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聲部民間歌曲的統稱,侗語稱"嘎老"。

"嘎",就是歌,"老",含篇幅長大、人多聲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體參與的古老歌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便是它的特點。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侗族人戀愛時唱,

歡迎客人時唱,敬酒時唱,勞作時唱。。。他們把歌當作精神食糧,以歌為樂,以"會唱歌、會歌多"為榮,用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用歌來傾訴自己的喜怒哀樂。

侗族是一個愛好和平、團結的民族,他們的各種民俗活動都以集體為主,例:集體做客、集體對歌等等,

這些充分體現了侗族人民的友誼、團結、愛美和群體意識較強的文化精神。

侗族人民個個能歌善唱,侗鄉被譽為歌的海洋。無論男女老幼,都能唱出他們自己的快樂,故事。

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

侗族孩子從很小時便進入歌班學習,

幾乎每個侗寨都有歌班,有的侗寨多達10來個;歌班的組建一般遵循同族、同性、同輩的原則,由本族或本寨經驗 豐富的歌師在農閒時間專門教授,直到他(她)們能獨立參加鼓樓的對歌為止。

當然,這麼美妙的歌聲也吸引了不少本地和外地的群眾前來觀賞。

除了動聽的歌聲外,你還可以看到盛裝出席的選手們,雖然都是侗族服飾,但是各具特色,色彩斑斕豔麗,讓人目不暇接。

在這裡,有令你震撼的天籟音樂,有極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飾,更有他們熱情淳樸的風情。

在這裡,有令你震撼的天籟音樂,有極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飾,更有他們熱情淳樸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