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強東背後的女人:八年賺100億,曾培育出兩位中國首富

作為劉強東的伯樂,徐新是投資界內公認的投資女王。

她用她獨到的眼光和敏銳的判斷,讓十多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一飛沖天。其中三位創業者還進入了福布斯富豪榜前一百名。投資案例有京東、永和豆漿、網易、娃哈哈、中華英才網等等。

被美國《商業週刊》雜誌評為“亞洲25位最具影響力的人”——即“亞洲之星”獎。

1967年她出生于重慶大足,“我小時很調皮,喜歡跟男孩子一起玩。還經常和我的好朋友蹺課,她在岸邊看紅樓夢,我在河裡摸魚,

一混整個下午的化學課都不上的,化學課門捷列夫週期表,我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跟不上了。”如果不是因為父親的一頓狠打和管束,或許如今的資本圈和商業圈會有截然不同的格局。

初中畢業,一起玩大的3位小姐妹,都選擇報考技校或中專,只有她報考了高中。人生的分水嶺就此出現。徐新考上重慶南開中學,然後是南京大學。

1988年南京大學外語系畢業,就職於中國銀行總行的營業部,

不到一年當選三八紅旗手,不久被提升為副科長。考上英國註冊會計師之後,進普華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三年後進入百富勤、霸菱投資集團。2005年,徐新離開霸菱投資,創辦今日資本集團。

回顧起來,她1995年參與了對娃哈哈的投資,當時中國還沒人喝瓶裝水。

直覺告訴她,這個行業肯定有戲,所以她和團隊決定投資。2010年、2012年,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兩次登上中國首富寶座。

4年後,她遇到丁磊,問他網易在行業裡怎麼樣,丁磊脫口而出:第一。其實當時網易排名第三,但就是這股自信,深深吸引了她。加上丁磊對商業的敏感和專注,於是徐新“下注”500萬美元。2003年網易創始人丁磊當選中國首富。這兩家企業的市值先後超過了10億美元。

再後來,就是中華英才網,最初不過五個員工,再加上一份歪歪扭扭的商業計畫書,當時毫無業績可言。看到互聯網招聘的巨大前景,徐新破天荒投資了,2014年這個公司身價超過12億人民幣,網站的日流覽量達到1500萬。“幾年以後,中華英才網也將是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她的信心滿滿的。

2006年10月徐新碰到劉強東時,京東商城只有50個員工,年銷售額6000萬元。見面那天,徐新和劉強東從晚上10點聊到淩晨2點,“4個多小時問了老劉的創業經歷,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匹黑馬,必須馬上拿下!”當天,徐新就幫劉強東定了和自己同一班北京飛上海的航班,到了上海就把投資框架給簽了,“生怕他跟其他投資人見面。”當時劉強東說需要200萬美元,徐新直接給了1000萬美元。8年之後,憑藉京東的壯大,她的帳面上賺了100多億元人民幣。

當談及對創業的理解時,徐新直率地指出:創業非常艱辛,過程中的失敗是必然的,而成功倒是偶然的。

在徐新的理解中,不少選擇創業的人未必想清楚了他們的動機和目標。他們當中的一大部分人只是想要自己做老闆,賺錢改善生活。但在徐新看來,這種人是不好成功的,因為他們的創業目標是偏的,他們沒能想像到創業的艱難,比起深思熟慮,這種以賺錢為目的的創業更像是一次頭腦發熱的一時衝動。

徐新認為,真正可以成功的人都是憑藉著對事業的熱愛和熱血,才能經歷很多次嘗試,深刻的反思,不斷地重頭再來最終成功的。

她一針見血地說:“你想想,如果老闆只想著賺點錢,團隊也是短期考慮,賺一票就走。他們的行為方式就變了,不會有長期發展的胸懷,可能連遊戲規則也不遵守了。

“創業是很艱苦的活,失敗的概率是很高的,既然這樣你就去創新,做細分市場第一,你去創造品類,不要害怕失敗。創業者本來就是孤獨的,所以你們要勇於孤獨,勇於偉大。”徐新說。

8年之後,憑藉京東的壯大,她的帳面上賺了100多億元人民幣。

當談及對創業的理解時,徐新直率地指出:創業非常艱辛,過程中的失敗是必然的,而成功倒是偶然的。

在徐新的理解中,不少選擇創業的人未必想清楚了他們的動機和目標。他們當中的一大部分人只是想要自己做老闆,賺錢改善生活。但在徐新看來,這種人是不好成功的,因為他們的創業目標是偏的,他們沒能想像到創業的艱難,比起深思熟慮,這種以賺錢為目的的創業更像是一次頭腦發熱的一時衝動。

徐新認為,真正可以成功的人都是憑藉著對事業的熱愛和熱血,才能經歷很多次嘗試,深刻的反思,不斷地重頭再來最終成功的。

她一針見血地說:“你想想,如果老闆只想著賺點錢,團隊也是短期考慮,賺一票就走。他們的行為方式就變了,不會有長期發展的胸懷,可能連遊戲規則也不遵守了。

“創業是很艱苦的活,失敗的概率是很高的,既然這樣你就去創新,做細分市場第一,你去創造品類,不要害怕失敗。創業者本來就是孤獨的,所以你們要勇於孤獨,勇於偉大。”徐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