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細數青島老城傳統居住區 搭上發展快車現各有千秋

原標題:組圖:細數青島老城傳統居住區 搭上發展快車如今各有千秋

步入2017年,青島樓市近郊置業的熱度開始凸顯,原本被購房者緊盯的主城區如今也是多點開花,新興居住片區的發展壯大讓置業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而在這種推陳出新的發展潮流中,那些傳統老城區也大有改頭換面的架勢。

曾經人們耳熟能詳的錯埠嶺、台東、老滄口……在各式各樣的大規劃中迸發出新的活力,這些原本就居住氣息濃厚的老城區如今的發展面貌卻各有千秋。

【中山路片區】

名醫名校支撐片區“身價” 商業難復興規劃提亮點

中山路如今在很多老青島人記憶中仍留下一片獨有的繁華記憶,時至今日,這片曾經青島最負盛名的區域依然有著青島全域最好的醫療及教育配套,有著“驚為天價”的學區房,還有著最能代表青島老城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然而即便如此,在青島全域發展的大規劃中,中山路仍是艱難前行,

前後經歷了四次“大手術”後,連帶周邊區域終於有了嶄新的形象。

說起市南西部的房子,紅瓦綠樹的德式建築一直是青島的主要建築特色;此外,鼎鼎有名的江蘇路小學、大學路小學均坐落於此,“天價”學區房甚至堪比東部豪宅。名醫名校加上近幾年通車的新冠高架,中山路片區儘管難以復興其鼎盛商業繁榮,但區域內的房子也都賣出了不錯的價格。 據記者瞭解,

這一片區次新房極其稀缺,售價大多在20000元/㎡左右;而年歲稍久一點的二手房,價格也超過13000元/㎡,一旦與學區沾邊,那價值則“不可限量”。

【台東片區】

地鐵助力老商圈成區域特色 房租“含金量”不輸新城區

說起台東,青島人最先想到的便是台東商圈,這個陪伴幾代人青春的商業聚集地以其舒適、親民的購物環境、濃厚的現代化氣息和火爆的人氣,在島城商圈各具規模且競爭激烈的今天,

仍然有著無法被取代的地位。然而作為青島“元老”級別的老商圈,台東近年來的發展也有些“力不從心”,不得不在競爭日益激烈中尋找一條發輾轉型之路。

如果說醫療和名校是中山路片區的特色,那麼最接地氣的商圈就是台東片區的特色。步行街、利群商廈、夜市都是台東商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城市發展新時代,地鐵首當其衝的先行“邁入”老城區。據悉,台東商圈目前規劃有地鐵1號線和2號線的換乘站,

通過這兩個換乘站未來可以再換乘到3號線和4號線;而伴隨著地鐵的興建,多個新興商業體也開始緊鑼密鼓的建設。但由於商圈內樓密如針,近幾年鮮少有新樓盤問世,二手房市場也大都“價格公道”,因為其老城區優勢,不少“上了年紀”的老房子也能在租房市場上要上“好價錢”,“含金量”竟絲毫不遜色于新興片區。

【錯埠嶺片區】

從歷史塵埃中漸漸走來 高樓密集如今成置業熱點區域

錯埠嶺這片青島的老城區在青島過往的歷史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築風格也在歷史的浪潮中更新換代,從平房到筒子樓再經歷老式住宅群,錯埠嶺如今的樣子要多虧了青島居住版圖的進一步擴張。現代化新型住宅區讓這片土地上赫然多出一片片高樓,稍往北一些便是猶如曼哈頓般的寫字樓集群,高樓密佈就是如今錯埠嶺建築的特色。

錯埠嶺片區應該算是老城區裡發展勢頭最好的一個,作為老市北區的重要一隅,青島人對於這個區域的首肯成就了它如今的房價,再加上首條開通的地鐵3號線錯埠嶺站,更推動這片昔日的老舊片區徹底變了樣,不少新建樓盤均價都在20000元/㎡上下;即便是區域內的二手房,也沒有因為較“老”的房齡而“掉價”。

【浮山后片區】

華麗轉身變新貴 靠濃厚居住氛圍身價暴漲

在老城區中如今最為“身價顯赫”的那絕對要數浮山后片區。早些年承載著人們“不情願”的入駐,從最開始的不被人們看好到現如今成為青島的城市副中心、主城區房價高地之一,浮山后這些年的變化尤為明顯,可以說是所有老城區發展中的榜樣,並且在不知不覺間成了青島的“新晉富人區”。

可要說浮山后有什麼特色,那就是居住氛圍濃厚,靠著“青島第一居住區”的名頭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而道路交通的拓寬改造、商業項目的落地開花,都將這片區域的“居住”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區域內知名的二手房社區直到今天也絲毫不降身價,新樓盤均價更是高達30000元/㎡,可見今時今日的浮山后早已成為了貨真價實的“中產階級聚居地”。

【李村】

曾經的“農村地兒”褪去陳舊外衣 主城置業熱區正在逆襲

從李村鎮變身成李滄中部片區;從被詬病為“農村地兒”到成為“剛需聖地”;從單價不過萬到如今均價沖兩萬,李村應該是所有老城區中發展最跳躍的、也是改變最大的,同時應驗了那句“曾經對我愛答不理,如今讓你高攀不起”。

李滄中部片區如今有多麼的高攀不起,想必購房者是最有發言權的。早在幾年前剛需購房者被迫北上,在各項設施並不完善的李村安營紮寨,其中多少都有些許無奈,如今卻大變樣。僅僅三年的時間,李村從一片遙遠且不起眼的老城區,蛻變成如今分量十足的主城置業熱區,再加上地鐵3號線的助力以及李滄商圈的規模,已經徹底轉變為炙手可熱的中心城區。

【老滄口片區】

撥開老城區厚重的“塵土” 嶄新的交通商務區冉冉升起

今天我們口中的交通商務區,在很多年以前一直以“滄口”為名,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青島老城區。和“台東”一樣,滄口也是青島城市發展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標性名詞,曾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青島工業時代的一個“縮影”。那時滄口還是單獨的行政區,當時的滄口有著青島市的第二大廣場——滄口廣場,住在那的居民還曾經是青島市收入最高的人群……

然而隨著青島各區發展全域開花,陳舊的廣場、落伍的商廈以及行車難等問題使得繁華一時的滄口廣場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整個滄口板塊進入了發展“慢車道”,老工業區的形象仿佛給滄口蒙上了一層撥也撥不開的塵土。直到鐵路北客站大規劃的落地,老滄口才開始重新煥發出生機,安置區高樓林立,帶著近萬戶回遷居民們率先進入交通商務區“蝶變”的新時代。已經通車的青島地鐵3號線最先惠及交通商務區,交通的發展、樓市的變遷、房價的高漲都預示著一個嶄新的交通商務區冉冉升起。

【老四方濱海新區】

工業區域脫胎換骨變宜居新城 “後海”資源引來大批購房者

作為老城區的典型代表,老西方西部也是很多人記憶中的“老青島”。廠房和職工宿舍鑄就的老四方西部是一個工業區的形象,大量的運貨卡車來往於此,路面在長年累月的重壓下變得凹凸不平,老廠區的污染與塵土讓很多青島人並不待見這裡,以至於後期在新都心發展壯大之後,老四方西部也一直默默無聞。

2012年底青島市區劃調整,老四方與市北區合併,讓這片之前並不受青島本地人“待見”的老城區,開始發展的新篇章。如今的濱海新區移走了廠房拆掉了筒子樓,獨特的“後海”資源開始成為眾多新盤的主打品牌。其區域價值逐步提升也讓越來越多的購房者認可並接受,新樓盤火爆開盤引來眾多購房者爭搶,如今已經蛻變成為青島樓市版圖中最熱銷的板塊之一。

[編輯:可哥]

錯埠嶺這片青島的老城區在青島過往的歷史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築風格也在歷史的浪潮中更新換代,從平房到筒子樓再經歷老式住宅群,錯埠嶺如今的樣子要多虧了青島居住版圖的進一步擴張。現代化新型住宅區讓這片土地上赫然多出一片片高樓,稍往北一些便是猶如曼哈頓般的寫字樓集群,高樓密佈就是如今錯埠嶺建築的特色。

錯埠嶺片區應該算是老城區裡發展勢頭最好的一個,作為老市北區的重要一隅,青島人對於這個區域的首肯成就了它如今的房價,再加上首條開通的地鐵3號線錯埠嶺站,更推動這片昔日的老舊片區徹底變了樣,不少新建樓盤均價都在20000元/㎡上下;即便是區域內的二手房,也沒有因為較“老”的房齡而“掉價”。

【浮山后片區】

華麗轉身變新貴 靠濃厚居住氛圍身價暴漲

在老城區中如今最為“身價顯赫”的那絕對要數浮山后片區。早些年承載著人們“不情願”的入駐,從最開始的不被人們看好到現如今成為青島的城市副中心、主城區房價高地之一,浮山后這些年的變化尤為明顯,可以說是所有老城區發展中的榜樣,並且在不知不覺間成了青島的“新晉富人區”。

可要說浮山后有什麼特色,那就是居住氛圍濃厚,靠著“青島第一居住區”的名頭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而道路交通的拓寬改造、商業項目的落地開花,都將這片區域的“居住”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區域內知名的二手房社區直到今天也絲毫不降身價,新樓盤均價更是高達30000元/㎡,可見今時今日的浮山后早已成為了貨真價實的“中產階級聚居地”。

【李村】

曾經的“農村地兒”褪去陳舊外衣 主城置業熱區正在逆襲

從李村鎮變身成李滄中部片區;從被詬病為“農村地兒”到成為“剛需聖地”;從單價不過萬到如今均價沖兩萬,李村應該是所有老城區中發展最跳躍的、也是改變最大的,同時應驗了那句“曾經對我愛答不理,如今讓你高攀不起”。

李滄中部片區如今有多麼的高攀不起,想必購房者是最有發言權的。早在幾年前剛需購房者被迫北上,在各項設施並不完善的李村安營紮寨,其中多少都有些許無奈,如今卻大變樣。僅僅三年的時間,李村從一片遙遠且不起眼的老城區,蛻變成如今分量十足的主城置業熱區,再加上地鐵3號線的助力以及李滄商圈的規模,已經徹底轉變為炙手可熱的中心城區。

【老滄口片區】

撥開老城區厚重的“塵土” 嶄新的交通商務區冉冉升起

今天我們口中的交通商務區,在很多年以前一直以“滄口”為名,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青島老城區。和“台東”一樣,滄口也是青島城市發展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標性名詞,曾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青島工業時代的一個“縮影”。那時滄口還是單獨的行政區,當時的滄口有著青島市的第二大廣場——滄口廣場,住在那的居民還曾經是青島市收入最高的人群……

然而隨著青島各區發展全域開花,陳舊的廣場、落伍的商廈以及行車難等問題使得繁華一時的滄口廣場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整個滄口板塊進入了發展“慢車道”,老工業區的形象仿佛給滄口蒙上了一層撥也撥不開的塵土。直到鐵路北客站大規劃的落地,老滄口才開始重新煥發出生機,安置區高樓林立,帶著近萬戶回遷居民們率先進入交通商務區“蝶變”的新時代。已經通車的青島地鐵3號線最先惠及交通商務區,交通的發展、樓市的變遷、房價的高漲都預示著一個嶄新的交通商務區冉冉升起。

【老四方濱海新區】

工業區域脫胎換骨變宜居新城 “後海”資源引來大批購房者

作為老城區的典型代表,老西方西部也是很多人記憶中的“老青島”。廠房和職工宿舍鑄就的老四方西部是一個工業區的形象,大量的運貨卡車來往於此,路面在長年累月的重壓下變得凹凸不平,老廠區的污染與塵土讓很多青島人並不待見這裡,以至於後期在新都心發展壯大之後,老四方西部也一直默默無聞。

2012年底青島市區劃調整,老四方與市北區合併,讓這片之前並不受青島本地人“待見”的老城區,開始發展的新篇章。如今的濱海新區移走了廠房拆掉了筒子樓,獨特的“後海”資源開始成為眾多新盤的主打品牌。其區域價值逐步提升也讓越來越多的購房者認可並接受,新樓盤火爆開盤引來眾多購房者爭搶,如今已經蛻變成為青島樓市版圖中最熱銷的板塊之一。

[編輯:可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