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奮力譜寫新時代貴州發展新篇章——2017年全省第二次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側記

11月21日,2017年全省第二次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進入第二天。省委書記孫志剛,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諶貽琴等省領導率領六個觀摩組,繼續在黔中大地一路行、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議、一路評,見證貴州實體經濟奮進的“速度與激情”,感受基層“千企引進”開放創新、“千企改造”轉型升級、“大資料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迸發的巨大能量。

11月21日下午,省委書記孫志剛率全省第二次專案建設現場觀摩會第一觀摩組代表考察貴州領略農產品大資料有限公司。

鄧剛 攝

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省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答案只有一個——體現在實實在在的發展業績上。通過觀摩會,大家看到了貴州正在發生的變化,增添了底氣,充滿了信心。

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振興實體經濟,成績不是喊出來的,而是苦幹實幹幹出來的,在甕福集團、老乾媽油制辣椒產業園(貴定工廠)、貴州華仁新材料有限公司、安順市西秀區科技園等專案觀摩點,觀摩代表們找到了答案。

“多彩貴州拒絕污染” 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福泉市被稱為“磷都”,甕福磷肥廠就坐落在這裡。省委書記孫志剛率領2017年全省第二次專案建設現場觀摩會第一組代表,觀摩了甕福集團電池級無水磷酸鐵產業化項目和藍圖公司磷石膏綠色生態PGPC裝配式建築構件項目。

“今年10月份開始,甕福不再是一個以化肥為主業的企業了!”甕福集團負責人拋出一組資料:2016年,甕福集團五氧化二磷在傳統化肥中分配占80%左右;2017年占50%左右;到“十三五”末,比例將發生大變化,五氧化二磷將在傳統化肥中分配占30%,在新型肥料和精細化工分配中占70%左右。

一時間,代表們議論紛紛,對企業以精細化工為龍頭,驅動轉型升級發展的實踐讚賞有加。認為這不僅實現了企業跨越發展,更在“吃幹榨盡”、變廢為寶的迴圈經濟方面探索出了新路子。

電池級無水磷酸鐵產業化項目建設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三廢”,大部分均在系統內迴圈使用,少部分作為生產原料進入化肥生產系統,對環境影響小。磷石膏綠色生態PGPC裝配式建築構件項目通過先進技術將磷石膏製作為建材,有效解決了磷石膏綜合利用的世界性難題,具有生態環保、提高生產效率等優勢,符合綠色建築要求。

孫志剛對甕福集團的創新實踐給予充分肯定,稱讚精細化工前景無量,希望企業繼續努力,取得更大成效。孫志剛還作了即興點評。他說,磷石膏污染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要大力實施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產”制度,即企業產生多少磷石膏必須消耗多少磷石膏,以此減少污染存量,確保污染增量為零。“多彩貴州拒絕污染”不是一句口號,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11月21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諶貽琴率觀摩組一行觀摩貴陽順絡迅達片式電感器生產車間智慧化改造項目。張麗 攝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諶貽琴率2017年全省第二次專案建設現場觀摩會第二組來到清鎮市,觀摩貴州華仁新材料公司。

在中控大廳,企業負責人向觀摩代表介紹,貴州華仁新材料公司今年4月在清鎮鋁產業基地揭牌成立,一期投資45億元,專案採用最先進的環保技術,噸鋁節能達1000千瓦時,氟排放達世界先進水準。

然而,這家在行業內具有領先技術優勢,生產過程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其前身卻因工藝水準落後,勞動生產率低下,發展舉步維艱,幾度瀕臨破產。

2016年7月,中鋁公司與省政府簽訂協定,在清鎮鋁工業園區合作建設輕合金新材料專案,實施“退城進園”工程,同時與多家企業合資成立貴州華仁新材料公司,負責建設運營輕合金新材料專案。

如今,企業實現了“起死回生”,專案全部建成後,將實現年產值13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900餘個,還可帶動下游鋁加工產業發展。

瞭解到“千企改造”效果如此明顯,觀摩代表們紛紛點贊,認為是科技和創新讓企業從瀕臨破產成為轉型升級的典範,值得學習借鑒。

諶貽琴曾經參與到該專案的轉型升級工作中,感觸很深,她與觀摩代表們分享了推動企業轉型的經歷,希望企業立足貴州這個鋁土礦資源豐富的制高點,繼續加快進度、加大力度,完成既定目標,實現雙贏多贏。她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不管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所有產業企業都必須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千企改造”就是引領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必須堅定不移地抓下去。

看項目強信心 加油幹創實績

一站式苗族文化旅遊體驗地丹寨縣萬達特色小鎮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遊玩,小鎮建設了慧雲智慧化大資料管控系統,智慧統計客流資料,自動分析客流來源,為小鎮營運及安全提供資料支援。

省發改委總經濟師王嶒參觀後感歎,萬達小鎮通過大資料+旅遊的方式帶動景區的發展,同時又把大旅遊和大扶貧相結合起來,通過萬達小鎮的建設帶動了貧困群眾的增收。

看完貴州翰瑞電子有限公司的電子智慧終端機專案,安順市經開區党工委書記代敏說:“在這一領域,我們離沿海發達地區還有一定差距,所以我們要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努力實現後發趕超。幹部都應該和企業一起苦幹實幹,共同撲在項目點上,不光要苦幹實幹,還要科學睿智的幹,要配合創新的精神,讓產業發展起來。”

“貴安新區有大資料的資源優勢,通過利用‘大資料+實體經濟’,將資源優勢疊加到成長要素中去,苦幹實幹,創新創優,發揮了一加一大於二的聚合優勢。在這裡看到了貴安路徑和貴安速度,看到了貴州發展的前景。”團省委副書記徐錫廣觀摩貴安新區大資料產業發展後如是說。

在貴定縣的老乾媽油制辣椒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現場,甕福集團董事長何光亮感慨:“成就任何一項事業,都會碰到困難和挑戰,對於企業來說,不管是創新還是提質增效,都是在苦幹實幹的過程中摸索出來的,苦幹實幹的精神是成就任何事業的最重要的必要條件之一。”

貴州正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品質石膏建材項目,是“千企引進”工程的典型專案。省商務廳廳長、省投資促進局局長季泓參觀該專案後說:“在工作中苦幹實幹,要認真分析和研究情況,要踏踏實實抓落實。如招商引資工作,如果沒有拼的韌勁、苦的精神、優的服務,好專案很難引進,所以既要苦幹,又要實幹。”

聽了畢節市七星關區華耀服裝項目介紹,三都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羅紅梅感觸很深:“我們三都自治縣是全省14個極貧縣之一,畢節市用產業鏈招商,而且科技含量很高,華耀服裝項目有助於精准脫貧,我們要把這些好經驗好做法帶回去,苦幹實幹,圍繞產業發展、實體經濟發展做文章,把產業發展起來,助力精准脫貧。”

經過連續兩天專案觀摩,省環保廳廳長熊德威總結自己的觀摩感受:十九大報告為未來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我省企業通過科技、管理、技術、體制、機制創新後,企業消耗少了,排放小了,效益好了,可持續發展性強了。如何優化產業結構,引進優質企業,都需要我們加倍努力,苦幹實幹,用實踐踐行大扶貧、大資料、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

民航貴州安全監管局副書記王宏偉認為,“千企改造”可以把長期以來落後的產能、落後的業態通過改造散發出新的活力,成為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專案,這對整合經濟形態與煥發企業生產活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11月21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諶貽琴率觀摩組一行觀摩貴陽順絡迅達片式電感器生產車間智慧化改造項目。張麗 攝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諶貽琴率2017年全省第二次專案建設現場觀摩會第二組來到清鎮市,觀摩貴州華仁新材料公司。

在中控大廳,企業負責人向觀摩代表介紹,貴州華仁新材料公司今年4月在清鎮鋁產業基地揭牌成立,一期投資45億元,專案採用最先進的環保技術,噸鋁節能達1000千瓦時,氟排放達世界先進水準。

然而,這家在行業內具有領先技術優勢,生產過程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其前身卻因工藝水準落後,勞動生產率低下,發展舉步維艱,幾度瀕臨破產。

2016年7月,中鋁公司與省政府簽訂協定,在清鎮鋁工業園區合作建設輕合金新材料專案,實施“退城進園”工程,同時與多家企業合資成立貴州華仁新材料公司,負責建設運營輕合金新材料專案。

如今,企業實現了“起死回生”,專案全部建成後,將實現年產值13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900餘個,還可帶動下游鋁加工產業發展。

瞭解到“千企改造”效果如此明顯,觀摩代表們紛紛點贊,認為是科技和創新讓企業從瀕臨破產成為轉型升級的典範,值得學習借鑒。

諶貽琴曾經參與到該專案的轉型升級工作中,感觸很深,她與觀摩代表們分享了推動企業轉型的經歷,希望企業立足貴州這個鋁土礦資源豐富的制高點,繼續加快進度、加大力度,完成既定目標,實現雙贏多贏。她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不管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所有產業企業都必須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千企改造”就是引領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必須堅定不移地抓下去。

看項目強信心 加油幹創實績

一站式苗族文化旅遊體驗地丹寨縣萬達特色小鎮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遊玩,小鎮建設了慧雲智慧化大資料管控系統,智慧統計客流資料,自動分析客流來源,為小鎮營運及安全提供資料支援。

省發改委總經濟師王嶒參觀後感歎,萬達小鎮通過大資料+旅遊的方式帶動景區的發展,同時又把大旅遊和大扶貧相結合起來,通過萬達小鎮的建設帶動了貧困群眾的增收。

看完貴州翰瑞電子有限公司的電子智慧終端機專案,安順市經開區党工委書記代敏說:“在這一領域,我們離沿海發達地區還有一定差距,所以我們要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努力實現後發趕超。幹部都應該和企業一起苦幹實幹,共同撲在項目點上,不光要苦幹實幹,還要科學睿智的幹,要配合創新的精神,讓產業發展起來。”

“貴安新區有大資料的資源優勢,通過利用‘大資料+實體經濟’,將資源優勢疊加到成長要素中去,苦幹實幹,創新創優,發揮了一加一大於二的聚合優勢。在這裡看到了貴安路徑和貴安速度,看到了貴州發展的前景。”團省委副書記徐錫廣觀摩貴安新區大資料產業發展後如是說。

在貴定縣的老乾媽油制辣椒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現場,甕福集團董事長何光亮感慨:“成就任何一項事業,都會碰到困難和挑戰,對於企業來說,不管是創新還是提質增效,都是在苦幹實幹的過程中摸索出來的,苦幹實幹的精神是成就任何事業的最重要的必要條件之一。”

貴州正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品質石膏建材項目,是“千企引進”工程的典型專案。省商務廳廳長、省投資促進局局長季泓參觀該專案後說:“在工作中苦幹實幹,要認真分析和研究情況,要踏踏實實抓落實。如招商引資工作,如果沒有拼的韌勁、苦的精神、優的服務,好專案很難引進,所以既要苦幹,又要實幹。”

聽了畢節市七星關區華耀服裝項目介紹,三都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羅紅梅感觸很深:“我們三都自治縣是全省14個極貧縣之一,畢節市用產業鏈招商,而且科技含量很高,華耀服裝項目有助於精准脫貧,我們要把這些好經驗好做法帶回去,苦幹實幹,圍繞產業發展、實體經濟發展做文章,把產業發展起來,助力精准脫貧。”

經過連續兩天專案觀摩,省環保廳廳長熊德威總結自己的觀摩感受:十九大報告為未來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我省企業通過科技、管理、技術、體制、機制創新後,企業消耗少了,排放小了,效益好了,可持續發展性強了。如何優化產業結構,引進優質企業,都需要我們加倍努力,苦幹實幹,用實踐踐行大扶貧、大資料、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

民航貴州安全監管局副書記王宏偉認為,“千企改造”可以把長期以來落後的產能、落後的業態通過改造散發出新的活力,成為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專案,這對整合經濟形態與煥發企業生產活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