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寧: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打造“會呼吸”的綠城

汛期過後,天氣逐步乾旱,如何留蓄雨水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如何避免“雨季看海”?同時,又怎樣利用寶貴的水資源?

於是,“海綿城市”理念應運而生。

建設海綿城市不僅可以解決當前多發的城市內澇災害、雨水徑流污染、水資源短缺等問題,還有利於修復城市水生態環境,給城市帶來綜合生態環境效益的同時也給老百姓的公共出行帶來較大便利。

去年4月,隨著西寧市正式入選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將利用三年的時間,

打造西寧市海綿城市試點區,以此引領未來西寧市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東起新甯路,西至湟水路,北臨青藏鐵路,南到大南山山脊線,總面積21.61平方公里。

一年時間過去了,西寧海綿城市的建設情況如何了?海綿城市又是如何“呼吸”的呢?

深入“海綿理念” 城區防澇“提檔”

近日,記者走進海綿城市試點社區西寧市虎台電力支行社區。

一眼看上去,和其它社區也沒什麼不同。那麼作為“海綿社區”,

玄機在哪裡呢?

原來奧秘在於社區裡的一片下凹式綠地,其水平面低於旁邊路面,且周邊鋪裝的是帶孔透水磚。每逢下雨之時,雨水會通過透水鋪裝滲透至地下,補給地下水,一部分的雨水進入蓄滲系統,經過過濾、淨化後,又可以用來沖洗路面、給花木澆水等。這樣,既減輕了城市排澇排洪的壓力,也有助於水資源的迴圈利用。

這個細微的雨水收集模式變化背後,

是西寧市建設“海綿城市”的理念和實踐。

“海綿城市”,通俗來說就是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能充分發揮城市水體、綠地、道路、廣場、建築、社區等對雨水的滲透、吸納和淨化作用,提升城市排澇能力,

構建健康城市水生態系統。

去年,我省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以來,制定出臺《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把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到城鎮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全過程,城市新區、各類園區和舊城改造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西寧市統籌“大海綿”與“小海綿”建設,通過下沉式綠地、透水鋪裝、雨水調儲等措施,對公共建築、住宅社區、市政道路、公園綠地等實施“小海綿”改造和建設,

實現源頭減量,開展內澇點治理,實施雨污水分流,完善排水體系,治理點源、面源污染,確保水安全,實現程序控制。

建成城市海綿體1.66平方公里 排水能力“升級”

天氣晴好的春天,西寧市海湖廣場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市民不知道的是,海湖廣場的跑道就像一塊大海綿,跑道寬3米,總長近1000米,用的是透水鋪裝。

表面上看,這條跑道很普通,其實下麵暗含“玄機”,這條跑道下麵有粗砂、細砂、透水混凝土、最下層是土工布,還有引流槽,雨水通過縫隙,一層一層過濾,因為有細砂、粗砂過濾到引流槽,然後就進入到雨水花園。於是,這條看似普通的跑道,其實是既運用了海綿理念,又有休閒的功能。

“以前廣場設計大多是全硬化地面,用石材來鋪設,這樣不利於雨水的滲透。”西寧市城鄉規劃和建設局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服務中心沈敏說,海湖廣場採用透水鋪裝、雨水花園、雨水導流槽等方式收集雨水。

海湖廣場的綠地也有講究,具有吸納、過濾雨水的功效。雨水不再像以前那樣攜帶泥沙進入綠地,而是經過層層滲透後才截汙流入。水飽和了就會流入小凹坑儲存下來。同時,儲蓄的雨水還可以用於綠化澆灌。

這樣說來,“海綿城市”也並不複雜。

雨水收集系統的高明之處在于“利用”。西寧“變廢為寶”,將帶有污染物的雨水經過多重過濾處理,滲為地下水或注入蓄水池,解決城市水資源難題。

不僅如此,每個試點都還會有一個本底數據監測儀器,可以監測“海綿”改造前後資料,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沈敏說:“實施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就是為了完成‘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要求,同時將通過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的措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據悉,截至2016年年底,西寧市已完成8條道路海綿化改造和5個示範項目建設(虎台社區、依林佳苑、安泰華庭、海湖廣場、西寧市電力支行家屬院),建成城市海綿體1.66平方公里。

今年確保完成70%專案面積的任務量

一年前,對於大多數西寧人而言,海綿城市還只是一個陌生而空洞的名詞;一年後,一場如火如荼的城市變革讓海綿城市具體而實在,真實而動人。

今年,西寧市將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把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方方面面,開展一系列的“治山、理水、潤城”的生態綠化工程。

年內,預計開工專案114項,計畫投資27.6億元,重點實施湟水河濕地公園、西山生態修復等項目,並以解放渠水岸景觀帶海綿化改造、火燒溝生態修復治理、街頭綠地整治等專案為核心節點,推進以海綿型建築與社區等各種類型的海綿化建設項目,形成連片示範效應,確保完成《西寧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計畫(2016-2018)》70%專案面積的任務量。

在系統化治理模式中,“治山”重點實施西山體生態修復項目,注重源頭減排,通過山體綠化和溝道治理,減小徑流損失和泥沙輸送,構築城市海綿體週邊的水資源涵養和緩衝區,實現“滲、滯”功能。

“理水”重點實施湟水河濕地公園、解放渠水岸景觀帶海綿化改造工程項目,注重程序控制,通過溝河水系自然生態修復,連通流域自然迴圈,突出自我淨化功能,構築海綿體內外清澈乾淨的水系統,實現“蓄、淨”功能。

“潤城”注重以人為本生態優先,重點實施文化公園、虎台遺址公園、街頭綠地、西寧市第四汙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工程等專案,構築城市海綿體,實現的“用、排”功能。

沈敏說,希望通過海綿城市試點區建設,將西寧構建成為綠色安全的生態屏障,營造水清岸綠的水系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的城市空間。

大步走來的海綿城市,讓西寧人民滿懷美好的期望和憧憬,讓西寧這座美麗的城市開始自由地呼吸,日益呈現著山清水秀城美的高原麗景。(青海日報)

還有引流槽,雨水通過縫隙,一層一層過濾,因為有細砂、粗砂過濾到引流槽,然後就進入到雨水花園。於是,這條看似普通的跑道,其實是既運用了海綿理念,又有休閒的功能。

“以前廣場設計大多是全硬化地面,用石材來鋪設,這樣不利於雨水的滲透。”西寧市城鄉規劃和建設局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服務中心沈敏說,海湖廣場採用透水鋪裝、雨水花園、雨水導流槽等方式收集雨水。

海湖廣場的綠地也有講究,具有吸納、過濾雨水的功效。雨水不再像以前那樣攜帶泥沙進入綠地,而是經過層層滲透後才截汙流入。水飽和了就會流入小凹坑儲存下來。同時,儲蓄的雨水還可以用於綠化澆灌。

這樣說來,“海綿城市”也並不複雜。

雨水收集系統的高明之處在于“利用”。西寧“變廢為寶”,將帶有污染物的雨水經過多重過濾處理,滲為地下水或注入蓄水池,解決城市水資源難題。

不僅如此,每個試點都還會有一個本底數據監測儀器,可以監測“海綿”改造前後資料,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沈敏說:“實施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就是為了完成‘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要求,同時將通過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的措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據悉,截至2016年年底,西寧市已完成8條道路海綿化改造和5個示範項目建設(虎台社區、依林佳苑、安泰華庭、海湖廣場、西寧市電力支行家屬院),建成城市海綿體1.66平方公里。

今年確保完成70%專案面積的任務量

一年前,對於大多數西寧人而言,海綿城市還只是一個陌生而空洞的名詞;一年後,一場如火如荼的城市變革讓海綿城市具體而實在,真實而動人。

今年,西寧市將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把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方方面面,開展一系列的“治山、理水、潤城”的生態綠化工程。

年內,預計開工專案114項,計畫投資27.6億元,重點實施湟水河濕地公園、西山生態修復等項目,並以解放渠水岸景觀帶海綿化改造、火燒溝生態修復治理、街頭綠地整治等專案為核心節點,推進以海綿型建築與社區等各種類型的海綿化建設項目,形成連片示範效應,確保完成《西寧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計畫(2016-2018)》70%專案面積的任務量。

在系統化治理模式中,“治山”重點實施西山體生態修復項目,注重源頭減排,通過山體綠化和溝道治理,減小徑流損失和泥沙輸送,構築城市海綿體週邊的水資源涵養和緩衝區,實現“滲、滯”功能。

“理水”重點實施湟水河濕地公園、解放渠水岸景觀帶海綿化改造工程項目,注重程序控制,通過溝河水系自然生態修復,連通流域自然迴圈,突出自我淨化功能,構築海綿體內外清澈乾淨的水系統,實現“蓄、淨”功能。

“潤城”注重以人為本生態優先,重點實施文化公園、虎台遺址公園、街頭綠地、西寧市第四汙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工程等專案,構築城市海綿體,實現的“用、排”功能。

沈敏說,希望通過海綿城市試點區建設,將西寧構建成為綠色安全的生態屏障,營造水清岸綠的水系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的城市空間。

大步走來的海綿城市,讓西寧人民滿懷美好的期望和憧憬,讓西寧這座美麗的城市開始自由地呼吸,日益呈現著山清水秀城美的高原麗景。(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