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對成績的態度,決定了他將來的人生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個視頻,四川眉山一位父親為了教育偷東西的兒子,竟用繩子將年僅7歲的兒子綁住,懸吊在河中。

記者採訪父親時,這位父親說: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差,壞毛病也特別多,

愛說謊,還總是偷東西。道理講了一萬次,孩子卻總是不長記性。帶他去學校報名,花錢學校都不收。

“我對他成績要求很低,如果他以後實在不行,我覺得他靠自己的雙手去掃地,我都覺得光榮。千萬別幹違法犯罪的事情。”父親這麼跟記者說。當記者問孩子的時候,孩子也表示自己不想讀書。

生活中我們也遇到過很多類似的父母,孩子不喜歡學習或者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

父母們也就對孩子的學習不那麼重視了,僅僅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德行。

可是我們要認清,學習成績和德行之間,其實並不衝突。

不能因為成績不好,就不在乎

我媽媽有個閨蜜,她女兒跟我年齡相仿,上學時也在一個班,她學習成績並不出色,

卻從不因考試成績不好而緊張害怕,因為她媽媽就是這麼說的:學習有什麼用?成績不好也沒事,長大了嫁得好比什麼都管用。我曾經很羡慕她,有這樣的媽媽。

她的成績果然不好,一直很穩定地倒數。現在我們都長大了,她真的如她媽媽所說,嫁了個有錢人家,卻過著很辛苦的日子。婆家是靠倒騰一個廠子的貨單發的財,後來廠子搬走了,守著一大把錢,也沒有更好的發展。

終於盤了個離家近的門面開起飯店,不到一年的光景也關了。在婆家受了委屈,她也只會跑回娘家哭,哭完了又要自己回去。 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媽了,蓬頭垢面的樣子,絲毫襯托不出她一身的名牌氣質。偶爾我去接女兒放學,在幼稚園門口遇見,她都是在大聲地教訓著自己的孩子,一點也沒有人生富有的樣子。我現在很慶倖,自己的媽媽把我教養得這麼好。

大概是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常聽到這樣的話“孩子學習不好沒關係,只要好好做人,不走歪路,平平安安的就好”,這些人可能都本著自己所擁有的財富講的這樣的話,於是孩子也不再看重成績好壞,不斷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沒有要求就沒有動力,於是除了學習上的不努力,其他方面也是滿不在乎。

萬千事物沒有孤立的,都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看重成績並且會為之努力的學生,

長大以後更加懂得判斷是非對錯,明白是非曲直的因果關係,也懂得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爭取,遇到問題也能頂住壓力想出辦法解決,即使嘗試了不正確的方法,也懂得及時調整,另闢蹊徑。

在乎的不是成績,而是做事態度!

越是在乎成績,越是懂得勤奮的重要性

讀高中時,擔任我們班化學老師的是一位元省級優秀教師,當時全校範圍內,能在他的班裡學習是被羡慕的。班裡有位元總成績非常好的同學,唯獨化學成績不突出,可能正因為這一門課的不優秀,總是提不起他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每次做作業的順序都把化學放在最後,每次化學小測試總是成績平平,與他的其他科目成績完全不匹配。在經過快一學期的掙扎後,他終於忍不住找到化學老師,問老師自己為什麼付出同樣的努力,但化學成績總不見起色。老師只給了他一句話:做得題不夠多。

為了老師這句話,為了提高化學成績,也為了證明自己,他買遍了門口書攤上所有化學資料,每天在化學上多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學習、做題,見效之快是完全沒有想到的。

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愛因斯坦說得一點沒錯,作為學生,成績是99%的勤奮加上1%的聰明。我的同學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而發奮圖強地努力,最終成績不會辜負他,單單這種為了目標埋頭苦幹的精神和態度就能搬掉很多成功路上的絆腳石,這種態度和精神從學生時代開始積澱,將伴隨人的一生。

我們不以成績論英雄,但學生對待成績的態度,從側面反應了學習態度,也是最初始的人生態度,態度的端正和積極才是我們最需要看重的。

越是在乎成績,越是懂得合理規劃

我這位元化學成績不太優秀的同學在老師的點播下,很快就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在實現第一次化學成績第一名的目標後,他並沒有因此放鬆,而是繼續堅持住了他的題海戰術,並且推廣到了其他學科。在高中最後的考試——高考中也取得了屬於他的輝煌,考取了夢想中的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給予他選擇權的就是他的成績。

在很多同學眼中,他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不會搭配衣服,不會打籃球,不懂得打理頭髮,甚至不懂得欣賞音樂,因為他只聽一首歌並永遠只喜歡這一首《千年等一回》……他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不停地學習、做題。其實這些同學都錯了,大學時代,他除了做好自己的課題,多出來大把的時間,讓他轉身就變成了會踢球、會打扮的帥哥。用他的話說是高中的時間不允許我揮霍在這些與成績無關的事情上,這是我自己的人生規劃。

在他不斷努力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太多需要思維轉變的題在他冥思苦想中、查缺補漏中、不停改變思路中做了出來,這個過程除了增長了知識,更能有效規避粗心大意的壞習慣,因為他太在乎成績了。

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就是最具體的目標;懂得遮罩無關緊要的干擾,一早規劃好為實現目標應該做的事。這在將來生活和工作中,一旦明確目標,全力以赴思考和努力必將為取得成功保駕護航。

越是在乎成績,越是思維全面

我有個遠房表親,他高考時,正趕上高考移民風潮,家裡人不停地在為他的戶口和學籍努力,希望能遷到高考分數更低的省份去。他自己是知道這件事的,於是在最應該緊張的高三,他反而更加放鬆的自己的學習。每天就盼著自己能儘快轉學,到他心目中的別的省份去當全班前幾名。

因為家裡人戶口的關係,在高考的前一年,他真的轉學成功了。到了新的學校,新的環境和老師、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讓他一下適應不了,在多次的測試中都成績平平,就算以當地的高考分數線衡量,他也是考不上普通本科的。夢碎,在我看來是遲早的事情,不以提高成績為目標,只看到眼前那一點。

反過來看徐同學,家裡有條件送出國,她依然努力學習,最用功的就是英語,她說,即使我不選擇出國,扎實的英語素質肯定能給我更多選擇的機會。後來她真的沒有選擇出國,考上了不錯的大學,在外貿領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學習對她來說更是一種積極態度,讓她能宏觀地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機遇。

不在乎成績的學生,遇到困難首先給自己找到不努力的藉口,將來也很難成就努力的人生;看重成績反映的是一個學生積極的態度,他分析問題的態度也一定是積極全面的,能看見眼前的一點利益和困難,也能看見努力後的目標和希望。

越是在乎成績的學生,越是能坦然面對人生的挫折

學生是孩子的第一個社會角色,成績則是孩子的責任心、上進心、自律性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反映,身為學生而做不好學生,將來還能做好什麼?當然不排除個例,或許因為發生變故而轉變,但必將會付出巨大努力和代價去走一條崎嶇坎坷的人生路。

孩子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要想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取得好成績絕非易事,這需要堅定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放棄很簡單,堅持卻很難。為了取得好成績,孩子只有不斷努力,不斷調整,克服學習中一個接一個的困難,找到實現目標的途徑。所以在乎成績的學生更懂得律己達人,而不會放任自流。這個漫長的過程,讓孩子學會了包容和接納,為今後面對人生挫折儲備了足夠的能量,為自己贏得了有備而來的人生。

我們無需分數問題上給孩子過分的壓力,不會因為一兩次考不好就全盤否定孩子。但如果孩子考差卻一直不在乎,那就是嚴重的態度問題了。

當孩子長大,學生時代過去,擺在他們面前的人生比上學壓力更大、挑戰更多,那些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往往是走在了最前面,甚至領跑這個時代。

讀高中時,擔任我們班化學老師的是一位元省級優秀教師,當時全校範圍內,能在他的班裡學習是被羡慕的。班裡有位元總成績非常好的同學,唯獨化學成績不突出,可能正因為這一門課的不優秀,總是提不起他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每次做作業的順序都把化學放在最後,每次化學小測試總是成績平平,與他的其他科目成績完全不匹配。在經過快一學期的掙扎後,他終於忍不住找到化學老師,問老師自己為什麼付出同樣的努力,但化學成績總不見起色。老師只給了他一句話:做得題不夠多。

為了老師這句話,為了提高化學成績,也為了證明自己,他買遍了門口書攤上所有化學資料,每天在化學上多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學習、做題,見效之快是完全沒有想到的。

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愛因斯坦說得一點沒錯,作為學生,成績是99%的勤奮加上1%的聰明。我的同學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而發奮圖強地努力,最終成績不會辜負他,單單這種為了目標埋頭苦幹的精神和態度就能搬掉很多成功路上的絆腳石,這種態度和精神從學生時代開始積澱,將伴隨人的一生。

我們不以成績論英雄,但學生對待成績的態度,從側面反應了學習態度,也是最初始的人生態度,態度的端正和積極才是我們最需要看重的。

越是在乎成績,越是懂得合理規劃

我這位元化學成績不太優秀的同學在老師的點播下,很快就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在實現第一次化學成績第一名的目標後,他並沒有因此放鬆,而是繼續堅持住了他的題海戰術,並且推廣到了其他學科。在高中最後的考試——高考中也取得了屬於他的輝煌,考取了夢想中的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給予他選擇權的就是他的成績。

在很多同學眼中,他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不會搭配衣服,不會打籃球,不懂得打理頭髮,甚至不懂得欣賞音樂,因為他只聽一首歌並永遠只喜歡這一首《千年等一回》……他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不停地學習、做題。其實這些同學都錯了,大學時代,他除了做好自己的課題,多出來大把的時間,讓他轉身就變成了會踢球、會打扮的帥哥。用他的話說是高中的時間不允許我揮霍在這些與成績無關的事情上,這是我自己的人生規劃。

在他不斷努力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太多需要思維轉變的題在他冥思苦想中、查缺補漏中、不停改變思路中做了出來,這個過程除了增長了知識,更能有效規避粗心大意的壞習慣,因為他太在乎成績了。

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就是最具體的目標;懂得遮罩無關緊要的干擾,一早規劃好為實現目標應該做的事。這在將來生活和工作中,一旦明確目標,全力以赴思考和努力必將為取得成功保駕護航。

越是在乎成績,越是思維全面

我有個遠房表親,他高考時,正趕上高考移民風潮,家裡人不停地在為他的戶口和學籍努力,希望能遷到高考分數更低的省份去。他自己是知道這件事的,於是在最應該緊張的高三,他反而更加放鬆的自己的學習。每天就盼著自己能儘快轉學,到他心目中的別的省份去當全班前幾名。

因為家裡人戶口的關係,在高考的前一年,他真的轉學成功了。到了新的學校,新的環境和老師、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讓他一下適應不了,在多次的測試中都成績平平,就算以當地的高考分數線衡量,他也是考不上普通本科的。夢碎,在我看來是遲早的事情,不以提高成績為目標,只看到眼前那一點。

反過來看徐同學,家裡有條件送出國,她依然努力學習,最用功的就是英語,她說,即使我不選擇出國,扎實的英語素質肯定能給我更多選擇的機會。後來她真的沒有選擇出國,考上了不錯的大學,在外貿領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學習對她來說更是一種積極態度,讓她能宏觀地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機遇。

不在乎成績的學生,遇到困難首先給自己找到不努力的藉口,將來也很難成就努力的人生;看重成績反映的是一個學生積極的態度,他分析問題的態度也一定是積極全面的,能看見眼前的一點利益和困難,也能看見努力後的目標和希望。

越是在乎成績的學生,越是能坦然面對人生的挫折

學生是孩子的第一個社會角色,成績則是孩子的責任心、上進心、自律性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反映,身為學生而做不好學生,將來還能做好什麼?當然不排除個例,或許因為發生變故而轉變,但必將會付出巨大努力和代價去走一條崎嶇坎坷的人生路。

孩子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要想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取得好成績絕非易事,這需要堅定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放棄很簡單,堅持卻很難。為了取得好成績,孩子只有不斷努力,不斷調整,克服學習中一個接一個的困難,找到實現目標的途徑。所以在乎成績的學生更懂得律己達人,而不會放任自流。這個漫長的過程,讓孩子學會了包容和接納,為今後面對人生挫折儲備了足夠的能量,為自己贏得了有備而來的人生。

我們無需分數問題上給孩子過分的壓力,不會因為一兩次考不好就全盤否定孩子。但如果孩子考差卻一直不在乎,那就是嚴重的態度問題了。

當孩子長大,學生時代過去,擺在他們面前的人生比上學壓力更大、挑戰更多,那些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往往是走在了最前面,甚至領跑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