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歌遇害案啟示:讓孩子遠離這兩種朋友,就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近一段時間,江歌遇害案甚囂塵上,成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

網友們熱議的不是犯罪分子陳世鋒的狠毒,而是直指引發此案件的關鍵人物、也是江歌的好友劉鑫。

陳世鋒是劉鑫的前男友,兩人存在感情糾葛,劉鑫為了躲避陳世鋒,搬到好友江歌租住的房子居住。後陳世鋒找到劉鑫的居住地,來到劉鑫與江歌租住的房子,導致江歌被陳世鋒殺死在宿舍門口。

令人痛心的是,案發時,劉鑫就在房間裡,卻沒有開門救江歌,將江歌一個人留在了室外。如果說劉鑫是因為害怕,沒有救助江歌,人們雖會憤怒,但不至於這麼強烈,人們之所以十分唾棄、憎恨劉鑫,是因為案發後劉鑫的種種表現。

首先,劉鑫沒有向警方說出實情,明知道殺人兇手是誰,卻謊稱不知道,事實是她為了躲避陳世鋒,

先進了房間。

其次,江歌被害後,劉鑫一家人猶如人間蒸發,江歌的母親在獨自承受喪女之痛之時,並沒有得到劉鑫家人的一點安慰,甚至說出“誰叫你家閨女命短”如此狠毒的話。

很難想像一個單親母親含辛茹苦將女兒培養成人,女兒還那麼優秀,

轉眼間就陰陽相隔,接下來的生活該如何繼續,怎是一個心痛了得啊!

縱觀江歌案件,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發:交友一定要謹慎,倘若遇人不淑,有可能導致大禍。

從孩子上幼稚園開始,就開始了社會化過程,他們會認識色色形形的人,有些人是適合交朋友的,有些人是堅決要遠離的。從小教育孩子如何交友,不僅是對孩子社交能力的鍛煉,更是提高自我的保護能力。

我認為以下兩種朋友是不應該讓孩子與之交往的。

缺乏教養的孩子

教養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判斷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可以從很多方面加以判斷,最直接的一個表現就是有沒有禮貌,有些孩子張口就罵人,就是一個沒教養的典型表現,對於這樣的孩子,

其家庭教育情況可想而知。不用深究,毫不猶豫地讓孩子遠離吧。

不思進取,思想消極的孩子

孩子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很容易受同齡人影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社區裡有孩子玩陀螺,你會發現過不了多久,社區裡的孩子幾乎人手一個,沒過多久,又流行平衡車,社區裡的平衡車逐漸多了起來。孩子們的這種盲目跟風是非常普遍的。

記得上小學時,班上有一個學習很好的男孩子,後來因為認識了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同齡人,成績直線下降不說,還染上了抽煙喝酒的惡行,並經常鼓動同班同學蹺課,和他一起出去玩,誰要是聽老師話,按時完成作業,就會遭到他們這個小團隊的嘲笑,把班級搞得烏煙瘴氣。

後來,老師知道了這件事,請了男孩子的家長來學校,因為男孩子的家長是做生意的,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管他,頂多就是打罵了之,可過不了一個星期,那個男孩子又故伎重施了,小學畢業後,他就不讀書了,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聽說因為打死了人,被抓了進去。

如果你發現孩子身邊有一些不三不四,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孩子,一定要讓孩子遠離他們,古人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絕對是有道理的。

除了要讓孩子遠離這兩種人外,還要告訴孩子:你可以幫助別人,但一定要在你的能力範圍內,超越你能力範圍的事情不要去做,你應該學會保護自己。

我曾看過一篇報導,三個孩子相約去河邊玩,其中一個孩子不小心落水了,一個不會游泳的孩子卻下去救,結果沒救上來,也溺水了。第三個孩子見此情景,趕緊跑回村裡找人幫忙,遺憾的是,為時已晚,這兩個孩子沒有救上來。

我和我的孩子講過這個案件,我對他說,如果有人溺水,你可以大聲呼救,因為你不會游泳,千萬不能下水,即便你會水,不懂得救人的技巧,也是不能輕易下水的,你可以想辦法,比如看看附近有沒有長的竹竿、繩子之類的物體,將竹竿遞給落水的孩子。

總之,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幫助別人,不等於犧牲自己,幫助別人的前提是自己要有這個能力,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幫助別人,不要做東郭先生似的好人。

你認為孩子交友重要嗎?你是如何讓孩子選擇朋友的呢?歡迎分享!

又流行平衡車,社區裡的平衡車逐漸多了起來。孩子們的這種盲目跟風是非常普遍的。

記得上小學時,班上有一個學習很好的男孩子,後來因為認識了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同齡人,成績直線下降不說,還染上了抽煙喝酒的惡行,並經常鼓動同班同學蹺課,和他一起出去玩,誰要是聽老師話,按時完成作業,就會遭到他們這個小團隊的嘲笑,把班級搞得烏煙瘴氣。

後來,老師知道了這件事,請了男孩子的家長來學校,因為男孩子的家長是做生意的,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管他,頂多就是打罵了之,可過不了一個星期,那個男孩子又故伎重施了,小學畢業後,他就不讀書了,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聽說因為打死了人,被抓了進去。

如果你發現孩子身邊有一些不三不四,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孩子,一定要讓孩子遠離他們,古人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絕對是有道理的。

除了要讓孩子遠離這兩種人外,還要告訴孩子:你可以幫助別人,但一定要在你的能力範圍內,超越你能力範圍的事情不要去做,你應該學會保護自己。

我曾看過一篇報導,三個孩子相約去河邊玩,其中一個孩子不小心落水了,一個不會游泳的孩子卻下去救,結果沒救上來,也溺水了。第三個孩子見此情景,趕緊跑回村裡找人幫忙,遺憾的是,為時已晚,這兩個孩子沒有救上來。

我和我的孩子講過這個案件,我對他說,如果有人溺水,你可以大聲呼救,因為你不會游泳,千萬不能下水,即便你會水,不懂得救人的技巧,也是不能輕易下水的,你可以想辦法,比如看看附近有沒有長的竹竿、繩子之類的物體,將竹竿遞給落水的孩子。

總之,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幫助別人,不等於犧牲自己,幫助別人的前提是自己要有這個能力,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幫助別人,不要做東郭先生似的好人。

你認為孩子交友重要嗎?你是如何讓孩子選擇朋友的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