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交通部回應共用單車企業倒閉押金難退:保護消費者利益

23日上午,在交通運輸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針對近期多家共用單車企業相繼倒閉,用戶押金難退等問題,新聞發言人吳春耕表示,交通運輸部密切關注跟蹤有關情況,

指導地方交通運輸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妥善應對處置,提前採取針對性措施,防止出現相關風險。

吳春耕表示,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的快速發展,為社會公眾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便利選擇,也為構建城市綠色出行體系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由於行業業態模式新、發展潛力大、市場競爭激烈,一些中、小型運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沒有找到盈利模式,發展路徑不明確,經營效益不佳,失去造血功能,出現了經營困難,我們也關注到,最近一段時間已有多家企業相繼倒閉,個別企業也傳出使用者押金退出困難等情況。

針對這些問題,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一是密切關注跟蹤有關情況,指導地方交通運輸部門,

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聯合相關部門妥善應對處置,提前採取針對性措施,防止出現相關風險。二是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等有關部門深入北京、廣州、成都、常州等城市,以及共用單車運營企業和自行車製造企業等進行了調研,全面瞭解掌握有關情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交通運輸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系統分析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在《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頂層設計的政策框架下,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保護消費者利益,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伴隨著共用單車的誕生,巨額押金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今年8月份,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發佈了一份《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資料顯示,保守估計,到目前為止,僅共用單車領域的存量押金規模近100億元。截止到目前,公開已知的有6家共用單車企業倒閉,粗略統計造成用戶押金損失已經超過10多億元,亟需儘快拿出應急解決方案。

有知情人士表示,多數單車企業都沒有採用協力廠商存管方式,且存在著為保持現金流而挪用押金的現象。

而且大多數資料及手續均按照一般存款帳戶開立標準辦理,銀行無須履行三方監管義務。

面對退押金困局,不少公司甚至提出以車抵押金的辦法。酷騎公司前CEO高唯偉曾表示,酷騎單車的造車成本是650元,能夠覆蓋298元的押金,“大不了一人一輛騎回家”。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剛表示,儘管有諸多法律法規的限制,用戶的權益卻並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證。現在我國協力廠商監管體系建立還不完全,不返還押金最多算是違反了對用戶的承諾,承擔違約的相應責任,而該項資金是否被監管,就目前而言,尚未有相關強制性規定。

不少專家認為,為促進共用單車市場的健康發展,應該由政府、企業和用戶三方聯手,政府管理部門出臺管理細則,加強監管;企業在保障用戶權益的前提下,建立信用積分系統、設置信用制度來激勵使用者規範騎行等。對於已經出現的押金問題,要儘快拿出具體應急處理方案。

“大不了一人一輛騎回家”。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剛表示,儘管有諸多法律法規的限制,用戶的權益卻並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證。現在我國協力廠商監管體系建立還不完全,不返還押金最多算是違反了對用戶的承諾,承擔違約的相應責任,而該項資金是否被監管,就目前而言,尚未有相關強制性規定。

不少專家認為,為促進共用單車市場的健康發展,應該由政府、企業和用戶三方聯手,政府管理部門出臺管理細則,加強監管;企業在保障用戶權益的前提下,建立信用積分系統、設置信用制度來激勵使用者規範騎行等。對於已經出現的押金問題,要儘快拿出具體應急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