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烈士守墓人:風雨無阻行走51年,用堅守來沉澱 心中情思和懷念!

(內容原創,圖片來源網路)

忘記英雄的民族不但是可恥的,而且是危險的!雖然如今中國漸漸富裕強大起來,但在國弱而屢受欺淩之時,是烈士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與安寧。

來與小編認識一群守墓人,他們說烈士們是為人民犧牲的,人民會永遠記著他們,守墓將是自己一生自願的選擇。生活觀察家帶你走進這個群體背後的故事。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不知道有多少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英雄們就這樣成為了烈士。

由於時代、戰爭的複雜與特殊性直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籍貫與親人在哪裡。雖然烈士們當初拋頭顱、灑熱血只為了正義,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但是為了不讓烈士的墳塋長滿衰草,襄陽一古稀老人為無名烈士守墓半個世紀,從他家到革命烈士墓有五六裡的山路,他一走就是51年,風雨無阻。

安徽一個80歲的老人,從11歲開始就為一個僅有一面之緣的烈士掃墓堅持了整整69年,從少女到耄耋從無一年停止過。她說如果沒有人記得這些人曾經為新中國做的犧牲與貢獻,就等於忘了曾經的苦難,也丟了做人的根本。儘管如今面對著現在面癱、糖尿病、腦梗等病魔的折磨,老人連走路都不方便,可她仍然堅持奔波了30多公里掃墓。

烈士是一群怎樣的群體呢?當年的他們也曾風華正茂,也有家鄉與無法割捨的親人。但身處亂世,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為了心中的革命情懷,他們舍小家為大家,離開親人離開家鄉,奔赴血與火的戰場。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命就走到了盡頭,

不要說與家人團聚,就連告別都沒有,甚至自己的屍骨都要長眠異鄉。大部分的他們,可能死的時候還只是少年連名字都沒有留下。而守墓人,就是用他們的堅守,來沉澱心中無盡的情思和懷念。

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那段崢嶸歲月,

未必瞭解戰爭的殘酷性與烈士們孤注一擲的勇氣與決心。他們的信念與信仰也不是教科書上幾個短短的章節可以解釋得清的。能讓烈士以一種無畏的精神面對生死的只有天地之間的正義以及對國家民族最深沉的愛。而守墓人守的不是一群已經逝去了的生命,而是永遠縈繞在我們民族頭頂的忠魂與英靈。英雄不死,正義長存!關於更多烈士守墓人的情況您還瞭解多少呢?歡迎您在下方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如果您喜歡本文章,不妨訂閱一下,將有更多精彩文章與您分享。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不妨訂閱一下,將有更多精彩文章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