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紐約時報: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所Bitfinex的“罪與罰”

“一切事情都有一個界限,越過了這個界限是危險的。因為一旦越過了,那就休想退回。”

隨著比特幣價格一路瘋長,這一虛擬貨幣界的王者已經敲開了主流市場的大門。由Twitter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運營的移動支付公司Square開始向普通消費者出售比特幣,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也將于下月向機構投資者開放比特幣期貨交易。

但繁華背後問題隱憂凸顯,尤其是一些處於監管灰色地帶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引發了市場強烈不安。其中,

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Bitfinex(香港B網)問題最為突出,近來又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打開該交易所的官網,你找不到類似“關於我們”的介紹,不清楚公司所在地在哪,也不知道團隊的具體構成,運作神秘且不透明。

相關資料顯示,一家名叫iFinex Inc.的金融科技公司擁有Bitfinex的所有權並負責經營,交易所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總部設在香港中環。

Bitfinex曾因兩次遭遇駭客入侵而損失數千萬美元,

又因提供非法加密貨幣交易以及沒有登記註冊而被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罰款7.5萬美元,並中斷了與多家銀行的合作。

而在本週二,Bitfinex再遭重創。由該交易所同一團隊創立的Tether公司突然宣佈,價值約3000萬美元專案代幣USDT(泰達幣)被盜,震驚了整個幣圈。

但似乎這些醜聞都不足以阻止投資者繼續在Bitfinex上進行加密貨幣交易,在某些天,該平臺以美元計價的交易額甚至比美國的一些證券交易所還高。

也有虛擬貨幣的信徒擔心,在這家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裡,鬆散的控制與火爆的交易“相映成趣”很可能會投資者帶來麻煩,甚至可能波及其他交易所的用戶。康奈爾大學的電腦科學教授EminGünSirer說,“我擔心這個中心化公司會釀成系統性風險,

如果有一天他們倒了,會給整個生態造成破壞。”

不過,同時擔任Bitfinex和Tether兩家公司首席執行官的荷蘭人Jan Ludovicus van der Velde週二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公司的財務狀況前所未有的好。”

之所以大眾會擔心Bitfinex的安全問題,是因為此前也發生過駭人聽聞的比特幣交易所被盜事件。2014年,全球首個也是當時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 Gox(俗稱“門頭溝”)被駭客盜走了價值5億美元的比特幣而走向了破產。

今年,美國執法機構又查封了另一家大型比特幣交易所BTC-E,該交易所被認為是比特幣流向黑市和用於勒索軟體攻擊的中繼站。

雖然多國的監管機構都在試圖給這個行業套上“緊箍咒”,比如美國和日本最大的交易所已經受官方監管,但像Bitfinex這樣處在監管真空地帶的交易所依然大行其道,很大的原因在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只在去中心化的電腦網路上存儲和流動,不受單一公司的控制,也不受任何一國政府的監管約束。這就為那些想操縱虛擬貨幣價格或用它來洗錢的人創造了下手的良機。

美國加密貨幣交易平臺Coinbase的董事Kathryn Haun表示:“不受管制、未經註冊的交易所對整個行業和社區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

Bitfinex 首席戰略官Phil Potter

Bitfinex團隊裡最常見的面孔就是首席戰略官Phil Potter。上世紀90年代,他還在紐約的摩根斯坦利工作,但由於一次在《紐約時報》上大肆吹噓自己價值3500美元的勞力士手錶而被公司解職。

根據相關檔,Bitfinex其實是由現年45歲的Potter與Van der Velde以及Giancarlo Devasini共同經營的。Van der Velde現在居住在香港,而義大利人 Devasini則生活在法國裡維艾拉。

2015年,該交易所遭駭客入侵,損失了1500個比特幣,價值約40萬美元,但更嚴重的被盜案發生在2016年8月,Bitfinex平臺上丟失了近12萬個比特幣,價值約7500萬美元。但另平臺用戶不滿的是,公司將損失分攤到所有用戶頭上(甚至那些在駭客攻擊時不持有比特幣的用戶),導致用戶在交易所的資產損失了36%。

Bitfinex就駭客攻擊事件並沒有給出詳細的解釋,這也趕走了不少大客戶,香港加密貨幣期貨交易所Bitmex的創始人Arthur Hayes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問題太多了。只要公開所有的資料,這些問題就一目了然了。”Hayes說。

但Bitfinex首席執行官van der Velde辯解稱,為了配合刑事調查,公司已經盡可能公開了2016年8月發生的比特幣被盜事件的詳情。

受被盜事件影響,富國銀行暫停了對該交易平臺的外匯美元電子匯款服務,不久之後,兩家臺灣主要銀行也中斷了與醜聞纏身的Bitfinex的合作,因此Bitfinex不得不停止美元存取服務。讓人擔心的是,該交易所一直在沒有告知用戶所有匯入的資金到底存在哪個銀行的帳戶。

當然,目前爭議最大的就是Bitfinex和Tether公司之間的關係。Tether公司在2015年發行了自己的代幣Tether USD,簡稱USDT,在Bitfinex和Poloniex上率先上線。該幣與美元錨定,1USDT=1美元,也就是每發行1美元的USDT,準備金帳戶中就會有1美元作為擔保。

用戶可以在Bitfinex上購入USDT, 然後將其轉到其他交易所,這樣就可以不通過銀行實現跨境“轉帳”。用USDT買比特幣時下也很流行。根據Coinmarketcap的資料,最近幾周,每天都有數億美元的USDT在幾個交易所間換手。有人就質疑Bitfinex通過USDT操縱比特幣價格。

Tether 和Bitfinex方面始終堅稱兩者的運行是分開的。但本月公開的“天堂檔”顯示,離岸律師事務所Appleby曾幫助Bitfinex的兩位高管Potter和Devasini於2014年底在英屬維爾京群島創立了Tether控股公司。

Twitter上也有網友證實,Jan Ludovicus van der Velde是兩家公司的負責人。

Tether和Bitfinex方面在公司網站上發佈聲明進行反駁,同時承諾每一個USDT都由銀行帳戶上的美元做支撐。9月,這兩家公司公開了一份財務文件,旨在證明USDT是有真正的貨幣做擔保的。

曾為多個虛擬貨幣項目提供諮詢的Hogan Lovells律師事務所律師Lewis Cohen表示,這份檔措辭謹慎,並不能證明USDT和美元之間的聯繫。他表示,即便能證明,Tether和Bitfinex也似乎違反了美國和歐洲的相關法律,因為Tether代幣的性質和貨幣市場中的共同基金非常相似。

“能給出很多理由讓你不想碰它。” Cohen在談到USDT時說。

原文連結:https://www.nytimes.com/2017/11/21/technology/bitcoin-bitfinex-tether.html

作者:JM

本文為“信鏈社”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資訊請關注“信鏈社”微信公眾號

很大的原因在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只在去中心化的電腦網路上存儲和流動,不受單一公司的控制,也不受任何一國政府的監管約束。這就為那些想操縱虛擬貨幣價格或用它來洗錢的人創造了下手的良機。

美國加密貨幣交易平臺Coinbase的董事Kathryn Haun表示:“不受管制、未經註冊的交易所對整個行業和社區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

Bitfinex 首席戰略官Phil Potter

Bitfinex團隊裡最常見的面孔就是首席戰略官Phil Potter。上世紀90年代,他還在紐約的摩根斯坦利工作,但由於一次在《紐約時報》上大肆吹噓自己價值3500美元的勞力士手錶而被公司解職。

根據相關檔,Bitfinex其實是由現年45歲的Potter與Van der Velde以及Giancarlo Devasini共同經營的。Van der Velde現在居住在香港,而義大利人 Devasini則生活在法國裡維艾拉。

2015年,該交易所遭駭客入侵,損失了1500個比特幣,價值約40萬美元,但更嚴重的被盜案發生在2016年8月,Bitfinex平臺上丟失了近12萬個比特幣,價值約7500萬美元。但另平臺用戶不滿的是,公司將損失分攤到所有用戶頭上(甚至那些在駭客攻擊時不持有比特幣的用戶),導致用戶在交易所的資產損失了36%。

Bitfinex就駭客攻擊事件並沒有給出詳細的解釋,這也趕走了不少大客戶,香港加密貨幣期貨交易所Bitmex的創始人Arthur Hayes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問題太多了。只要公開所有的資料,這些問題就一目了然了。”Hayes說。

但Bitfinex首席執行官van der Velde辯解稱,為了配合刑事調查,公司已經盡可能公開了2016年8月發生的比特幣被盜事件的詳情。

受被盜事件影響,富國銀行暫停了對該交易平臺的外匯美元電子匯款服務,不久之後,兩家臺灣主要銀行也中斷了與醜聞纏身的Bitfinex的合作,因此Bitfinex不得不停止美元存取服務。讓人擔心的是,該交易所一直在沒有告知用戶所有匯入的資金到底存在哪個銀行的帳戶。

當然,目前爭議最大的就是Bitfinex和Tether公司之間的關係。Tether公司在2015年發行了自己的代幣Tether USD,簡稱USDT,在Bitfinex和Poloniex上率先上線。該幣與美元錨定,1USDT=1美元,也就是每發行1美元的USDT,準備金帳戶中就會有1美元作為擔保。

用戶可以在Bitfinex上購入USDT, 然後將其轉到其他交易所,這樣就可以不通過銀行實現跨境“轉帳”。用USDT買比特幣時下也很流行。根據Coinmarketcap的資料,最近幾周,每天都有數億美元的USDT在幾個交易所間換手。有人就質疑Bitfinex通過USDT操縱比特幣價格。

Tether 和Bitfinex方面始終堅稱兩者的運行是分開的。但本月公開的“天堂檔”顯示,離岸律師事務所Appleby曾幫助Bitfinex的兩位高管Potter和Devasini於2014年底在英屬維爾京群島創立了Tether控股公司。

Twitter上也有網友證實,Jan Ludovicus van der Velde是兩家公司的負責人。

Tether和Bitfinex方面在公司網站上發佈聲明進行反駁,同時承諾每一個USDT都由銀行帳戶上的美元做支撐。9月,這兩家公司公開了一份財務文件,旨在證明USDT是有真正的貨幣做擔保的。

曾為多個虛擬貨幣項目提供諮詢的Hogan Lovells律師事務所律師Lewis Cohen表示,這份檔措辭謹慎,並不能證明USDT和美元之間的聯繫。他表示,即便能證明,Tether和Bitfinex也似乎違反了美國和歐洲的相關法律,因為Tether代幣的性質和貨幣市場中的共同基金非常相似。

“能給出很多理由讓你不想碰它。” Cohen在談到USDT時說。

原文連結:https://www.nytimes.com/2017/11/21/technology/bitcoin-bitfinex-tether.html

作者:JM

本文為“信鏈社”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資訊請關注“信鏈社”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