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地產經紀機構清查租房,開發商囤積房產,買不起還不能租了?

從這些信號中,我們應該對未來的房地產市場走向有了一個基本的把握,房價何去何從,實際上已經非常明確。只有深刻理解“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才能真正理解當下各種政策的初衷。

此前如果你把希望放在調控放鬆上,或者心存僥倖,畢竟以往只要市場稍微有點下落就有救市行為,也讓你沉浸在過去的邏輯中,這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現在大戲唱到現在難道你還看不懂嗎?房地產已經變天了,而且大局已經基本敲定。雖然調控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調控的成果尚需要堅持來穩定。

三個國家部門應該說是繼續強化調控的持續性,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不正是對之前政策目標的強化嗎?“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快建立長效機制”,這句話正在被逐步落到實地。

房地產穩字訣應該說成為未來的一個新主題。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說穩,那就是不讓價格落,有人說穩,那就是讓價格落。其實降也好,漲也罷,都不可能大起大落,暴漲暴跌都是對市場的傷害。首先,與國外相比,國內住房面積小;第二,國外不同居住方式下居住面積差異較小,

高端別墅類房屋居住占比較高;第三,國內住房金融支持不充分;第四,一線和重點二線城市“沒的住”和“住不起”;第五,老舊社區居住品質和功能低下;第六,人口淨流入城市的新市民住房困難,流動人口住房條件需要提高;第七,存量房屋交易服務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行業缺乏頂層設計和底線規則。

長期來看,“房住不炒”、“住有所居”這個定位基本奠定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基調和政策方向。房地產邁入新時代,國民的居住觀和住房需求已發生重大轉變,對品質居住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再是一句空談,抑或遙不可及的願景,它已成為未來房地產發展的主旋律和長效機制的著力點。

2015年之後,我們對租賃市場的關注已經開始發酵,

而政策的全面鼓勵和市場的“井噴式”發展是在2017年,其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國“購租”的極大不平衡,近兩年,國家政策的主基調定在“租購並舉”,其中“租”在“購”的前位,未來的租賃市場將有更大的發展。

此文章為AI財經社區入駐一點號的媒體原創,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