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人好意思麻煩你,你為什麼不好意思拒絕他?

有一個朋友,從小就是學霸,所以他人生的前20年順利得讓人覺得沒意思。18歲時高考成為市狀元,進入清華。沒畢業就進入國內一家頂級互聯網公司,畢業兩年後成為主管,畢業三年晉升經理,

靠自己的薪水在北京首付了一套房。然後跟高中時的初戀女友進入婚姻殿堂,第二年就有了一個大胖兒子。每一步都近乎完美,所謂人生贏家大抵如此。

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高管領導離職創業,邀他作創始夥伴。他正雄心勃勃意氣風發,

出去創業正是時候。他想都沒想就一起辭職了。

去了公司後,這位領導帶著為難的神情告訴他,現在還在創業,要節約人力成本,要苦一點,工資沒法像在大公司一樣高。而且投資人不喜歡股權太分散的創業團隊,所以不能給他太多股權。跟自己人創業,不就是希望大家能一起吃苦嘛。他覺得這都是正常的,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兩年後,老闆在跟投資人爭奪公司主導權中失敗,

被擠出了管理層。整個創業團隊都被投資人清洗。他的老闆賣掉股份,套現一筆錢,準備移民。而他則幾乎一無所得的離開了公司。老闆對他說對不起兄弟,贏家畢竟是少數。他很難過,但覺得創業就是這樣,失敗也是正常的,想都沒想,就接受了。

反正年輕,什麼都來得及。原來的大公司有一位領導賞識他,邀他回去。這位領導很為難的說,你創業經歷不成功,如果回來,工資可能比兩年前還要降一點,

畢竟你曾經“背叛”過公司,否則在人力那邊說不過去。你是自己人,找自己人做事,不就是為了避免麻煩嘛。他有點失望,但一心只想回大公司再幹一票,所以他想都沒想就又答應了。

畢竟是能幹的,隨後兩年中他連續升職加薪,

再升職就是頂掉他的領導。這一天,這個領導找他喝酒。領導說,我年紀大了,折騰不動了,就想在這家大公司呆著,你比我能幹,該出去闖闖啊。他明白領導的苦楚,覺得自己還年輕,也不想跟領導爭位置傷了情分。於是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大公司的鍍金,讓他覺得有資本自己牽頭創業,於是他拉了一堆自己的下屬出去單幹。創業艱難,而他本錢有限,他希望大家能降低一點工資要求搏一個明天,

一如他當年一樣。他說,找自己人創業,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明白犧牲的價值。他的兄弟都一臉困惑的回答他說,可是,跟著自己的老大一起出來,不就是希望工資可以更高點嗎?

是啊,跟著自己人幹,圖的不就是掙得更多嗎?這次他想了想,最終還是答應了。

都是靠譜的兄弟,幹活兒也勤快,但是公司業績一直沒有質的突破。他反思了一下,發現公司的管理鬆散、規章不明確。他決定要將公司的管理規範起來,嚴格起來。他的兄弟說,大家離開大公司,不就是圖創業的時候可以自由一點,沒那麼多囉嗦的流程嗎?他很意外,但覺得兄弟們說得也有道理,他想了很久,最終還是答應了。

三年創業艱難前行,然後就遇到了股災,資本進入寒冬。公司賬上的錢花完了,投資卻拉不到。有兄弟跟他提出辭職,說一起創業的過程很快樂,但大家還有房貸車貸要還,還有老婆孩子要養。他很失望,但兄弟說的也是現實啊。他想了很久很久,最終全都答應了。

如今,這個朋友的公司已經倒閉,他自己也不再年輕了,再回大公司打工已經沒什麼競爭力。創業已經讓他花光了積蓄,房子也抵押給了銀行。家裡孩子還小,妻子為了支持他創業做了全職主婦,已經多年不上班。他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他經常問我,我哪裡做錯了嗎?

他名校出身,足夠聰明,也足夠勤奮,他人品好,也善交際,運氣沒那麼好,但也沒遇到過天降橫災。看上去他沒有任何不成功的理由。可是他現在幾乎身無分文。

他總是在為他人著想,但為他人著想沒有錯啊。而且每一個人都有非常現實的原因,每個人跟他提出的要求,在任何人看來似乎都合情合理。但他如果提出要求,就不合理了嗎?

領導創業缺錢不想給高工資,可是他放棄大公司工作,還要養家;老領導年紀大要保住公司位置,可是他年紀輕還要進取;下屬跟他幹就是圖高薪和自由,可是他創業也要節約成本規範管理;公司遇到困難兄弟要另謀出路可以理解,但他投錢投青春辦公司要他們再堅持一下,就很過分嗎?

他都很理解對方的難處,但對方都沒有理解他的難處。他的每一步都沒做錯,但他現在落魄潦倒。如果讓他重來一次,他可能還是會落到現在的境地。

如果他第一次創業時多要點工資,多拿點期權,最後不會一無所得的離開;如果堅持留在大公司,他會頂掉領導晉升副總,成為業界精英;如果第二次創業時少開點工資,公司支出就少很多,就可以堅持更久,如果他堅持嚴格管理,公司就不會散,創業也許就會成功。這麼多選擇,其中任何一次他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那一個,他都不會落到現在的境地。

很多時候,人們的選擇都是一種零和博弈,有你的,就沒有我的;你有你的道理,我也有我的難處。我讓你是情分,不讓你是本分。

當我讓你的時候,雖然不圖有更大的回報,但至少你能感受到我送你的這一點情分,當我有過不去的坎時,希望你也能以相同的情分回應我。這不是道德功利,這是做人的基本。

但現實常常是,當有人主動要求你做出大的犧牲時,他已經做好了不還你情分的準備。

打垮我那位朋友公司的,正是自己的“兄弟”。

在公司融資困難的時候,公司一直依靠一個重要訂單堅持著。在朋友覺得馬上就要走出資本寒冬、重煥新生之際,這個訂單卻被另一個公司用不公開的手段搶走了。而這個公司的帶頭人正是剛剛離職的一個兄弟。另外一個朋友去問這個“兄弟”,何必用這麼殘酷的手段對待自己人?這個兄弟理直氣壯:“我跟他創業那麼久沒成功,就不能為自己多撈點嗎?”

是的,有時他不但不念你的情分,還準備反噬你。

你是寶貴的,所以你要珍惜你的付出。當你犧牲你的工資要求,你的老闆應該用你省下的錢為這個世界創造更高的價值,而不是填自己的錢包;當你放棄爭奪一個職位時,代替你的人應該在那個位置上做出更多的事蹟,而不是尸位素餐等著養老;當你給你的員工更高的薪水時,你有充分的理由要求他們更加勤奮、守本和忠誠。

作為一個救助平臺,我們宣導人與人之間的守望互助,我們宣導換位思考、相互理解。當有人向你求助時,我們希望你感受到他的無助,發出希望與愛的回應;當有人向你伸出援手時,我們希望你感受到他人的熱心腸,將希望與愛的回應無限傳遞下去。

因而,在這裡我們能看到付出總是會引起更多的付出,上億個熱心人曾在我們這裡向他人伸出援手,讓無數人走出困境。

在我們這裡,你的每一次救助,都會產生巨大的價值:一個重病患者穿越生死線,迎來新生;一個老人在垂危之際醒來,盡享天倫;一個病童從病痛中走出,開始一生的夢想。

珍惜你的付出,讓我們一起讓所有付出都更有價值。

都是靠譜的兄弟,幹活兒也勤快,但是公司業績一直沒有質的突破。他反思了一下,發現公司的管理鬆散、規章不明確。他決定要將公司的管理規範起來,嚴格起來。他的兄弟說,大家離開大公司,不就是圖創業的時候可以自由一點,沒那麼多囉嗦的流程嗎?他很意外,但覺得兄弟們說得也有道理,他想了很久,最終還是答應了。

三年創業艱難前行,然後就遇到了股災,資本進入寒冬。公司賬上的錢花完了,投資卻拉不到。有兄弟跟他提出辭職,說一起創業的過程很快樂,但大家還有房貸車貸要還,還有老婆孩子要養。他很失望,但兄弟說的也是現實啊。他想了很久很久,最終全都答應了。

如今,這個朋友的公司已經倒閉,他自己也不再年輕了,再回大公司打工已經沒什麼競爭力。創業已經讓他花光了積蓄,房子也抵押給了銀行。家裡孩子還小,妻子為了支持他創業做了全職主婦,已經多年不上班。他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他經常問我,我哪裡做錯了嗎?

他名校出身,足夠聰明,也足夠勤奮,他人品好,也善交際,運氣沒那麼好,但也沒遇到過天降橫災。看上去他沒有任何不成功的理由。可是他現在幾乎身無分文。

他總是在為他人著想,但為他人著想沒有錯啊。而且每一個人都有非常現實的原因,每個人跟他提出的要求,在任何人看來似乎都合情合理。但他如果提出要求,就不合理了嗎?

領導創業缺錢不想給高工資,可是他放棄大公司工作,還要養家;老領導年紀大要保住公司位置,可是他年紀輕還要進取;下屬跟他幹就是圖高薪和自由,可是他創業也要節約成本規範管理;公司遇到困難兄弟要另謀出路可以理解,但他投錢投青春辦公司要他們再堅持一下,就很過分嗎?

他都很理解對方的難處,但對方都沒有理解他的難處。他的每一步都沒做錯,但他現在落魄潦倒。如果讓他重來一次,他可能還是會落到現在的境地。

如果他第一次創業時多要點工資,多拿點期權,最後不會一無所得的離開;如果堅持留在大公司,他會頂掉領導晉升副總,成為業界精英;如果第二次創業時少開點工資,公司支出就少很多,就可以堅持更久,如果他堅持嚴格管理,公司就不會散,創業也許就會成功。這麼多選擇,其中任何一次他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那一個,他都不會落到現在的境地。

很多時候,人們的選擇都是一種零和博弈,有你的,就沒有我的;你有你的道理,我也有我的難處。我讓你是情分,不讓你是本分。

當我讓你的時候,雖然不圖有更大的回報,但至少你能感受到我送你的這一點情分,當我有過不去的坎時,希望你也能以相同的情分回應我。這不是道德功利,這是做人的基本。

但現實常常是,當有人主動要求你做出大的犧牲時,他已經做好了不還你情分的準備。

打垮我那位朋友公司的,正是自己的“兄弟”。

在公司融資困難的時候,公司一直依靠一個重要訂單堅持著。在朋友覺得馬上就要走出資本寒冬、重煥新生之際,這個訂單卻被另一個公司用不公開的手段搶走了。而這個公司的帶頭人正是剛剛離職的一個兄弟。另外一個朋友去問這個“兄弟”,何必用這麼殘酷的手段對待自己人?這個兄弟理直氣壯:“我跟他創業那麼久沒成功,就不能為自己多撈點嗎?”

是的,有時他不但不念你的情分,還準備反噬你。

你是寶貴的,所以你要珍惜你的付出。當你犧牲你的工資要求,你的老闆應該用你省下的錢為這個世界創造更高的價值,而不是填自己的錢包;當你放棄爭奪一個職位時,代替你的人應該在那個位置上做出更多的事蹟,而不是尸位素餐等著養老;當你給你的員工更高的薪水時,你有充分的理由要求他們更加勤奮、守本和忠誠。

作為一個救助平臺,我們宣導人與人之間的守望互助,我們宣導換位思考、相互理解。當有人向你求助時,我們希望你感受到他的無助,發出希望與愛的回應;當有人向你伸出援手時,我們希望你感受到他人的熱心腸,將希望與愛的回應無限傳遞下去。

因而,在這裡我們能看到付出總是會引起更多的付出,上億個熱心人曾在我們這裡向他人伸出援手,讓無數人走出困境。

在我們這裡,你的每一次救助,都會產生巨大的價值:一個重病患者穿越生死線,迎來新生;一個老人在垂危之際醒來,盡享天倫;一個病童從病痛中走出,開始一生的夢想。

珍惜你的付出,讓我們一起讓所有付出都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