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餐飲業的祖師爺是誰,隋文帝為什麼將其封為詹王?

相傳,楊堅在建立隋朝以後,吃遍了山珍海味,不久就產生了膩味的心理,吃什麼都沒有味道,覺得難吃。皇宮裡的禦廚死了一批又一批,人人自危,改行不做廚師的人越來越多,

以至於給楊堅做菜的禦廚人手不夠了,尷尬!

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呀!隋文帝楊堅只好派人在全國範圍內張貼黃榜,徵召好廚師來皇宮當禦廚。

一個叫詹鼠的人揭了黃榜,見了隋文帝,詹鼠就說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就是“餓”。隋文帝一聽有世間絕味,

也沒多想,帶著一大幫臣子就出宮尋找“餓”去了。他們走遍了大街小巷,餓得前胸貼後背,這個時候,詹鼠拿出準備好的菜肴“金雞報曉”,隋文帝吃後大贊“人間美味”,聽說還悟出了治國之道來。

這件事之後,隋文帝也知道自己做錯了,於是更加勤政愛民,當一個好皇帝。為了感謝詹鼠,隋文帝將其封為詹王。老百姓們也感謝詹鼠啊,要不是他站了出來,還不知道要死多少廚師呢!所以,

民間都把詹王視為廚師的福星,餐飲業則敬詹王為祖師爺。

詹鼠喜歡把山上打來的野味用蒸、煮、煎、炒等方式烹飪,他還自創了“野山雞粉”,能提升食物的鮮美口感。估計就和我們現代所用的“雞精”差不多吧!

關於詹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據說詹王原本就是宮裡的禦廚,皇帝吃多了各種美味佳餚,過慣了安逸享樂的生活,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不久就犯了“厭食症”。

皇帝召見了詹王,並問他什麼東西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詹王回答是鹽的味道最美味。結果皇帝卻覺得詹王是在逗他玩,鹽是頓頓都能吃到的平凡調料而已,怎麼算是最美味的食物呢?最後,皇帝生氣的殺了詹王。

其他禦廚們聽說這件事後,給皇帝做飯的時候都不敢放鹽,皇帝吃了幾天沒有鹽味的東西,渾身無力,沒有精神。御醫來看過後,稱是皇帝十多天沒有進食鹽的緣故。

皇帝頓悟,原來詹廚師說的是對的,就內疚地追封詹廚師為詹王,還規定在詹廚師被殺的忌日即八月十三日,讓老百姓祭祀。

詹鼠樂善好施,經常把自己的拿手蔥花餅分給周圍的朋友吃,他還成立了一個“詹鼠會”的幫派。這個幫派可不是黑社會,他們是一個專門救濟貧苦百姓的組織。放在現代應該和“慈善”、“愛心基金”這類組織差不多。

詹鼠經常教他們詹鼠會的人做飯做菜,

他做的“應山滑肉”超級好吃,成為最受大家歡迎的一道菜。當地有一個叫做王山魁的地主惡霸,平日裡就欺善怕惡,經常搶大家的好東西。有一次,他吃了詹鼠做的蔥花餅,覺得味道不錯,就請詹鼠專門為自己做飯。

詹鼠雖然不喜歡王山魁,但是王山魁給他提供了非常好的廚房,還經常邀請達官貴人和美食家來家裡做客,讓詹鼠很有成就感,所以他就成了王山魁的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