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能調取的資訊 不用市民反復提供

“最多跑一次”之後,職能部門還在追求“60分鐘辦結”

本月起杭州市國土房管地稅三部門設聯合視窗

浙江計畫到2020年前,到政府辦的事一半“零上門”

工作人員遞給市民辦結的資料和稅單。

4月1日,下沙行政服務中心視窗的索引已經改好了。

從4月5日開始,杭州市國土、房管、地稅三部門共同設置聯合視窗,通過一窗受理、當場辦結、同城通辦、只跑一次、集成辦理5招“組合拳”,

杭州實現全國最快的房屋交易、稅收和不動產登記全流程“60分鐘領證”。這也是杭州房屋交易、稅收和不動產登記全業務、全過程和全網點“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內容之一。

這其中下沙是個特例。以前市民辦理杭州的房屋交易、稅收、不動產登記,需要排三次隊、取三次號、做三次受理,前後大約經歷15個環節。而如果你在下沙買二手房那麼還得多跑一次、跑遠一點,

因為這裡沒有二手房交易契稅繳納的視窗,最近的辦事視窗在市民中心,距離下沙行政服務中心大約16公里。

“現在好了,我們終於做到辦事不用出下沙了。”杭州地稅局開發區稅務分局局長葉莉一早就趕到下沙行政服務中心一樓辦事大廳,正式上線第一天,她要跟一遍流程才放心,雖然4月1日當天就已經試運行過了。

“最多跑一次”的背後,

是各職能部門為之做出的努力。

從確認一窗受理到上線,僅兩周時間

“從我們接到下沙要設立不動產交易三證聯辦視窗的通知,到人員落實、培訓,最後上線,不超過兩周時間。”葉莉說。

雖然來辦業務的市民看到的只是契稅視窗從下沙行政服務中心二樓搬到了一樓,但對他們後臺來說,這項業務的模組是新增加的,所有人員都要經過集中、突擊培訓,要熟練操作新業務得有足夠的操作時間和業務量來磨合。

葉莉表示,“而且這次不僅是我們一個部門,還涉及到國土、房管的業務一窗受理,還需要行政服務中心的各部門集中騰挪、協調,差不多每天都在跟進這事,總不能市民已經來辦業務了,我們說對不起,還辦不了。”

好在下沙行政服務中心的配合度很高,各項銜接工作很快就落實了。“三部門共同設置聯合視窗,市民辦業務就更方便了。

”葉莉解釋說,比如你在下沙買了套房,現在只需要取一個聯合受理號、到一個視窗受理,流程也減為四個環節,在提交資料後,三個部門並聯審核,符合受理條件的統一出具受理單,整個流程走下來在一個小時左右。

記者在現場看到下沙行政服務中心視窗的索引已經更新,此前不動產登記、產權交易分設索引,地稅業務更是不同樓層,如今已經統一變更為“房屋交易與不動產登記”,其下分列交易、登記、契稅三項。三個視窗依次排開,並統一由一個視窗受理。

能調取的資訊,不用市民反復提供

記者跟隨來辦事的楊女士走了一遍流程。她來辦理經濟適用房變更為商品房,聯合視窗受理後,第一步就分配給地稅,因為她首先需要為經濟適用房補繳土地收益,楊女士材料帶得很齊全,結果到了最後一步卻卡住了——粗心大意的楊女士居然帶了一張今年2月份已經過期的銀行卡來繳稅,連她自己發現後也直說糊塗,從等待到辦理不過十幾分鐘。

“對我們來說,能減少的就是內部的辦事流程,我們能調取的信息就不讓市民反復提供,但必要的程式和審核還是不能減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說,其實內部徵求意見時拿到的“最多跑一次”清單並不止這些,“比如原本‘企業註銷’也在最多跑一次清單裡,但企業登出涉及企業財務清算,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往往需要對材料進行反復核實,如果也要求跑一次就辦結很容易發生疏漏,有的可能涉及大量資金,所以最後是沒有列入第一批清單。”

葉莉直言,現在讓他們更有壓力的不是“最多跑一次”,而是“60分鐘辦結”,這對工作人員的業務熟練程度和辦事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我們來說,能減少的就是內部的辦事流程,我們能調取的信息就不讓市民反復提供,但必要的程式和審核還是不能減的。

新聞+

一次都不跑,事就能辦好

在網上推送公共服務、開放資料,“人力跑腿”變為“資訊跑腿”……作為全國政務服務互聯網化的先行省份,浙江正在深化這一改革,預計到2020年前,到政府辦事“零上門”事項將超過一半。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深化“互聯網 +政務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工作目標: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完善建設集約、服務集聚、資料集中、管理集成的浙江政務服務網。2017年底之前,形成較為完整、規範的統一政務服務事項庫;到2020年,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零上門”事項超過50%。

“方案”明確提出,通過深化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事項庫建設,推進行政審批“一站式”網上運行、並聯審批等方式,推動政務服務網上辦理。

在平臺建設和資料整合上,“方案”提出了平臺升級融合概念。2017年底前,實現浙江政務服務網基層服務站點全覆蓋,推動服務向基層延伸。例如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等服務可以通過網上預約、網上評價、網上支付的一站式平臺完成。

同時,在資訊安全和開放共用上,“方案”提出夯實政務服務網支撐保障體系,主要通過建立統一的政務資料中心,在落實資訊安全保護的前提下對資料進行開放共用並鼓勵應用創新。

其下分列交易、登記、契稅三項。三個視窗依次排開,並統一由一個視窗受理。

能調取的資訊,不用市民反復提供

記者跟隨來辦事的楊女士走了一遍流程。她來辦理經濟適用房變更為商品房,聯合視窗受理後,第一步就分配給地稅,因為她首先需要為經濟適用房補繳土地收益,楊女士材料帶得很齊全,結果到了最後一步卻卡住了——粗心大意的楊女士居然帶了一張今年2月份已經過期的銀行卡來繳稅,連她自己發現後也直說糊塗,從等待到辦理不過十幾分鐘。

“對我們來說,能減少的就是內部的辦事流程,我們能調取的信息就不讓市民反復提供,但必要的程式和審核還是不能減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說,其實內部徵求意見時拿到的“最多跑一次”清單並不止這些,“比如原本‘企業註銷’也在最多跑一次清單裡,但企業登出涉及企業財務清算,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往往需要對材料進行反復核實,如果也要求跑一次就辦結很容易發生疏漏,有的可能涉及大量資金,所以最後是沒有列入第一批清單。”

葉莉直言,現在讓他們更有壓力的不是“最多跑一次”,而是“60分鐘辦結”,這對工作人員的業務熟練程度和辦事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我們來說,能減少的就是內部的辦事流程,我們能調取的信息就不讓市民反復提供,但必要的程式和審核還是不能減的。

新聞+

一次都不跑,事就能辦好

在網上推送公共服務、開放資料,“人力跑腿”變為“資訊跑腿”……作為全國政務服務互聯網化的先行省份,浙江正在深化這一改革,預計到2020年前,到政府辦事“零上門”事項將超過一半。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深化“互聯網 +政務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工作目標: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完善建設集約、服務集聚、資料集中、管理集成的浙江政務服務網。2017年底之前,形成較為完整、規範的統一政務服務事項庫;到2020年,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零上門”事項超過50%。

“方案”明確提出,通過深化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事項庫建設,推進行政審批“一站式”網上運行、並聯審批等方式,推動政務服務網上辦理。

在平臺建設和資料整合上,“方案”提出了平臺升級融合概念。2017年底前,實現浙江政務服務網基層服務站點全覆蓋,推動服務向基層延伸。例如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等服務可以通過網上預約、網上評價、網上支付的一站式平臺完成。

同時,在資訊安全和開放共用上,“方案”提出夯實政務服務網支撐保障體系,主要通過建立統一的政務資料中心,在落實資訊安全保護的前提下對資料進行開放共用並鼓勵應用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