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打造世界級平臺,工業互聯網巨頭樹根落戶廣州!

隨著“互聯網+”製造業的深入轉型,消費電子上游的機械設備們也在加速聯網。

日前,在2017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廣州市人民政府與三一集團有限公司、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繼長沙、上海之後,樹根互聯選擇落戶廣州,加強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佈局。

根據協定,簽約三方將共同構建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新型製造業體系,促進廣州產業轉型升級,在廣州形成自身產值千億級、服務產業萬億級的新興產業集群。

作為三一集團孵化的中國成立最早的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公司,樹根互聯已有9年積累。據介紹,其主打產品“根雲”平臺已接入高價值設備40萬台,連接千億級資產。

在樹根互聯“根雲”平臺的基礎上,廣州的製造企業將能夠對其出口的機器設備在全球範圍實現物聯接入,

從“賣機器”轉型到“賣服務”。同時基於工業大資料分析,探索服務型製造的創新商業模式。

目前,國內市場上也湧現出眾多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司,在樹根互聯CEO賀東東看來:“中國要普及工業互聯網應該返璞歸真,

應該把它當成一種工具、技術,能夠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提升智慧製造的能力。今年起碼要出幾百家工業互聯網的平臺公司,試金石是看公司能否真正解決問題,這樣會把那些魚龍混雜的企業淘汰掉。”

落子廣州

賀東東表示,此次簽約經歷了5個多月的商討,順利達成合作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今年10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

促進實體經濟振興、加快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廣東是製造業大省,企業建立IT系統的需求迫切,同時廣州市政府在智慧製造上推動力度也非常大。據悉,接下來樹根互聯還會和廣州市設立產業基金,扶植工業互聯網生態。

當下,廣州工業互聯網發展整體仍處起步階段。但從技術和產業角度來看,廣州面向行業應用的工業軟體發展迅速,包括5G、窄帶物聯網等新一代工業無線網路技術;從應用角度來看,

電子資訊、電氣機械、汽車、醫藥、專用裝備、紡織服裝、傢俱等均是廣州的重點行業,廣州及珠三角地區擁有大量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和豐富的工業大資料資源,是國內最有條件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地區之一。

談及未來製造業的發展趨勢,賀東東認為,未來的製造業將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工業互聯網將成為製造業的作業系統,驅動各細分行業創新和轉型。以樹根互聯旗下“根雲”平臺為例,目前已實現製造業“作業系統”的四大核心功能:連接、計算、應用和創新,從而將億萬台工業設備連接,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根雲在半年時間內就覆蓋了多達40個細分行業。

具體來看,“根雲”主要為企業提供三類服務。賀東東介紹道,其一是基本功能,通過遠端控制、遠端大資料分析等來降低機器故障率、維修成本,優化整個生命週期。其二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形成共用能力,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其三是產業鏈金融 ,例如通過機器大資料的分析,和保險精算模型結合起來,就可以動態地計算保險的費用,而基於物聯的動態資料可以説明銀行提高對工業企業風險的掌控,反過來就會提升工業企業貸款的可能性。

三大難題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基礎能力平臺,已成為美、德等主要工業國家爭奪未來工業發展主導權的制高點。而全球工業互聯網技術處於早期起步階段,因此中國有機會“變道超車”。

不過,製造業與互聯網的“碰撞”困難重重。首先,如何將“重”工業和“輕”互聯網恰當融合就是一大難題。以樹根互聯為例,公司既有深厚的工業基因,又有新興的互聯網技術,但是賀東東坦言:“製造業和互聯網團隊基因就不同,文化、理念都有差異,‘雜交’優勢需要長期經驗積累。”

其次,無論是樹根互聯、GE還是西門子,都是製造業起家,搭建互聯網團隊、研發IT技術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三一集團從2008年開始投了十幾個億,現在樹根互聯獨立創業快兩年時間,研發費用很高。我們從BAT等互聯網公司挖了200多人來做研發,這裡面投入很大,因為都是新技術,包括雲、大資料、移動物聯、微服務的架構、SaaS軟體的架構等。”賀東東表示。

第三,由於國內製造業生態與國外不同,樹根互聯需要自己摸索路徑。國內製造業發展不均衡,有不少行業和大部分中小企業,信息化水準還比較低。這些行業和企業希望儘快實現轉型升級,但又面臨著工業互聯網的技術、人才、資金門檻高的三重障礙。根雲平臺則通過端到端集成、隨插即用、按需付費的“雲”SaaS服務模式,降低企業的資金和技術門檻,適用於眾多中小製造企業,迅速擴大工業互聯規模。用賀東東的話來說: “樹根互聯走在一個無人區。”

對於GE的Predix、西門子的Mindsphere等國外平臺的競爭,賀東東認為,一方面機器的資料在中國,例如德國雖然是工業母機大國,但是機器應用主要在中國,這也意味著最終的金礦是在國內;另一方面,GE和西門子的平臺還沒有在國內正式上市,並且各家企業解決的問題不同,技術路線也不一樣。

他進一步解釋道:“在縱向上,樹根互聯為企業提供端到端的產品,針對提高效益、降低能耗、降低故障率等具體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橫向上,我們在打通機床、農機、工業發電等行業應用,因為我們沉澱了很多底層的公共能力,當然我們還是會聚焦工業,聚焦在高價值機械設備上。”

編輯:投資廣州

談及未來製造業的發展趨勢,賀東東認為,未來的製造業將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工業互聯網將成為製造業的作業系統,驅動各細分行業創新和轉型。以樹根互聯旗下“根雲”平臺為例,目前已實現製造業“作業系統”的四大核心功能:連接、計算、應用和創新,從而將億萬台工業設備連接,提高設備運行效率。根雲在半年時間內就覆蓋了多達40個細分行業。

具體來看,“根雲”主要為企業提供三類服務。賀東東介紹道,其一是基本功能,通過遠端控制、遠端大資料分析等來降低機器故障率、維修成本,優化整個生命週期。其二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形成共用能力,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其三是產業鏈金融 ,例如通過機器大資料的分析,和保險精算模型結合起來,就可以動態地計算保險的費用,而基於物聯的動態資料可以説明銀行提高對工業企業風險的掌控,反過來就會提升工業企業貸款的可能性。

三大難題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基礎能力平臺,已成為美、德等主要工業國家爭奪未來工業發展主導權的制高點。而全球工業互聯網技術處於早期起步階段,因此中國有機會“變道超車”。

不過,製造業與互聯網的“碰撞”困難重重。首先,如何將“重”工業和“輕”互聯網恰當融合就是一大難題。以樹根互聯為例,公司既有深厚的工業基因,又有新興的互聯網技術,但是賀東東坦言:“製造業和互聯網團隊基因就不同,文化、理念都有差異,‘雜交’優勢需要長期經驗積累。”

其次,無論是樹根互聯、GE還是西門子,都是製造業起家,搭建互聯網團隊、研發IT技術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三一集團從2008年開始投了十幾個億,現在樹根互聯獨立創業快兩年時間,研發費用很高。我們從BAT等互聯網公司挖了200多人來做研發,這裡面投入很大,因為都是新技術,包括雲、大資料、移動物聯、微服務的架構、SaaS軟體的架構等。”賀東東表示。

第三,由於國內製造業生態與國外不同,樹根互聯需要自己摸索路徑。國內製造業發展不均衡,有不少行業和大部分中小企業,信息化水準還比較低。這些行業和企業希望儘快實現轉型升級,但又面臨著工業互聯網的技術、人才、資金門檻高的三重障礙。根雲平臺則通過端到端集成、隨插即用、按需付費的“雲”SaaS服務模式,降低企業的資金和技術門檻,適用於眾多中小製造企業,迅速擴大工業互聯規模。用賀東東的話來說: “樹根互聯走在一個無人區。”

對於GE的Predix、西門子的Mindsphere等國外平臺的競爭,賀東東認為,一方面機器的資料在中國,例如德國雖然是工業母機大國,但是機器應用主要在中國,這也意味著最終的金礦是在國內;另一方面,GE和西門子的平臺還沒有在國內正式上市,並且各家企業解決的問題不同,技術路線也不一樣。

他進一步解釋道:“在縱向上,樹根互聯為企業提供端到端的產品,針對提高效益、降低能耗、降低故障率等具體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橫向上,我們在打通機床、農機、工業發電等行業應用,因為我們沉澱了很多底層的公共能力,當然我們還是會聚焦工業,聚焦在高價值機械設備上。”

編輯:投資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