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直很努力的優等生 測試2018款高爾夫

[XCAR 測試 原創]

就在前不久,一汽-大眾推出了高爾夫的全球同步更新車型,用最準確的車廠代碼來命名應該稱它為Mk-7.5,也就是說,它仍屬於7代高爾夫的中期改款車型。雖然如此,在全新高爾夫的身上,

我們看到了很多富有誠意的改變,這勢必會減輕和消除掉很多當初被瘋狂吐槽的點。究竟是哪些變化?請大家耐心往下看。

我們測試的試駕車是2018款高爾夫280TSI 自動旗艦型,從名字上便知它是高爾夫全系除“GTI”、“R”之外的頂配車型,其售價為18.29萬元,

論這台車的價格,肯定會有很多人會質疑為何不去買品牌號召力更高的奧迪A3 1.4T車型,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很多網友周旋于此兩款車型之間猶豫不決的原因。

一汽-大眾2018款高爾夫售價
1.6L 手動時尚型12.19萬元1.6L 自動時尚型13.39萬元1.6L 自動舒適型14.49萬元180TSI 自動舒適型15.08萬元230TSI 手動舒適型14.09萬元230TSI 自動舒適型15.49萬元230TSI 自動豪華型16.59萬元280TSI 手動R-Line15.79萬元280TSI 自動R-Line17.19萬元280TSI 自動旗艦型(測試車型)18.29萬元愛卡汽車網製錶 www.xcar.com.cn

不過,

本身兩款車的實際終端價格都會有一定幅度的降低,而且無論實際購車價格是否接近,但從後期的保養維修方面,其實還是能看出品牌定位之間的差距,究竟是選擇實惠還是更看重外在,也許當您看完完整測試內容之後,會有一個初步的選擇。

剛拿到這輛試駕車時,我著實被這台車上豐富的配置嚇了一跳,而後來翻看官網配置表之後才發現,很大一部分配置都來自於各自分屬的選裝包。這其中就包括智慧包(ACC 3.0自我調整巡航系統、車道保持系統、前部輔助系統)和資訊娛樂包(MIB High 9.2英寸觸控彩屏導航系統、動感車頂鯊魚鰭天線、丹拿高級環繞音響系統)。

外觀方面,新高爾夫的前臉並沒有大刀闊斧的改變,整體造型採用了全新大眾家族“X”型交叉的前臉的設計項目,

中網橫向線條的增加讓整個前臉造型看起來更加舒展。

前大燈經過了重新設計,雙“C”型的內框設計顯得更加新穎,而且兩個“C”型燈框的底部還與中網處的鍍鉻條緊密相連。等內配備也不含糊,採用了與時俱進的全LED的光源。

在車身尺寸上,新款高爾夫仍然保持了緊湊而敏捷的身材,長寬高還有軸距的參數和七代車型基本保持一致。

車尾變化更加甚微,僅僅是在細節進行了一些微調,排氣口所處的尾唇部位增加了用於點綴的鍍鉻裝飾條。

尾燈這次也全部升級為全LED光源,“馬賽克”的燈帶效果加上略帶熏黑的燈帶簡直酷的沒朋友。而且這一次,連之前奧迪車型獨有“跑馬燈”轉向效果也一併加入了進來。

這個小巧的鯊魚鰭天線也是資訊娛樂選裝包中的一部分。

頂配車型採用了全新的雙五輻輪圈樣式設計,編制效果更加富有設計。而全新的倍耐力P7輪胎更兼顧了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

增加更多高級配置

坐進新款高爾夫車內,立馬就能感受到有所提升的高級感,12.3英寸的全液晶儀錶盤十分搶眼,而曾經有些跟不上時代的中控台也被這塊9.2英寸的MIB High觸控螢幕所替代。

既然是中期改款,在內飾方面,全新高爾夫主要做得是通過增加配置來提升車內高級感。

12.3英寸的全液晶儀錶盤與之前奧迪等車型上的款式基本相同,它集行駛資料、導航等七大功能於一體,尤其是導航功能其實用度比HUD的導航提示要明顯直觀的多。

整塊儀錶可顯示的資訊相當多,車道保持以及自我調整巡航系統在這塊儀錶上都有清晰地顯示。

自動泊車時的狀態顯示就顯得非常重要。

方向盤樣式保持不變,不過左邊按鍵加入了ACC自我調整巡航的控制按鍵。

選裝的這塊9.2英寸觸控彩屏顯示系統功能非常全面,除了正常功能之外,它還同時支援Carplay和Carlife兩種車機互聯系統,以及支援多點觸控和手勢控制功能,隔空實現左、右切換等操控,此外車輛的各種設置也基本可以在這裡進行修改,比如關閉ESP功能。

車內配備了Clean air 2.0空氣淨化系統,開啟後35秒內能自動切換至內迴圈模式,有效過濾PM2.5,為車內帶來一個純淨的空氣環境。

中控台下方設置了USB和AUX介面,不過由於開口略顯狹窄,所以在插接USB設備時會有些不便。

新款高爾夫還具備了自動泊車系統。

前、後座椅表面由皮質和Alcantara材質拼接而成。觸感非常出色,給人一種柔軟溫暖的感受,並且座椅包裹性也很不錯,Alcantara材質滑動摩擦力大,即便是運動駕駛時也不會有強烈的脫離感。

主駕駛座椅具備電動調節和三組座椅記憶功能,而副駕駛座椅仍為手動調節,座椅的舒適度相當出色,但令人詬病的旋鈕式靠背調節仍然是最需要改進的地方。

“8+1”聲道的丹拿揚聲系統具備高音、中置和低音單元,聲音比較清澈,只可惜它屬於選裝配置。

後排出風口附近沒有給後排乘客預留可以用來充電的USB介面,有些美中不足。

空間保持不變

由於此次改款並未對車內空間進行改善,所以全新高爾夫的車內空間表現基本與老款保持一致,在此我們就不在一一贅述了。

前排頭部空間一拳四指(圖中體驗者身高1.73m)。

後排腿部空間兩拳,頭部空間一拳兩指。

後備廂空間380L,放倒後排座椅之後,後備廂空間可達1220L。

本次改款車型並未配備全景天窗。

行駛質感有提升

全新高爾夫依舊搭載了1.6L自吸、1.2T和1.4T三種發動機,其中1.4T發動機有包含高、低功率版,我們測試的自動旗艦版280TSI試駕車所搭載的便是高功率版的1.4T渦輪增壓發動機。

與發動機匹配的變速箱類型依舊和老款沒有區別,1.6L車型搭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而1.2T和1.4T車型則搭配7速幹式雙離合變速箱。另外,全系還有五速手動變速箱可供選擇。

底盤部分,1.6L和1.2T車型的後懸掛仍為扭力梁非獨立懸掛,而1.4T車型的後懸掛則全部更換成了四連杆式獨立懸掛。

其實對測試車上的這套“1.4T+7速DSG”黃金動力真的不想過多評價,畢竟為了贏得市場,大眾對它的調校早已經做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充沛的低扭輸出,出色的動力回應,在市區裡,你絕對不會感覺到這顆“心臟”會有乏力的時候。動力銜接也是順暢的沒話說,我在測試這台車的五天裡,無論在擁堵的市區還是可以狂奔的高速公路,都不曾感覺這套動力系統有半點頓挫。

唯一的不足還是在於程式對幹式雙離合變速箱的保護,造成起步瞬間那短暫的延遲,不過既然你並不是準備要在紅綠燈與誰拼個你死我活,這表現更加沉穩的起步對你來說,不是更符合實際需要嘛?

新款高爾夫還可以通過中控大屏對駕駛模式進行更便捷的選擇,尤其是個性化選項的加入,甚至可以對空調工作狀態進行單獨選擇。

在實際的駕駛中,我驚奇的發現全新高爾夫7的行駛質感有了明顯的提升,它在提供比較清晰路感的同時,還能將路面各種細碎的顛簸過濾的相當徹底,而那種厚重飽滿的“德國車”味道兒也得到了回歸,那種老練扎實的感覺猶如突然喝到正宗的陳年佳釀。

當然,我並不會將這種差異歸結於懸掛結構的變化,雖然懸掛結構的改變肯定能直接影響到這些,但我相信,大眾工程師對減震器阻尼值以及彈簧k值等參數重新的標定有著密不可分的作用。

而電子助力轉向系統很明顯也是經過了重新的標定,曾經7代車型那種過於“電子味兒”的轉向手感得到了糾正,隨著車速的提升,轉向力度和轉向比的變化更趨於真實合理。如果你駕駛過同平臺的奧迪A3和高爾夫GTI的話,你就會明白,新高爾夫轉向的手感正在由奧迪A3的“買菜化”向著高爾夫GTI的“運動化”方向轉變。

要說後懸掛變為獨立懸掛之後最大的改變,那莫過於在更加極限狀態下車輛的駕駛表現,在高速超車並線或者場地繞樁這種較激烈的駕駛過程中,全新高爾夫車尾跟隨性會較7代有非常明顯的提升,它能更加服從你對車輛的駕駛意圖,從而提高你的駕駛信心。

在車輛的NVH方面,換裝倍耐力全新P7輪胎的新款高爾夫在路噪方面的確有了不小的提升,這套輪胎對各種路面的降噪都做出了不小的優化,可以說在它的幫助下,新款高爾夫的行駛質感直逼奧迪A4L。

測試成績依舊算得上標杆級水準

測試部分:

◆0-100km/h加速測試:

全新高爾夫的加速起步仍受DSG變速箱保護影響,起步瞬間會有較明顯的動力延遲,而且發動機的起步轉速會被限制在2000rpm以內。在短暫的動力輸出延遲之後,平緩的動力開始通過車輪向地面進一步傳遞,雖然加速G值不高,但由於動力輸出的連貫性,使得車輛在換擋過程中的動力損耗比較輕微。ESP雖然無法徹底關閉,但在整個加速測試工程中,隱藏在後臺的ESP系統幾乎不會被觸發。

加速姿態穩健,車頭無上揚,前輪在起步延遲之後重獲動力,在獲得充沛扭矩的瞬間,輪胎會突破抓地力而短暫打滑。

從曲線中我們可以看到,車輛在加速起步之處加速G值一直呈上升勢頭,並在1.7s時達到最大值。

雖然8.42s的加速成績在同級別車型中算得上比較出色,如果沒有變速箱起步保護所造成的動力短暫延遲,相信這台車的加速成績還能更快。

◆100-0km/h刹車測試

全力刹車過程中,全新高爾夫的刹車姿態非常穩健。前/後刹車的刹車力分配比較合理,前懸掛對車身刹車前傾造成抑制的非常到位。

輪胎的寬度和抓地力都表現的非常到位,在連續刹車的測試中刹車距離也非常穩定,基本都保持在38.5m左右的範圍內。

雖然刹車G值一度曾達到過-1.501g,但並沒有持續太久,不過,刹車力度一直處在-1上下比較平均。另外,刹車後段ABS系統保持了非常高的工作頻率。

◆噪音測試

◆綜合市區油耗測試

為了讓車輛測試油耗更具對比性,本次油耗測試是在車輛全程處在標準模式,並將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關閉的狀態下進行的。而且車內空調始終設定在23°的自動模式。行駛路段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紅綠燈較多的市區道路,且擁堵情況較嚴重。剩下的路段則屬於郊區道路和高速,路況相當通暢。

本次油耗測試共行駛124km,最終加注10.47L 92#無鉛汽油。

油耗測試結果
行駛里程124km消耗油量10.47L平均時速27km/h花費金額62.3元每公里成本0.5元表顯平均油耗7.2L/100km實際平均油耗8.44L/100km工信部油耗5.7L/100km

編輯點評:在我眼裡,高爾夫就像曾經兒時班裡某位品學兼優的同學,在學習上,她是個考試發揮很穩定、從不偏科的好學生,在品行上,她又有著出身大家庭的穩重,不閒言碎語也從不惹是生非。你可以說她太過乖巧,不夠個性,但也絕對不能忽視她的存在,因為她就是這樣一位本就很優秀但卻仍就堅持努力的優等生。

添加“愛卡汽車”微信公眾號,每天獲取汽車圈兒一手最新資訊!

myxcar

↑↑↑(長按上方可複製至微信添加朋友並關注)我們每天都會推送最新車事、新車資訊,快來關注我們吧!

在車身尺寸上,新款高爾夫仍然保持了緊湊而敏捷的身材,長寬高還有軸距的參數和七代車型基本保持一致。

車尾變化更加甚微,僅僅是在細節進行了一些微調,排氣口所處的尾唇部位增加了用於點綴的鍍鉻裝飾條。

尾燈這次也全部升級為全LED光源,“馬賽克”的燈帶效果加上略帶熏黑的燈帶簡直酷的沒朋友。而且這一次,連之前奧迪車型獨有“跑馬燈”轉向效果也一併加入了進來。

這個小巧的鯊魚鰭天線也是資訊娛樂選裝包中的一部分。

頂配車型採用了全新的雙五輻輪圈樣式設計,編制效果更加富有設計。而全新的倍耐力P7輪胎更兼顧了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

增加更多高級配置

坐進新款高爾夫車內,立馬就能感受到有所提升的高級感,12.3英寸的全液晶儀錶盤十分搶眼,而曾經有些跟不上時代的中控台也被這塊9.2英寸的MIB High觸控螢幕所替代。

既然是中期改款,在內飾方面,全新高爾夫主要做得是通過增加配置來提升車內高級感。

12.3英寸的全液晶儀錶盤與之前奧迪等車型上的款式基本相同,它集行駛資料、導航等七大功能於一體,尤其是導航功能其實用度比HUD的導航提示要明顯直觀的多。

整塊儀錶可顯示的資訊相當多,車道保持以及自我調整巡航系統在這塊儀錶上都有清晰地顯示。

自動泊車時的狀態顯示就顯得非常重要。

方向盤樣式保持不變,不過左邊按鍵加入了ACC自我調整巡航的控制按鍵。

選裝的這塊9.2英寸觸控彩屏顯示系統功能非常全面,除了正常功能之外,它還同時支援Carplay和Carlife兩種車機互聯系統,以及支援多點觸控和手勢控制功能,隔空實現左、右切換等操控,此外車輛的各種設置也基本可以在這裡進行修改,比如關閉ESP功能。

車內配備了Clean air 2.0空氣淨化系統,開啟後35秒內能自動切換至內迴圈模式,有效過濾PM2.5,為車內帶來一個純淨的空氣環境。

中控台下方設置了USB和AUX介面,不過由於開口略顯狹窄,所以在插接USB設備時會有些不便。

新款高爾夫還具備了自動泊車系統。

前、後座椅表面由皮質和Alcantara材質拼接而成。觸感非常出色,給人一種柔軟溫暖的感受,並且座椅包裹性也很不錯,Alcantara材質滑動摩擦力大,即便是運動駕駛時也不會有強烈的脫離感。

主駕駛座椅具備電動調節和三組座椅記憶功能,而副駕駛座椅仍為手動調節,座椅的舒適度相當出色,但令人詬病的旋鈕式靠背調節仍然是最需要改進的地方。

“8+1”聲道的丹拿揚聲系統具備高音、中置和低音單元,聲音比較清澈,只可惜它屬於選裝配置。

後排出風口附近沒有給後排乘客預留可以用來充電的USB介面,有些美中不足。

空間保持不變

由於此次改款並未對車內空間進行改善,所以全新高爾夫的車內空間表現基本與老款保持一致,在此我們就不在一一贅述了。

前排頭部空間一拳四指(圖中體驗者身高1.73m)。

後排腿部空間兩拳,頭部空間一拳兩指。

後備廂空間380L,放倒後排座椅之後,後備廂空間可達1220L。

本次改款車型並未配備全景天窗。

行駛質感有提升

全新高爾夫依舊搭載了1.6L自吸、1.2T和1.4T三種發動機,其中1.4T發動機有包含高、低功率版,我們測試的自動旗艦版280TSI試駕車所搭載的便是高功率版的1.4T渦輪增壓發動機。

與發動機匹配的變速箱類型依舊和老款沒有區別,1.6L車型搭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而1.2T和1.4T車型則搭配7速幹式雙離合變速箱。另外,全系還有五速手動變速箱可供選擇。

底盤部分,1.6L和1.2T車型的後懸掛仍為扭力梁非獨立懸掛,而1.4T車型的後懸掛則全部更換成了四連杆式獨立懸掛。

其實對測試車上的這套“1.4T+7速DSG”黃金動力真的不想過多評價,畢竟為了贏得市場,大眾對它的調校早已經做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充沛的低扭輸出,出色的動力回應,在市區裡,你絕對不會感覺到這顆“心臟”會有乏力的時候。動力銜接也是順暢的沒話說,我在測試這台車的五天裡,無論在擁堵的市區還是可以狂奔的高速公路,都不曾感覺這套動力系統有半點頓挫。

唯一的不足還是在於程式對幹式雙離合變速箱的保護,造成起步瞬間那短暫的延遲,不過既然你並不是準備要在紅綠燈與誰拼個你死我活,這表現更加沉穩的起步對你來說,不是更符合實際需要嘛?

新款高爾夫還可以通過中控大屏對駕駛模式進行更便捷的選擇,尤其是個性化選項的加入,甚至可以對空調工作狀態進行單獨選擇。

在實際的駕駛中,我驚奇的發現全新高爾夫7的行駛質感有了明顯的提升,它在提供比較清晰路感的同時,還能將路面各種細碎的顛簸過濾的相當徹底,而那種厚重飽滿的“德國車”味道兒也得到了回歸,那種老練扎實的感覺猶如突然喝到正宗的陳年佳釀。

當然,我並不會將這種差異歸結於懸掛結構的變化,雖然懸掛結構的改變肯定能直接影響到這些,但我相信,大眾工程師對減震器阻尼值以及彈簧k值等參數重新的標定有著密不可分的作用。

而電子助力轉向系統很明顯也是經過了重新的標定,曾經7代車型那種過於“電子味兒”的轉向手感得到了糾正,隨著車速的提升,轉向力度和轉向比的變化更趨於真實合理。如果你駕駛過同平臺的奧迪A3和高爾夫GTI的話,你就會明白,新高爾夫轉向的手感正在由奧迪A3的“買菜化”向著高爾夫GTI的“運動化”方向轉變。

要說後懸掛變為獨立懸掛之後最大的改變,那莫過於在更加極限狀態下車輛的駕駛表現,在高速超車並線或者場地繞樁這種較激烈的駕駛過程中,全新高爾夫車尾跟隨性會較7代有非常明顯的提升,它能更加服從你對車輛的駕駛意圖,從而提高你的駕駛信心。

在車輛的NVH方面,換裝倍耐力全新P7輪胎的新款高爾夫在路噪方面的確有了不小的提升,這套輪胎對各種路面的降噪都做出了不小的優化,可以說在它的幫助下,新款高爾夫的行駛質感直逼奧迪A4L。

測試成績依舊算得上標杆級水準

測試部分:

◆0-100km/h加速測試:

全新高爾夫的加速起步仍受DSG變速箱保護影響,起步瞬間會有較明顯的動力延遲,而且發動機的起步轉速會被限制在2000rpm以內。在短暫的動力輸出延遲之後,平緩的動力開始通過車輪向地面進一步傳遞,雖然加速G值不高,但由於動力輸出的連貫性,使得車輛在換擋過程中的動力損耗比較輕微。ESP雖然無法徹底關閉,但在整個加速測試工程中,隱藏在後臺的ESP系統幾乎不會被觸發。

加速姿態穩健,車頭無上揚,前輪在起步延遲之後重獲動力,在獲得充沛扭矩的瞬間,輪胎會突破抓地力而短暫打滑。

從曲線中我們可以看到,車輛在加速起步之處加速G值一直呈上升勢頭,並在1.7s時達到最大值。

雖然8.42s的加速成績在同級別車型中算得上比較出色,如果沒有變速箱起步保護所造成的動力短暫延遲,相信這台車的加速成績還能更快。

◆100-0km/h刹車測試

全力刹車過程中,全新高爾夫的刹車姿態非常穩健。前/後刹車的刹車力分配比較合理,前懸掛對車身刹車前傾造成抑制的非常到位。

輪胎的寬度和抓地力都表現的非常到位,在連續刹車的測試中刹車距離也非常穩定,基本都保持在38.5m左右的範圍內。

雖然刹車G值一度曾達到過-1.501g,但並沒有持續太久,不過,刹車力度一直處在-1上下比較平均。另外,刹車後段ABS系統保持了非常高的工作頻率。

◆噪音測試

◆綜合市區油耗測試

為了讓車輛測試油耗更具對比性,本次油耗測試是在車輛全程處在標準模式,並將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關閉的狀態下進行的。而且車內空調始終設定在23°的自動模式。行駛路段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紅綠燈較多的市區道路,且擁堵情況較嚴重。剩下的路段則屬於郊區道路和高速,路況相當通暢。

本次油耗測試共行駛124km,最終加注10.47L 92#無鉛汽油。

油耗測試結果
行駛里程124km消耗油量10.47L平均時速27km/h花費金額62.3元每公里成本0.5元表顯平均油耗7.2L/100km實際平均油耗8.44L/100km工信部油耗5.7L/100km

編輯點評:在我眼裡,高爾夫就像曾經兒時班裡某位品學兼優的同學,在學習上,她是個考試發揮很穩定、從不偏科的好學生,在品行上,她又有著出身大家庭的穩重,不閒言碎語也從不惹是生非。你可以說她太過乖巧,不夠個性,但也絕對不能忽視她的存在,因為她就是這樣一位本就很優秀但卻仍就堅持努力的優等生。

添加“愛卡汽車”微信公眾號,每天獲取汽車圈兒一手最新資訊!

myxcar

↑↑↑(長按上方可複製至微信添加朋友並關注)我們每天都會推送最新車事、新車資訊,快來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