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下週二開始,新一輪的雨水又要來了,西湖邊的梧桐葉,秋風一吹落到湖面,是不是也挺美?

2017-11-23 09:53

斷橋兩側,能賞“落葉西湖”。照片由西湖水域管理處提供

照片由超山景區提供

近期斷橋兩側湖面上的落葉將暫不打撈

為的就是請你看“落葉西湖”

記者 陳淑芝 林建安 通訊員 張夢思

“小雪”未雪,杭城昨天開出了大太陽。

所以,儘管昨天氣溫依然低迷,還有冷風“嗖嗖”刮著,但是陽光送走了之前連續好幾日的陰雨,讓人看著心情還是很好的。而且根據市氣象臺消息,在陽光照耀下,昨天白天的最高氣溫升至15.5℃,比起前一天來暖和了不少。

這樣的好天氣估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市氣象臺說:本周剩下的幾天,基本都是多雲天氣為主,但今天和明天的早晨,

受到輻射降溫的影響,氣溫較低,尤其是明天早晨,預計最低氣溫只有4℃左右,與午後12-14℃的最高氣溫形成鮮明對比,晝夜溫差大,請大家依然要注意保暖。

經過前一陣子冷空氣的“侵襲”,目前氣溫水準已經不能與11月初“同日而語”。在今年立冬節氣(11月7日至11月21日)期間,杭城一共下了10天的雨,比常年雨日(5天)多了一倍。其實不光杭州,整個浙江省在11月中旬的降水量,都是明顯偏多的。雖然雨量總體都不大,

但是空氣濕度一旦增加,體感就愈加寒冷。

所以這兩天難得的好天氣,請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抓緊時間洗洗曬曬。估計從下週二開始,新一輪的雨水又要來了。深秋走向初冬的過程中,天氣總是這樣,無論是冷空氣還是雨水,都是反反復複地來,一點一點把我們“拉”進冬天的序幕裡去。

打造“落葉西湖”先做試驗—— 幹樹葉落到西湖水面後 能保持十多個小時不下沉

大家常去的西湖邊,最近迎來了一年中的最佳“落葉季”。

西湖景區沿岸的行道樹上,原來掛著的淺綠、淡黃的樹葉,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了時髦的“土豪金”。特別是在陽光下,一片片金燦燦的,煞是好看。

這個時候,如果來一陣微風,把將落未落的黃樹葉一吹,它們就會像一隻只蝴蝶,隨風起舞,在空中轉了幾個圈後,落在平靜的湖面上,定格成一幅“落葉西湖”圖。

當遊人在感受這片落葉紛飛的秋意時,

不免感歎:西湖邊的落葉,能不能多留幾天?

最近,從西湖水域管理處傳來好消息,他們正在努力,讓杭州的最美“落葉季”,保留得久一些。

上個月開始,杭州城裡有15條道路在白天時“不掃落葉”,請大家盡情欣賞杭州秋天特有的美。

不過,保留湖面的落葉景觀,和路面有點不一樣。湖中的落葉如果在水裡待太長時間,就會沉到水下,就很難清理了,而且,時間一久,還容易腐爛,這也必然對西湖水質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為了既能保留西湖湖面的落葉景觀,又不影響西湖的水質,西湖水域管理處的人從上週五開始就在做試驗了。

“我們在郭莊附近的水域開闢了一塊試驗點,放置了一百多片剛落下的樹葉,來觀察落葉入湖後,能保持多久不下沉,以便確定最合理的清潔時間和清潔週期。”

西湖水域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天氣好,沒有下雨的話,幹樹葉落到西湖水面後,能保持十多個小時不下沉。

於是,他們定了一個初步的方案:前一天晚上落下來的樹葉,讓它們在湖面待到第二天下午,等到傍晚再安排工作人員去打撈。

試驗可行後,他們把首個“落葉西湖”景觀點選在了斷橋兩側。原因是,“要在西湖邊看落葉,最大氣的,莫過於北山街了,這裡梧桐樹多。而且斷橋的遊客也相對集中。”

北山街邊500多棵法國梧桐的葉子,差不多都已經“變了臉”,走在路邊,經常能聽到“沙啦、沙啦”的落葉聲,站在斷橋上看過去,一路“銅黃”。

不過,“落葉西湖”是一個“看老天爺臉色”的景觀,如果運氣好,來了點風,樹葉落得多,就會比較壯觀。如果下了雨,落葉就比較容易沉,工作人員就得提前把它們打撈起來了。

“一天之中,早上去,能看到更多的落葉。”西湖水域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說。

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落葉美景雖好看,在盡情感受落葉秋意,拿出手機拍拍拍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超山的梅花昨天開了第一朵 這幾天特別適合“尋梅”

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昨天,超山風景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超山的第一朵梅花開了!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先開的梅花,主要以白梅為主,也有一些紅梅,在風景區內的探梅路和大明堂一帶。

往年超山的梅花,開放時間也大致是11月下旬,“去年特別早,今年算是正常開放”。只是先開的這幾朵梅花,各自分佈在不同的幾棵梅樹上,零零星星的,如果不仔細找恐怕還發現不了。

“這段時間,是最適合'尋梅'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其實他們也是算准了這幾天氣溫低、梅花估計會開放,所以每天經過時,都睜大了眼睛仔細尋找,如果你想要觀賞梅花成為一片“香雪海”的景象,還是得等到來年的2月,春節前後估計是梅花全盛時期。

不過我覺得,梅花的美麗,不就是帶著一種“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的靜寂之味嗎,趁著梅花還未開全、也不要辜負這幾天的好天氣,倒是不妨去山上走走看看,尋覓一抹“暗香浮動”的美好。

還容易腐爛,這也必然對西湖水質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為了既能保留西湖湖面的落葉景觀,又不影響西湖的水質,西湖水域管理處的人從上週五開始就在做試驗了。

“我們在郭莊附近的水域開闢了一塊試驗點,放置了一百多片剛落下的樹葉,來觀察落葉入湖後,能保持多久不下沉,以便確定最合理的清潔時間和清潔週期。”

西湖水域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天氣好,沒有下雨的話,幹樹葉落到西湖水面後,能保持十多個小時不下沉。

於是,他們定了一個初步的方案:前一天晚上落下來的樹葉,讓它們在湖面待到第二天下午,等到傍晚再安排工作人員去打撈。

試驗可行後,他們把首個“落葉西湖”景觀點選在了斷橋兩側。原因是,“要在西湖邊看落葉,最大氣的,莫過於北山街了,這裡梧桐樹多。而且斷橋的遊客也相對集中。”

北山街邊500多棵法國梧桐的葉子,差不多都已經“變了臉”,走在路邊,經常能聽到“沙啦、沙啦”的落葉聲,站在斷橋上看過去,一路“銅黃”。

不過,“落葉西湖”是一個“看老天爺臉色”的景觀,如果運氣好,來了點風,樹葉落得多,就會比較壯觀。如果下了雨,落葉就比較容易沉,工作人員就得提前把它們打撈起來了。

“一天之中,早上去,能看到更多的落葉。”西湖水域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說。

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落葉美景雖好看,在盡情感受落葉秋意,拿出手機拍拍拍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超山的梅花昨天開了第一朵 這幾天特別適合“尋梅”

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昨天,超山風景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超山的第一朵梅花開了!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先開的梅花,主要以白梅為主,也有一些紅梅,在風景區內的探梅路和大明堂一帶。

往年超山的梅花,開放時間也大致是11月下旬,“去年特別早,今年算是正常開放”。只是先開的這幾朵梅花,各自分佈在不同的幾棵梅樹上,零零星星的,如果不仔細找恐怕還發現不了。

“這段時間,是最適合'尋梅'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其實他們也是算准了這幾天氣溫低、梅花估計會開放,所以每天經過時,都睜大了眼睛仔細尋找,如果你想要觀賞梅花成為一片“香雪海”的景象,還是得等到來年的2月,春節前後估計是梅花全盛時期。

不過我覺得,梅花的美麗,不就是帶著一種“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的靜寂之味嗎,趁著梅花還未開全、也不要辜負這幾天的好天氣,倒是不妨去山上走走看看,尋覓一抹“暗香浮動”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