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雞公山獨一無二的建築奇觀和濃墨重彩的歷史情懷

雞公山風景區位于河南信陽市南38公里,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是一處集自然風光與歷史人文景觀于一體的山嶽型旅遊度假景區。

雞公山風景區各個山頭、山咀、山腰、遺存著大量中西各式的樓閣、因山作勢,既有尖頂的教堂式建築,又有玲瓏小巧的別墅,佈局自然,優雅清靜,結構姿態,各不相同。“桃源真有新天地,十裡風飄九國旗”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好像國際建築藝術的彙集展覽,素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

雞公山風景區目前遺存1900年至1949年間中、美、英、俄、日、德、法、瑞典、挪威、丹麥等國風格各異的近代建築及其構築物212處,具有重大歷史、藝術、文化價值。

別墅代表之一:頤廬

在這許多建築中,鶴立雞群者,要數原直系軍閥吳佩孚部第十四師師長靳雲鶚所蓋的頤廬。

據說靳雲鶚來山避暑,目睹鱗次櫛比的洋房別墅,看到外國人趾高氣昂的架勢,憤憤不平,決心在雞公山上建築頤廬,要壓倒山上各國的建築。頤廬竣工時,北京及各地的軍閥均發來賀電,武漢專門組織參觀團前來祝賀。人們為紀念靳雲鶚這種民族氣節,

頌稱頤廬為“志氣樓”。

別墅代表之二:姊妹樓

姊妹樓坐落在南街南頭的西崗上,建於1918年前,分南、北兩樓,南樓為南陽鎮守使吳慶桐所建,北樓是袁世凱的侄孫國民黨新編十二師師長袁英所建。

兩棟樓依地勢而建,料石牆體,紅瓦屋面。南樓較北樓高,兩樓門廊均設在牆角處,

門庭別具一格,既因地制宜,又充分利用了陽光。由於外形和結構相同,故稱姊妹樓。

別墅代表之三:美國大樓

1911年傳教士在北崗建立美文學校,學校專門吸收外國傳教士、教徒子女就學。美國式大樓分三層,一層是餐廳,二、三層分別為男女生宿舍。

樓體為石木混合結構。一層平拱,二層卷拱,三層為兩個突拱。頂部築一圓形小塔,高於背後和兩翼,既有韻律性,又給人以快樂、浪漫之感。

別墅代表之四:俄式樓

又稱馬歇爾樓,坐落在逍夏園東130米出的山岡上,為20世紀初俄國所建。

此樓小巧玲瓏,門窗呈弧形,風格獨特。主房坐北朝南,通風向陽,門外走廊敞朗開闊,水磨石地面。大門外13根門柱,其中5根呈弧形擺開,顯得舒展矯健。房頂八角小塔刺入天空,遠望奇特卓絕。室內前庭視線開闊,舒適精美,設有壁爐,冬可取暖,夏可排潮。

別墅代表之五:美齡舞廳

原為英華昌洋行於1918年所建,1937年和1938年,蔣介石偕同宋美齡兩次來山,曾在此跳舞娛樂,故又名為美玲舞廳。建築獨特,室內寬敞明亮,四周有回廊,外壁全裝玻璃,曾稱“玻璃房”。

此外,無論是壯麗典雅的瑞典大樓,古樸靜謐的德國樓,宏偉華麗的將軍樓,還是飽覽湖光山色的亞細亞別墅,擁有田園風光的肖家大樓,或者小巧玲瓏,或雄偉壯觀,或輕巧素雅,或雄厚莊重,各具濃厚的民族風格,每個國家突出本民族的特點,都構成了雞公山獨一無二的建築奇觀和濃墨重彩的歷史情懷。

歡迎提供文字/攝影/視頻/創意作品,投稿郵箱:892109476@qq.com

門窗呈弧形,風格獨特。主房坐北朝南,通風向陽,門外走廊敞朗開闊,水磨石地面。大門外13根門柱,其中5根呈弧形擺開,顯得舒展矯健。房頂八角小塔刺入天空,遠望奇特卓絕。室內前庭視線開闊,舒適精美,設有壁爐,冬可取暖,夏可排潮。

別墅代表之五:美齡舞廳

原為英華昌洋行於1918年所建,1937年和1938年,蔣介石偕同宋美齡兩次來山,曾在此跳舞娛樂,故又名為美玲舞廳。建築獨特,室內寬敞明亮,四周有回廊,外壁全裝玻璃,曾稱“玻璃房”。

此外,無論是壯麗典雅的瑞典大樓,古樸靜謐的德國樓,宏偉華麗的將軍樓,還是飽覽湖光山色的亞細亞別墅,擁有田園風光的肖家大樓,或者小巧玲瓏,或雄偉壯觀,或輕巧素雅,或雄厚莊重,各具濃厚的民族風格,每個國家突出本民族的特點,都構成了雞公山獨一無二的建築奇觀和濃墨重彩的歷史情懷。

歡迎提供文字/攝影/視頻/創意作品,投稿郵箱:8921094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