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薪200萬女高管:忍受家暴十多年不離婚,真的是為了孩子麼?

文:簡清弦

1.

最近看見一條新聞,某年薪200萬的企業女高管,遭遇家暴10多年。她遭受的拳頭,要比一般拳頭更猛烈,因為家暴她的那個男人是練散打的。

平時稍有不順心,或者鬧點矛盾,

她都是被打的那一個,每次都是鼻青臉腫、慘不忍睹。後來,她找到律師時,身上帶了四五個本子,記錄了她被打的時間、地點和受傷情況。

她說,她也想過要反抗,但是顧及到孩子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庭,她決定忍下去,將這場痛苦不堪的婚姻進行下去。即使是在傷勢很重的時候也沒有報過警或者上過醫院,自己買點藥膏在家裡躺幾天了事。

年薪200萬,不是說了離婚了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即使獨自帶娃,經濟生活上也絲毫沒有問題,孩子的教育品質一樣可以保證。可她卻一再忍讓,實在令人無法理解。

最後,她說了一句“為了孩子”,卻讓多少處在煎熬婚姻中的男女感同身受!多少破碎互虐的婚姻,都是顧忌孩子而選擇繼續,對於他們自己來說,這種日子早就不是日子,而是為了孩子湊合耗時間而已。

但是,這樣父母不和的婚姻對孩子來說真的沒有傷害嗎?我們為了孩子假裝演戲孩子真的能健康快樂成長嗎?

一段勉強維持的婚姻,不離婚,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2.

表姐結婚兩年後,我曾親眼見過一場家暴。

表姐是一個手藝極好的點心師,蛋糕做得尤其好,做出來的蛋糕香滑細膩,可以說是遠近聞名。

我家小孩更是心念念。

那天,我特地去表姐家做蛋糕,剛進門,也不知什麼原因,就看見他們夫妻倆先是對吵,緊接著表姐夫扇了表姐好幾巴掌,表姐像發了瘋似的癲狂地咬著他的手不肯放,當時我真的傻眼了。

我大喊一聲上前阻止:“住手!她是你老婆,你怎麼能動手的?”

可惜,力量太過懸殊,這個男人一用力就把推倒在地,那一摔真的把我摔懵了!等我回過神來,表姐已經被他制伏在地,

兩隻手臂被架過頭頂。他一邊咬牙切齒道“看你以後還敢不聽話!”,一邊用力捏著下巴為所欲為。

看著披頭散髮的表姐,哭著求他:“為了孩子,你能不能別這樣了?我每天忙工作也很累,不是故意忘了給你洗衣服的,這次你先放過我,簡簡還在呢。”打紅眼的男人這才恍惚發現我的存在,愣了幾秒,終於鬆手了。

我趕緊扶起表姐,替她撥弄一下頭髮,很是生氣:“他怎麼能這樣?我要告訴姑姑,

我要報警!”表姐一把拉住激動的我,硬是擠出一個笑容:“簡簡,他不是故意的,是我忘了給他洗衣服,那衣服明天要穿去參加會議的,實在太重要,他才動手的。你別出去說,我不想別人知道,這會讓孩子難堪的!我都是為了孩子。”

看著表姐隱忍的表情,我太心疼了,但有句話我非問不可。“他這是第幾次?你說實話,我就幫你保密。”

“記不清了。”

那一刻,我簡直恨不得沖上去罵醒表姐,一個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爸爸怎麼可能給孩子帶去安全感,這樣的家庭模式只會讓孩子認為暴力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以後但凡遇到一點煩心事,孩子也會採取暴力手段平息怒火,這個結果真的是作為一個媽媽想要的嗎?

直到現在,表姐還和我說,再過五年,等孩子上大學了就離婚,絕不猶豫!其實,對表姐來說,離婚不是時間問題,是孩子問題,是她認為的所謂給孩子最好的就是給他一個完整的家庭。

3.

說真的,父母離婚的影響遠遠小於父母冷戰、爭吵、家暴帶給孩子的影響。當一個家庭裡,每天都發生父母不和睦的事情,即使你們避開孩子背後處理,孩子也能發覺爸爸媽媽之間感情的變化。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孩子的敏感程度,他們比我們大人更能發現事情的嚴重性,孩子不會直接和你說我知道你們的感情出現問題了,他們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不愛說話、把自己關房間、成績急速下降等負面情緒來傳達。

而我們作為父母要明確讓孩子知道,當婚姻關係無法續存的時候,傷害也就在所難免。面對孩子,該如何解釋成為了孩子以後生活的關鍵。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雖然父母婚姻關係結束,但永遠還是他的父親和母親,他不需要被迫選擇爸爸或媽媽,我們和他的關係依然存在和持續,也承諾父母仍然會愛他和照顧他,而不是對著孩子說“大人的事小孩不要插手”。

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選擇對孩子坦白父母之間的隔閡,孩子是能夠理解。只要對孩子的愛沒有變化,即使家庭不完整,也一樣能養育出人格完整、身心健康的孩子。

家庭可以不完整,對孩子的愛不可以不完整。

一個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爸爸怎麼可能給孩子帶去安全感,這樣的家庭模式只會讓孩子認為暴力就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以後但凡遇到一點煩心事,孩子也會採取暴力手段平息怒火,這個結果真的是作為一個媽媽想要的嗎?

直到現在,表姐還和我說,再過五年,等孩子上大學了就離婚,絕不猶豫!其實,對表姐來說,離婚不是時間問題,是孩子問題,是她認為的所謂給孩子最好的就是給他一個完整的家庭。

3.

說真的,父母離婚的影響遠遠小於父母冷戰、爭吵、家暴帶給孩子的影響。當一個家庭裡,每天都發生父母不和睦的事情,即使你們避開孩子背後處理,孩子也能發覺爸爸媽媽之間感情的變化。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孩子的敏感程度,他們比我們大人更能發現事情的嚴重性,孩子不會直接和你說我知道你們的感情出現問題了,他們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不愛說話、把自己關房間、成績急速下降等負面情緒來傳達。

而我們作為父母要明確讓孩子知道,當婚姻關係無法續存的時候,傷害也就在所難免。面對孩子,該如何解釋成為了孩子以後生活的關鍵。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雖然父母婚姻關係結束,但永遠還是他的父親和母親,他不需要被迫選擇爸爸或媽媽,我們和他的關係依然存在和持續,也承諾父母仍然會愛他和照顧他,而不是對著孩子說“大人的事小孩不要插手”。

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選擇對孩子坦白父母之間的隔閡,孩子是能夠理解。只要對孩子的愛沒有變化,即使家庭不完整,也一樣能養育出人格完整、身心健康的孩子。

家庭可以不完整,對孩子的愛不可以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