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減少補貼,又逢無人車量產,滴滴打車或將迎來新的挑戰

自滴滴收購快的和優步中國之後,終於成為BAT共同持股的企業,

是當之無愧的,再也沒有了對手,成為人們手機桌面上的必備app。滴滴沒有一輛計程車,卻整合了整個計程車市場,這一成功的商業模式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互聯網行業的崛起,離不開資本的推動,滴滴也是如此。2015年以前,滴滴和快的還沒有合併的時候,

各大網約車平臺都在補貼用戶和司機,用戶的打車成本十分低廉,20多公里的路程,有時3-5塊錢車費,剩下的由平臺補貼。而司機賺的也不是用戶的錢,是平臺的高額補貼:每接一個單,只要訂單成功,不管路程多遠,先給5塊錢補貼,然後接滿5單獎勵100,接滿10單獎勵100,接滿20單獎勵200等等。那個時候網約車車主的收入普遍很高,平均一個月能有3-5萬,傳聞有些厲害的,甚至開滴滴一年就能買房了。
在瘋狂燒錢補貼的那段日子裡,據說滴滴一共和花費超過500億人民幣,在2015年補貼高峰期的三四月份,甚至是平均每天都要燒掉1億元人民幣。當然這少不了站在滴滴背後,正極力推廣微信支付的騰訊。

這僅僅是滴滴成功的一部分,

滴滴成功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它強大的地推團隊。2015年4月,滴滴推出順風車業務,僅僅在北京,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滴滴的網約車司機就已經遍佈北京100多個地鐵口,在這期間,每天部署的兼職人員超過500名,發放傳單數量達到了50萬份。不僅如此,在雲計算和大資料方面,滴滴也十分的重視。依託騰訊雲堅實可靠的服務,在供需匹配,精准行銷,用戶畫像,等諸多方面嘗試,使得大資料成為支撐滴滴高速發展的強勁動力。

然而,在統一了網約車的江湖之後,滴滴開始逐漸減少補貼,公司本身需要盈利才能保持發展,這無可厚非。其實這對於移動互聯網用戶似乎影響不大,還是有不少的優惠券,紅包活動可以領取。但是這對已網約車司機來說,

這個落差卻相當巨大。首先在價格上對於計程車的優勢已經微乎其微。通常,網約車司機獲取訂單的途徑是由平臺直接派發,網約車司機不能直接拒接,為了保證大部分乘客都能坐上車,平臺的派單系統也難免會有些差錯,導致司機的位置與乘客的距離過大,乘客的打車距離又比較近,使得司機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前往接乘客的路上,造成大量時間成本的浪費。並且在網約車處於滴滴平臺的管理之下,每單需要向平臺繳交20%的平臺費用,由於取消補貼前後的落差太大,很多網約車司機,尤其是以網約車為生的司機都表示,從事網約車工作的回報率以是大不如前。網約車的訂單週期相對比較長,不能像電商平臺一樣,一個商家一天能夠賣出成千上萬的商品,通過實現薄利多銷來抵消平臺產生的費用,一個網約車司機,一天拉個20單已經是極限,很難走薄利多銷的路線。相信在滴滴不斷的努力下,這一現象也會很快得到改善。

在2017年的百度世界AI大會上,百度的當家人李彥宏宣佈:無人汽車將在2018年實現量產。雖然這無人車的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將來由於人們不需要駕駛技能,也能開車出行,在目前共用經濟模式盛行的大環境下,無人汽車或許會像共用單車一樣,遍佈各個角落,人們只需很低的成本就可以享受到無人車的服務。這將使整個社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而滴滴面對這樣的變化又將如何迎接挑戰?

本文僅代表吃雞蛋的菜豬的個人觀點,別無它意,歡迎指正與評論,望理解。

並且在網約車處於滴滴平臺的管理之下,每單需要向平臺繳交20%的平臺費用,由於取消補貼前後的落差太大,很多網約車司機,尤其是以網約車為生的司機都表示,從事網約車工作的回報率以是大不如前。網約車的訂單週期相對比較長,不能像電商平臺一樣,一個商家一天能夠賣出成千上萬的商品,通過實現薄利多銷來抵消平臺產生的費用,一個網約車司機,一天拉個20單已經是極限,很難走薄利多銷的路線。相信在滴滴不斷的努力下,這一現象也會很快得到改善。

在2017年的百度世界AI大會上,百度的當家人李彥宏宣佈:無人汽車將在2018年實現量產。雖然這無人車的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將來由於人們不需要駕駛技能,也能開車出行,在目前共用經濟模式盛行的大環境下,無人汽車或許會像共用單車一樣,遍佈各個角落,人們只需很低的成本就可以享受到無人車的服務。這將使整個社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而滴滴面對這樣的變化又將如何迎接挑戰?

本文僅代表吃雞蛋的菜豬的個人觀點,別無它意,歡迎指正與評論,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