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范增有多牛?只出場三次就成為西楚第一謀士,運氣差了些!

如果說起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會失敗?除去項羽本身的性格問題,很多人可能都會說,是因為項羽沒有用好范增,連劉邦建立漢朝後也說“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

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那範增到底有多神奇?縱觀《史記》,範增總共就出場四次,提出三個建議,就這樣,西楚第一謀士的名號流傳至今。

一、橫空出世的謀士:陳勝死後,各地反秦軍隊號令不同,如一盤散沙。實力名望最強的項梁在薛地(今山東省滕縣南)召集各路兵馬共商大事,

這時來了一個七十來歲的老頭,要知道放在古代,可以說算是高夀了,這人就是範增。范增是居鄛(今安徽巢湖附近)人,由此也看出,範增也是執著,兵荒馬亂的年代,一大把年紀了還從從安徽跑山東,就為獻計。或許他一直就在等待著這個機會,反秦的機會;或許他本就和秦國有著深仇大恨,一直蟄伏,誰又知道呢,成王敗寇,
哪怕是司馬遷也無意于範增的過去。

范增求見項梁,提出了陳勝失敗是必然的,因為他自立為王,沒有順應民心,立六國之後為王。所以他建議項梁,立最被百姓所懷念的楚懷王之後,高舉楚懷王的旗幟,號召群雄,統一指揮,這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項梁採納了他的建議,派人找到了楚懷王的孫子熊心,重新立為楚懷王,自封武信君,號令各路兵馬,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

二、遺憾的鴻門宴:項梁死後,楚懷王熊心企圖通過努力翻身掌權,任命宋義為上將軍,統領諸軍。項羽為次將,範增這時又露了次臉,

作為末將,或許這是楚懷王感激範增的擁立之功。項羽殺宋義、打贏巨鹿之戰、坑殺二十萬秦軍後,終於逼近咸陽城,卻發現劉邦早已入關。已經身為亞父的范增(大家注意,從末將到亞父,范增的身份是有變化的,這是為什麼呢?改天我們來分析看看)看出了劉邦的變化,推測出了劉邦的野心,建議項羽別客氣,別講什麼仁義道德,直接發兵剿滅劉邦!項羽也在氣頭上,自然同意,
打算第二天吃飽喝足立馬開戰!中間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甚至課本都有鴻門宴的故事,項羽陣營本家大叔項伯的原因,劉邦前來鴻門告罪,席上,項羽不理會範增的暗示沒有動手,範增自己找的幫手項莊也被項伯攔下,使得劉邦得以全身而退。氣得範增大罵:“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不過一直讓我疑惑的是,範增既然這麼想殺劉邦,又能叫動項莊動手的,為什麼不派人監視劉邦,一出大帳直接動手?

三、自斷臂膀:說劉邦心懷天下也好,做人不老實也罷,總之,劉邦趁著項羽身陷齊國的時候,聯合五路諸侯攻楚,直接打下了彭城。不過霸王就是霸王,親率3萬精兵回援,打的劉邦56萬軍隊落荒而逃死傷無數,劉邦也多次險象環生,退守到滎陽城才穩住陣腳。霸王圍著滎陽就是一頓猛揍,各諸侯一看形勢不對,紛紛又開始為項羽搖旗呐喊。劉邦糧草匱乏,心裡害怕,主動求和,與項羽約定劃滎陽而治。項羽打算同意,範增勸說趁人病要人命的樸素價值觀,建議項羽斬草除根,於是兩人加緊攻擊劉邦。劉邦採用陰謀家陳平的離間計,讓項羽懷疑範增,並且奪取了範增的軍權,範增氣的大罵項羽並且辭行,項羽也不阻攔,一代智囊范增就這樣死在了回去路上。

西楚第一謀士范增,出場三次,第一次出場使得項梁號令群雄,第二次出場遺憾收場,留下禍害,第三次出場成功一半落得身死異鄉。不得不說是差了些運氣,或許只要項羽多信任範增一分,天下異也!

又能叫動項莊動手的,為什麼不派人監視劉邦,一出大帳直接動手?

三、自斷臂膀:說劉邦心懷天下也好,做人不老實也罷,總之,劉邦趁著項羽身陷齊國的時候,聯合五路諸侯攻楚,直接打下了彭城。不過霸王就是霸王,親率3萬精兵回援,打的劉邦56萬軍隊落荒而逃死傷無數,劉邦也多次險象環生,退守到滎陽城才穩住陣腳。霸王圍著滎陽就是一頓猛揍,各諸侯一看形勢不對,紛紛又開始為項羽搖旗呐喊。劉邦糧草匱乏,心裡害怕,主動求和,與項羽約定劃滎陽而治。項羽打算同意,範增勸說趁人病要人命的樸素價值觀,建議項羽斬草除根,於是兩人加緊攻擊劉邦。劉邦採用陰謀家陳平的離間計,讓項羽懷疑範增,並且奪取了範增的軍權,範增氣的大罵項羽並且辭行,項羽也不阻攔,一代智囊范增就這樣死在了回去路上。

西楚第一謀士范增,出場三次,第一次出場使得項梁號令群雄,第二次出場遺憾收場,留下禍害,第三次出場成功一半落得身死異鄉。不得不說是差了些運氣,或許只要項羽多信任範增一分,天下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