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製造的最大型軍艦,在江陰戰役沉沒

抗日戰爭前中華民國海軍向日本訂購輕巡洋艦。甯海級輕巡洋艦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製造的最大型軍艦。首艦寧海號在1931年2月20在日本兵庫縣相生市播磨造船所開工,造價432萬元,

以東北大豆拆價分期支付。當一二八事變期間為避免影響到在日本建造中的寧海號,海軍沒有參戰。

當寧海號輕巡洋艦在1932年8月26日駛回中國上海外灘時卻萬人空巷地觀看這艘自清末以來中國海軍最先進的軍艦,寧海號回到中國後多次開放給民眾參觀,

大家都驚歎艦上先進武器和設備,尤其艦上可停放兩架水上飛機(一架日本制AB-3水上偵察機和一架仿製的國產寧海2號水上飛機)和反潛用深水炸彈。

“寧海”號是民國紀元以來外購的最大型軍艦,長106.7米,寬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526噸,部分位置有1英寸的裝甲。動力部分為四部油炭混燒式鍋爐,三部往復式主機三軸推進,10,579匹馬力,最高航速23.2節,12節巡航時續航力5,000海浬。配備140毫米(5.5英寸)雙聯裝炮3座6門,

最大射程10000米;76毫米(3英寸)高炮6門,機關炮10門;535毫米(21英寸)魚雷發射管4具,魚雷8枚;設深水炸彈投放裝置,配深水炸彈9枚;可載水上偵察機2架,無彈射器,使用時由吊車吊至水面從水上起飛,系由日本時計社研製,愛知廠建造,代號為“愛知AB-3”(即“寧海-1號”,巡航時速137公里,升限4300米,航程970公里)。我國江南造船廠由馬德樹任主設計師,利用備份引擎與福州衫木所仿造出“寧海-2”號1架,
配於此艦,性能相近。編制乘員軍官42名,士官97名,士兵222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甯海號輕巡洋艦作為中國海軍最先進軍艦投入長江的江陰保衛戰,此戰當中日軍並無派出軍艦而是派出轟炸機,甯海和平海共擊落4架和擊傷兩架日軍轟炸機。9月22日日軍第12航空隊92式攻擊機12架,

在6架95式戰鬥機掩護下向平海,寧海發動進攻。平海號造重創後“寧海”遂成為日機轟炸的主要目標。下午2時,敵12架自艦尾來襲,同時左舷正面也出現14架,左後方更有12架,顯然敵人進行俯衝攻擊時,兩架被我防空炮火擊落,但艦首、瞭望台、左右舷多處中彈,“寧海”號發炮700多發,消耗槍彈5000發,傷亡官兵62人。兩艦共擊落日機四架,擊傷兩架。敵機投彈150枚,彈中艦首,洞穿左右舷、彈艙、米艙等。
“寧海”號失去戰鬥力,艦長不得不下令駛往上游,當它掙扎著航行到八圩港口時,江水漫過甲板,淹沒了艦尾。坐底長江底。

日本在戰役結束後的1938年即將此兩艦打撈做應急的修理。1938年7月11日日軍以“第261號令”將兩艦改列為海防艦兼海軍兵學校的練習艦,並將“寧海”改名“禦藏”,“平海”改名“見島”。1944年日本在南洋已漸露敗相,由於艦艇損失太快補充不及,於是將兩艦改回為二等巡洋艦,在1944年九月十九日於御前崎南方八丈島被美國潛艇擊沉。

日本在戰役結束後的1938年即將此兩艦打撈做應急的修理。1938年7月11日日軍以“第261號令”將兩艦改列為海防艦兼海軍兵學校的練習艦,並將“寧海”改名“禦藏”,“平海”改名“見島”。1944年日本在南洋已漸露敗相,由於艦艇損失太快補充不及,於是將兩艦改回為二等巡洋艦,在1944年九月十九日於御前崎南方八丈島被美國潛艇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