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號稱亞洲第一的漢陽鐵廠為何淪為了日本的代工工廠?

文/寂寞的紅酒

漢陽鐵廠是19世紀末由洋務運動領袖之一的張之洞在武漢創辦的一家現代化鋼鐵企業,被稱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漢陽鐵廠耗資巨大,設備齊全,是當時中國乃至亞洲第一鋼鐵廠,

比日本的八幡制鐵所早了整整七年。漢陽鐵廠的建立,標誌著中國躍居世界鋼鐵大國行列。但僅僅幾年,漢陽鐵廠這個亞洲最大的鋼鐵廠就淪為了日本鋼鐵企業的代工工廠。那麼為何漢陽鐵廠會淪落到日本的代工工廠?這就要從1890年說起了。

當然,盛宣懷掌舵的幾年漢陽鐵廠度過了難關,經營有了起色,生鐵甚至出口到美國、南洋等地。1908年又改組為中國第一家鋼鐵聯合體漢冶萍公司,

但漢冶萍公司問題一大堆,積弊難反,鐵廠最終還是走了下坡路。為了擺脫困境,盛宣懷不得不再次向日本借錢,1908年與三井洋行簽借款合同,以生鐵做抵押,用生鐵來償還借款,漢冶萍公司就這樣成為日本鋼鐵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商。1913年,漢冶萍公司再次向日本借款,這次以漢冶萍全部資產做抵押,漢陽鐵廠包括萍鄉煤礦和大冶鐵礦因此全部被日本人控制,
徹底淪為了日本的代工工廠。

1914年,抗戰爆發後,國際鋼鐵價格暴漲,但由於盛宣懷簽訂了蛋疼的協定,中國出售的生鐵和鐵礦石全都給日本無償做了貢獻,日本在一戰中盈利高達1.15億銀元,而中國僅僅得到了2400萬的利潤。一戰結束後,

世界鋼鐵價格暴跌,漢冶萍公司很快陷入困境,難以為繼,只能繼續為日本提供生鐵和鐵礦石以及煤炭償債。日本人對漢冶萍公司的控制一直持續到抗戰,日本通過漢冶萍公司掠奪了中國大量資源,日俄戰爭中日本軍艦大部分原料就是漢冶萍公司提供的。抗戰爆發後,漢陽鐵廠被搬到了重慶大渡口,搬不走的被炸掉了,堅決不給日本人留下一點東西。輝煌一時的漢陽鐵廠就這樣成為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