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非遺舞蹈進校園

學生跳安代舞。

青羚網訊11 月 22 日 10時許,西寧市第二中學迎來了課間操時間,

2000多名學生在操場上整齊列隊,伴隨著極富蒙古族風情的音樂跳起了已收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安代舞。

安代舞被稱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是流傳於我國內蒙古的一種原生態舞蹈。安代舞通過不同地域的文化風俗相糅合鑄就了蒙古族文化,孕育了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安代舞。2006 年 5 月 20 日,蒙古族安代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負責教學生安代舞的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西寧小羚羊藝術團團長餘萍介紹,這套安代舞動作是西寧市群眾藝術館的老師們在蒙古族非遺安代舞的基礎上,經過改編而成的。“我們希望讓孩子在學習之餘,也能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

除了蒙古族安代舞,西寧市第二中學聯合西寧市群藝館,在學校推廣回族《花兒與少年》、土族《花棍舞》、藏族《踢踏舞》和撒拉族民族舞等非遺舞蹈。

“一年推廣一套舞蹈,去年在學生中推廣的回族舞《花兒與少年》得到了全體師生的普遍認可。今年學校又推出蒙古族安代舞。”餘萍說,現在西寧市群藝館正在編排撒拉族、土族舞蹈,計畫在下學期推出。

據西寧市第二中學體育藝術中心主任舒燕介紹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民族文化,學校每週都安排大課間操,讓孩子們專業學習棋類、球類、街舞類等。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讓師生們瞭解家鄉民族文化,感受到民間體育、舞蹈的魅力,也為非遺文化走進校園作出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