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曹操到底有多厲害,看看他收降的大將就知道了!

三國時期,曹操無疑是一顆最為璀璨的星,論版圖兵力,威懾天下諸侯,論機幹權謀,劉備難以望其項背。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曹操的三國不算是三國。懂的人都應該知道真正三國英雄唯曹操莫屬,

不要不服,他有多強大,看他手下就懂,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

文聘

建安十三年,曹操起兵南征荊州,劉琮不發一兵一卒,舉荊州之地投降了曹操,文聘也在此時加入了曹操麾下。曹操很佩服文聘的忠勇,封文聘為關內侯,

讓他率領重兵駐守荊州重地江夏,抵禦孫劉聯軍的進攻。文聘這一守就是幾十年,而且他不負重托,戰績斐然,威震敵國。 黃初七年秋八月,孫權親率五萬大軍攻打石陽,把當時身在石陽的文聘給團團圍住,情況十分危急。但文聘堅堅守城池,孫權屢攻不下,連續攻打了二十餘日也沒有取得決定性戰果,正值秋雨連綿,孫權只好撤兵。文聘見狀,大開城門領兵追擊,大破吳軍而還。
此戰後文聘威名赫赫,曹操為他增邑五百戶,並前共計千九百戶。《三國志》記載:“孫權以五萬眾自圍聘於石陽,甚急,聘堅守不動,權住二十餘日乃解去。聘追擊破之。

龐德

原馬超部將,字令明,初投馬騰,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屢立戰功。建安年間,龐德跟隨馬超征戰平陽,

抵禦袁將郭援、高幹,在馬上親斬郭援首級。龐德每次出征常衝鋒陷陣,勇冠涼州三軍。後來曾隨馬超投靠張魯,曹操平漢中時隨張魯歸降於曹操麾下,被授官立義將軍,封關內亭侯,食邑三百戶。

219年,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兩軍對壘期間,常騎白馬馳騁奔殺,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被關羽軍稱作"白馬將軍"。時值漢水暴溢,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鬥,箭鏃盡,又短兵相接。

而他格鬥益怒,膽氣愈壯,力戰多時後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為關羽軍所擒。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最終被關羽所殺,相比之下,跟隨曹操數十年的卻向關羽投降的於禁就落了下乘了。

張郃

本是袁紹部下大將,

與顏良、文醜、高覽並稱為“河北四庭柱”。為袁紹統一河北立下了汗馬功勞,被袁紹封為甯國中郎將。但是在官渡之戰中,張郃對袁紹的治軍深感失望,與高覽一起投降曹操,曹操對張郃的投降感到高興,親自迎接並稱“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後來,張郃跟隨曹操進軍河北,平定西涼,奪取漢中,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尤其是在諸葛亮北伐時,張郃屢次擊退蜀軍的進攻,比如歷史上的街亭之戰就是張郃指揮的,他成為了三國後期曹魏的西部屏障。

張遼

原呂布手下部將,字文遠,曾先後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呂布下邳敗亡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四處征討,戰功累累。濡須之戰後,張遼與李典、樂進等鎮守合肥,並多次擊退孫吳的進攻,在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戰,張遼率800將士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一路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後來,又率七千之眾大破孫吳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張遼作戰之勇猛,受到了歷代推崇,並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這些都是三國時期一等一的大將,他們願意跟隨曹操,必然是曹操有過人之處,這點相信很多人都沒有仔細分析過。但是無疑在三國實力最強大的就是曹操,你是否也這樣認為呢!

他成為了三國後期曹魏的西部屏障。

張遼

原呂布手下部將,字文遠,曾先後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呂布下邳敗亡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四處征討,戰功累累。濡須之戰後,張遼與李典、樂進等鎮守合肥,並多次擊退孫吳的進攻,在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戰,張遼率800將士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一路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後來,又率七千之眾大破孫吳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張遼作戰之勇猛,受到了歷代推崇,並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這些都是三國時期一等一的大將,他們願意跟隨曹操,必然是曹操有過人之處,這點相信很多人都沒有仔細分析過。但是無疑在三國實力最強大的就是曹操,你是否也這樣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