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00塊的手機拍照要和小米5c對比:你可能猜不對結果

“晶片是手機科技的制高點,小米要成為偉大的公司,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雷布斯在小米5c發佈會上的言論激動人心,狂熱的米粉在“發燒”之外又多了一條追逐偶像的理由。不過此處有個小問題,

鑒於國產手機巨頭華為多年自研處理器的血淚史,小米如此高調的言論是否有“誇大”之嫌?

當然,小米主動進軍移動處理器領域的行為堪稱楷模,但“歷經百戰”的市場已經不能被某種論調左右,所以我們把視角瞄準小米5c。

自研晶片固然吸睛,但對於消費者實際體驗來說,相機也許才更應該受到關注。從小米5c相機系統組成來看,1600萬圖元後置+800萬圖元前置攝像頭並不突出,但從其官網描述來看,小米5c自帶“14位雙核ISP處理器”,不僅能夠提升暗光畫質清晰度,還能依靠“雙重降噪優化”演算法保證局部細節。

是否為真我們不妨來驗證一下,對比產品既包括中國移動A3百元檔產品,也包括vivo Xplay6、OPPO R9s等國產頂級拍照旗艦。

ov感測器無論是從名氣還是市場佔有率都難以和索尼對抗,小米5c能否依靠自身的調校優化能力翻身?先從自拍看起。

在前四組樣張中,小米5c的800萬圖元前置攝像頭優勢明顯,但人物膚色過白,有美顏過度嫌疑;後四組樣張則展現出了更高的美顏水準——膚色與光線恰到好處,努比亞miniS的突出人物主體的風格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綜合來看,除了中國移動A3的樣張失真明顯意外,

小米5c的自拍面對其它品牌產品特色不足,質感較差。

側逆光場景,使用手機拍攝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碰到明暗差別較大的情形,

如果我們想呈現更多暗光部位的細節時,光線充足的部分可能便會出現過曝的情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相機的寬容度有著較高的要求。

從上述樣張來看,小米5c和中國移動A3明顯過曝,但暗部細節方面後者反而更佳;綜合表現來看,vivo Xplay6和OPPO R9s的樣張對真實場景的還原最為準確,質感出眾凸顯旗艦水準。

順光場景下,小米5c的白平衡控制略顯失准,天空發白同時路面色彩飽和度較低;而紅米Pro則犯了恰恰相反的“錯誤”——色彩飽和度較高,和vivo Xplay6樣張相比差距明顯。

微距場景,紅米Pro和vivo Xplay6由於採用雙攝像頭,在樣張質感方面有先天優勢,不過紅米Pro並沒有把“焦外虛化”做好,甚至不如努比亞與OPPO帶來的效果;小米5c依然具有曝光控制不准等缺陷,色彩表現甚至不如百元檔的中國移動A3手機。

弱光場景喜聞樂見,中國移動A3基於硬體先天劣勢率先出局,不過其大膽採用300感光度、1/7s長快門還是值得讚賞的;亮度方面,小米5c採用高感光保證了樣張的整體亮度,但這是建立在損失畫質的基礎上實現,和OPPO、vivo的弱光“清澈如水”還有一定距離。

總結:售價1499元的小米5c並沒有展現出同檔產品應有的水準,尤其是面對百元機、千元機的情況下,小米5c仍然有不小的進步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松果澎湃S1的到來讓5c更像是一種“情懷”產品,與性價比無關——相信市場會給出合理的表現,拭目以待。

順光場景下,小米5c的白平衡控制略顯失准,天空發白同時路面色彩飽和度較低;而紅米Pro則犯了恰恰相反的“錯誤”——色彩飽和度較高,和vivo Xplay6樣張相比差距明顯。

微距場景,紅米Pro和vivo Xplay6由於採用雙攝像頭,在樣張質感方面有先天優勢,不過紅米Pro並沒有把“焦外虛化”做好,甚至不如努比亞與OPPO帶來的效果;小米5c依然具有曝光控制不准等缺陷,色彩表現甚至不如百元檔的中國移動A3手機。

弱光場景喜聞樂見,中國移動A3基於硬體先天劣勢率先出局,不過其大膽採用300感光度、1/7s長快門還是值得讚賞的;亮度方面,小米5c採用高感光保證了樣張的整體亮度,但這是建立在損失畫質的基礎上實現,和OPPO、vivo的弱光“清澈如水”還有一定距離。

總結:售價1499元的小米5c並沒有展現出同檔產品應有的水準,尤其是面對百元機、千元機的情況下,小米5c仍然有不小的進步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松果澎湃S1的到來讓5c更像是一種“情懷”產品,與性價比無關——相信市場會給出合理的表現,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