴特別是一些B2B企業可以更加放心。”容永康強調。

朋友多了路好走,AWS這麼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