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了今年的帳單,2017年又白過了

月薪一萬,到手八千,租房三千二,水電網路手機加起來要300,

早餐10塊,午餐晚餐基本靠外賣小哥,一頓平均30,每天伙食費70,一個月2100,交通基本靠地鐵偶爾打車,一個月也得500,加上給家裡父母寄1000生活費,手裡還剩下900,想想離iPhone X還差9100,於是頭髮還是推遲到下個月剪吧,長點就長點,勤洗點也不會太邋遢。

這就是同事阿傑的每月帳單。要不是雙11前白條和花唄大幅度提高了額度,他可狠不下心來買iPhone X。這幾天iPhone X終於寄到了,他立馬把原來的5S扔掉,鳥槍換炮,

頓覺自己真的像廣告語裡說的那樣,成為了整個辦公室裡唯一一個跟未來見過面的人。

最近陸續收到了白條和花唄的帳單,月底還款近3000,阿傑才在群裡叫苦不迭。不過他也很能苦中作樂,順便炫耀了一下手機:“這一年,好像就攢下了一台X。”然後他發了幾個捂臉哭的emoji。

年底看帳單,感覺人生就像大起大落一樣。

“你知足吧,我還在用錘子!”另一個同事甩出這麼一句。他雖然沒有換手機,但也趁著年假去北海道玩了一轉,也燒掉了一兩個月的工資。旅遊的錢花了就花了,買個手機或衣服,起碼還能當作有形資產。我也趁著雙11換了一台I7的筆記本,出差碼字方便些,也花了上萬塊,信用卡每月還款近一千。

接下來,大家都開始曬帳單了。

有人一個月房租三四千,有人一天伙食費上百塊,有人每月要給家裡2000元,還有人抱怨打車上班的錢都能夠還車貸了......這群月薪過萬、被外界稱為“新中產階級”的年輕白領,一看帳單,才發現自己是“新無產階級”。2017年的收入十幾萬,都花到哪裡去了?

二維碼支付時代,錢花得更快了。圖/視覺中國

網購就是一個銷金窩

這些哭窮的朋友不是怕借錢才賣慘,他們真的把錢都花出去了。就拿“雙11”來說吧,快遞沒在高速路上燒掉的,最近陸陸續續都收到了。在購物網站上打開“我的訂單”看看帳單,11月出手搶購的人至少都花了大大好幾千。

像小王,大學本科學編導,熱愛電子產品,什麼微單、機械鍵盤、PS4等等,應有盡有,每年至少更新兩三件,

好幾萬就這麼沒了。機械鍵盤不用女朋友買,他自力更生,也花了兩千元。今年為了玩“吃雞”遊戲,他還打算再添一個遊戲本,為信仰充值,為吃雞奮鬥。

其他人即便沒有在電子產品上投入這麼多,但一年換一兩次也是必需的。2017年是嘻哈之年,同事張小明就給自己買一副三千左右的降噪耳機,戴上去後終於不必聽到辦公室的嘻嘻哈哈了。勤儉持家的人也紛紛趁“雙11”買家電,什麼膠囊咖啡機、戴森吹風機、掃地機器人、空氣淨化器,感覺像置辦年貨似的。

每天,公司樓下都有一大批快遞等著取件。圖/視覺中國

還有各種護膚品、化妝品、服飾鞋包也是花錢的大戶,每年換季的時候多少都要買一些。而月入過萬的年輕人,也早已經過了穿39元帆布鞋就可以滿足的年紀,一對耐克、鬼塚虎、踢不爛之類的鞋子,500是起步價,2000不算貴。到了冬天換大衣和包包,那個價格才叫人痛心。

看看最近一年的訂單,總額高達數萬元,近一半的年收入都通過網購花出去了。

2016年5月20日,阿裡巴巴在上海一處豪華酒店舉行“APASS”會員線下聚會,50餘名頂級會員現身。圖/視覺中國

住的和吃的,最省不了錢

以上這些買電子產品的錢,要省還是能省一點的,真想玩新品手機的話就可以花點小錢幫襯老羅。但是,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花銷,才是省不了也不想省的一筆賬。

譬如說租房吧,今年年中,媒體盛傳一線城市的租房價格開始下跌,北京今年的租房價格一直維持在4600元/月的水準,上海楊浦一房月租從3500元下滑到3200元左右,兩房月租由6000元下滑到5300—5500元之間。

實際上,當這些數位不再是數位,而是你真正承擔的租金時,這點下降幅度是遠遠不夠的。就算租到市郊或者城中村,品相好點的一房一廳也要兩千到三千,再加上水電費、網費和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個月三千元是妥妥的。

2017年8月9日,浙江台州,玉環一名小夥展示自己通過當地租房平臺找到的房子。 圖/視覺中國

年底,各大城市的房企開始進軍長租房市場,你興奮地打開萬X的房源清單看了一眼,頓時眼前一黑,那些裝修得跟酒店房間似的長租房,可比你在豆瓣小組裡找到的房子貴上一截。以後會不會整個市場的租金都被拉高?這樣一想,明年想租新房子的心情也沒了,還是在城中村續租吧。

口腹之欲,也是一大筆開銷。早餐靠金拱門10元套餐打發了,中午點外賣20元起步,有時實在不知道“中午吃什麼”,又點了個“洋垃圾”速食,四五十塊就這樣沒了。辛辛苦苦忙了一星期,週末當然要下館子好好吃一頓對不對?在廣州,兩個人吃一頓熱氣騰騰的潮汕牛肉火鍋,兩三百元是必須的。遇見隆重一點的聚會,幾個人吃一頓四川火鍋或者日本料理,價格至少翻一倍。這麼算下來,光是飲食上,一個月下來也要兩三千元。

月收入的一半,都用來滿足睡眠和胃口了。剛畢業的時候還能住廉租房、睡木板床,工作幾年後收入翻了番,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翻了幾番,假如談了物件,成家立室在即,更不可能回到過去了。

隨著收入增長,年輕人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提高。圖/視覺中國

說走就走的不是你,是錢

一年到頭,上班族最大的夢想也許就是放假旅行。

端午節、清明節來一場短程的散心,國慶假期飛去國外,年假挑旅遊淡季去陶冶身心,春節可能還要帶上爸媽出去走走。訂機票、訂酒店是一筆花銷,給朋友帶手信、出國遊各種控制不住的“買買買”,也是一筆花銷。這麼算下來,一年下來少說也要花掉兩個月的工資。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不是你,是錢。

說走就走,光住宿費就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圖/視覺中國

花在自己身上的還好,花在無謂的人情禮節上就有點憋屈了。當你拿著上萬元的月薪,準備好好過單身生活時,以前的好友卻一個個悄悄脫單了!脫單了還不止,一眨眼就要結婚了,過兩年就要抱孩子了!然後,份子錢就像奪命追魂索一樣,不斷勒索你的錢包。

有網友歸納過,普通朋友、親戚結婚,份子錢一般給200—500元;關係更親密一點的,份子錢要給500—800元;如果是閨蜜死黨,或者是未來的合作夥伴,花個一兩千也是應該的。這麼算下來,如果一年有三四場的話,就有點肉疼了。

當然,給父母的生活費是不能少的。雖然父母一直推著說不用,但你總不能什麼表示都沒有。假期回家,要給爸媽帶一些保健品、保暖衣物以表孝心,有時還希望給他們買一些新的電子產品,讓他們玩玩微信,用iPad看看電影。粗略算算,至少一兩萬。

相親市場裡的父母。圖/視覺中國

高昂的居住成本和物價水準,加上消費升級帶來的支出升級,新中產們賺得多了,也花得多了。也許唯一存在的錢,就是給爸媽的錢了。同事張小明就說,他每次給家裡打錢,他媽都說行行行,給你存著,買房子、娶老婆、買奶粉都可以。

每年年底和年初,發奮圖強工作,然後存點錢,是很多人的新年願望。據各地統計部門公佈的2016年統計公報及人民銀行支行報告資料,北京市民人均存款12.9萬元,上海市民人均存款10.4萬元,廣州市民人均存款10.3萬元,杭州、佛山、深圳等城市的人均存款也有9萬元左右。

現在,請看看你的錢包和帳單,2017年是淨資產還是負資產?

欲望越來越多,明年再多掙點吧!

什麼膠囊咖啡機、戴森吹風機、掃地機器人、空氣淨化器,感覺像置辦年貨似的。

每天,公司樓下都有一大批快遞等著取件。圖/視覺中國

還有各種護膚品、化妝品、服飾鞋包也是花錢的大戶,每年換季的時候多少都要買一些。而月入過萬的年輕人,也早已經過了穿39元帆布鞋就可以滿足的年紀,一對耐克、鬼塚虎、踢不爛之類的鞋子,500是起步價,2000不算貴。到了冬天換大衣和包包,那個價格才叫人痛心。

看看最近一年的訂單,總額高達數萬元,近一半的年收入都通過網購花出去了。

2016年5月20日,阿裡巴巴在上海一處豪華酒店舉行“APASS”會員線下聚會,50餘名頂級會員現身。圖/視覺中國

住的和吃的,最省不了錢

以上這些買電子產品的錢,要省還是能省一點的,真想玩新品手機的話就可以花點小錢幫襯老羅。但是,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花銷,才是省不了也不想省的一筆賬。

譬如說租房吧,今年年中,媒體盛傳一線城市的租房價格開始下跌,北京今年的租房價格一直維持在4600元/月的水準,上海楊浦一房月租從3500元下滑到3200元左右,兩房月租由6000元下滑到5300—5500元之間。

實際上,當這些數位不再是數位,而是你真正承擔的租金時,這點下降幅度是遠遠不夠的。就算租到市郊或者城中村,品相好點的一房一廳也要兩千到三千,再加上水電費、網費和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個月三千元是妥妥的。

2017年8月9日,浙江台州,玉環一名小夥展示自己通過當地租房平臺找到的房子。 圖/視覺中國

年底,各大城市的房企開始進軍長租房市場,你興奮地打開萬X的房源清單看了一眼,頓時眼前一黑,那些裝修得跟酒店房間似的長租房,可比你在豆瓣小組裡找到的房子貴上一截。以後會不會整個市場的租金都被拉高?這樣一想,明年想租新房子的心情也沒了,還是在城中村續租吧。

口腹之欲,也是一大筆開銷。早餐靠金拱門10元套餐打發了,中午點外賣20元起步,有時實在不知道“中午吃什麼”,又點了個“洋垃圾”速食,四五十塊就這樣沒了。辛辛苦苦忙了一星期,週末當然要下館子好好吃一頓對不對?在廣州,兩個人吃一頓熱氣騰騰的潮汕牛肉火鍋,兩三百元是必須的。遇見隆重一點的聚會,幾個人吃一頓四川火鍋或者日本料理,價格至少翻一倍。這麼算下來,光是飲食上,一個月下來也要兩三千元。

月收入的一半,都用來滿足睡眠和胃口了。剛畢業的時候還能住廉租房、睡木板床,工作幾年後收入翻了番,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翻了幾番,假如談了物件,成家立室在即,更不可能回到過去了。

隨著收入增長,年輕人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提高。圖/視覺中國

說走就走的不是你,是錢

一年到頭,上班族最大的夢想也許就是放假旅行。

端午節、清明節來一場短程的散心,國慶假期飛去國外,年假挑旅遊淡季去陶冶身心,春節可能還要帶上爸媽出去走走。訂機票、訂酒店是一筆花銷,給朋友帶手信、出國遊各種控制不住的“買買買”,也是一筆花銷。這麼算下來,一年下來少說也要花掉兩個月的工資。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不是你,是錢。

說走就走,光住宿費就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圖/視覺中國

花在自己身上的還好,花在無謂的人情禮節上就有點憋屈了。當你拿著上萬元的月薪,準備好好過單身生活時,以前的好友卻一個個悄悄脫單了!脫單了還不止,一眨眼就要結婚了,過兩年就要抱孩子了!然後,份子錢就像奪命追魂索一樣,不斷勒索你的錢包。

有網友歸納過,普通朋友、親戚結婚,份子錢一般給200—500元;關係更親密一點的,份子錢要給500—800元;如果是閨蜜死黨,或者是未來的合作夥伴,花個一兩千也是應該的。這麼算下來,如果一年有三四場的話,就有點肉疼了。

當然,給父母的生活費是不能少的。雖然父母一直推著說不用,但你總不能什麼表示都沒有。假期回家,要給爸媽帶一些保健品、保暖衣物以表孝心,有時還希望給他們買一些新的電子產品,讓他們玩玩微信,用iPad看看電影。粗略算算,至少一兩萬。

相親市場裡的父母。圖/視覺中國

高昂的居住成本和物價水準,加上消費升級帶來的支出升級,新中產們賺得多了,也花得多了。也許唯一存在的錢,就是給爸媽的錢了。同事張小明就說,他每次給家裡打錢,他媽都說行行行,給你存著,買房子、娶老婆、買奶粉都可以。

每年年底和年初,發奮圖強工作,然後存點錢,是很多人的新年願望。據各地統計部門公佈的2016年統計公報及人民銀行支行報告資料,北京市民人均存款12.9萬元,上海市民人均存款10.4萬元,廣州市民人均存款10.3萬元,杭州、佛山、深圳等城市的人均存款也有9萬元左右。

現在,請看看你的錢包和帳單,2017年是淨資產還是負資產?

欲望越來越多,明年再多掙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