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影:《鐵道飛虎》:從自發到自覺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

爬上飛快的火車

像騎上賓士的駿馬

車站和鐵道線上

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

我們扒飛車那個搞機槍撞火車那個炸橋樑

就像把鋼刀插入敵胸膛打得鬼子魂飛膽喪

1

還用說!

《鐵道飛虎》脫胎於老電影《鐵道遊擊隊》。

那是可以承載一代人集體回憶的老電影。我喜歡他,那裡面的每個遊擊隊員,無論是活著的、犧牲的;真實的、虛構的,都是我、還有好多人心目中的大英雄。

《鐵道飛虎》並沒有拘泥於源劇本。但卻講述了一個非常精彩漂亮的故事。

我超喜歡。

因為電影裡除了有成氏電影特有的幽默詼諧之外,

還有不少可以會心一笑的幽默節。

影片開始的“一挖一麻袋”的日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已不可考,但引用的恰到好處。

還有這個

duang,你懂得,這兒可能是故意安排的自嘲了。

此外還有何雲偉扮演的江湖騙子,

抓蛇的情節顯然是在諷刺“王大師”;

那個一笑就肯定挨揍,並肯定會出事的日本鬼子站長;張藍心扮演的鬼子軍官的頭髮造型也很崩潰,這些都足夠樂呵的。

電影對鬼子的諷刺是無處不在的。這個我堅決支持:對無恥的侵略者還有什麼客氣的呢。

隊員們 身上體現出的幽默也很多,成龍的角色不用說了。

不管是小裁縫,還是大個子、秦二嫂身上都多多少少的散發出了幽默的氣質。

就連出場不多的八路軍傷患也幽默了一把。

但必須清楚一點,這些幽默的背後,體現的是“飛虎隊員”們積極樂觀的鬥爭精神。正是這種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支持了中華民族14年的浴血抗戰。

2

改編的《鐵道飛虎》與《鐵道遊擊隊》還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的。

所有隊員的抗爭和戰鬥,都是基於個人對鬼子的仇恨,因而他們的行為屬於一種“自發”狀態。即對事物的認知處於一種本能,

而並未深刻認知其本質和規律。

恰如這只飛虎一樣,處於一種很幼稚的狀態。

從這個角度看,《鐵道飛虎》更像是《鐵道遊擊隊》的“前傳”。

這也並未影響電影的精彩和故事的合理性。

因為從“自發”到“自覺”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必然過程,沒有對侵略者“自發”的仇恨,

就不可能有後來對戰鬥戰爭規律和意義的深刻認識和昇華。

“打鬼子”的熱情也不可能轉變為自覺的投入民族獨立戰爭的動力。

這些在電影裡具體的體現為“幹大事”的想法,與鬆散團體的能力之間的矛盾。

但正是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小個體民眾,最終彙集成了我們抗戰的滾滾洪流,為中華民族贏了尊嚴。

3

其實也沒想到,導演丁晟和大哥成龍會有興趣能夠把《鐵道遊擊隊》這樣的經典拿來翻拍。而且翻拍的這麼好看。

所以本人只能猜測,電影界,或者說文藝界裡面,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遞正能量,也許正在漸漸的從“自發”走向“自覺”。

相信除了大政方針的正面引導外,這些年恣意篡改胡編亂造的神劇也給好多有良知的電影人上了不少反面的課程,提供了不少反面典型吧。這樣的刺激,想來也是能夠催生《鐵道飛虎》這樣好電影的一個原因。

尊重先烈,正視歷史,我們必須從自發走向自覺。

正如2015年九月三日的閱兵的主題所述: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是每個中國人應有的自覺。

美景如詩如畫,不容敵寇踐踏。

江山如此多嬌,我輩務必珍惜。

而且翻拍的這麼好看。

所以本人只能猜測,電影界,或者說文藝界裡面,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遞正能量,也許正在漸漸的從“自發”走向“自覺”。

相信除了大政方針的正面引導外,這些年恣意篡改胡編亂造的神劇也給好多有良知的電影人上了不少反面的課程,提供了不少反面典型吧。這樣的刺激,想來也是能夠催生《鐵道飛虎》這樣好電影的一個原因。

尊重先烈,正視歷史,我們必須從自發走向自覺。

正如2015年九月三日的閱兵的主題所述: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是每個中國人應有的自覺。

美景如詩如畫,不容敵寇踐踏。

江山如此多嬌,我輩務必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