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識別古代銅鏡真仿10個要點

1.識圖。識別圖飾是很重要的。銅鏡反映時代的資訊雖然繁多,但其內在規律是很嚴謹的,且是統一和諧的。歷代銅鏡的形制、鏡鈕、鈕座、紋飾、鏡邊、鏡緣、鏡面、銅質、皮相等均是一個圓的統一體,

其製作式樣和紋飾處理都很規範,基本不越雷池,這是識別真偽的最有力的手段。

漢代:方枚雙龍鏡

2.稱重。新鑄、作偽的銅鏡較古鏡為重。如果同樣大小的鏡,一件分量很重,就有可能是偽品,這種現象稱為“壓手”。因為銅鏡歷經千年風霜,不論是地下埋藏,

還是社會傳世,品質都會衰減,達不到新器重量。拿在手裡特重的銅鏡有可能是贗品。

3. 看鏽。古器的鏽是銅經過空氣長期化學反應、氧化生長出來的,不可能是人為造成的。這種鏽是入骨鏽,發於內而露於外,植根鏡體,磨不掉,洗不滅。銅鏡的銹蝕真切,真偽就不容懷疑。

唐代:連枝花鏡

4.聽聲。新鑄的銅鏡餘音繞梁,經久不息。老的銅鏡雖然聲音清晰,但短暫低脆,非常悅耳,這是漢唐銅鏡高錫青銅的特有現象,是百煉的結果。即使宋元以後銅鏡,也不會有餘音繞梁現象,其聲較啞,與新器絕異。如果一面亂真的銅鏡其聲音高而且長,如新鑄之器,就應懷疑其真偽。還應注意,有的銅鏡作偽者在器表塗上汙物,可以降低聲音的強度,

是可以混淆視聽的。

漢代:連弧幾何紋鏡

5.劃痕。古鏡,特別是漢唐銅鏡,其銅質配比科學,煉冶精緻,銅質硬度很高,一般銳器在表面劃痕,沒有損傷。新鑄銅鏡製作隨意,不可能有如此精密,一經硬器劃過即留劃痕。當然宋元明清銅鏡銅質不佳,也是經不起鐵器摩擦的。

有的鏡面如是塑膠處理,劃痕則形成柔性反應,十分光滑,很少有摩擦力。有的圖飾為鉛、錫製作,劃痕則十分容易。

6.火燒。不少作偽者用塑膠噴面,掩飾殘破,在索鏡上加圖,這種塑膠用火柴即可點燃,並伴有強烈化學異味。

唐代:飛禽葡萄鏡

7.手感。老的銅鏡經過時代的洗禮,進行過長期的風化,表面光滑脂潤,新器即使經過拋光,觸之似有一種反作用,亦如新瓷和老瓷之不同。

8.聞氣。很多偽器均經過化學物處理,聞之有異味,火燒更為明顯。經化學處理的銅鏡都是贗品。

唐代:荷花鏡

9.新銘。有用低檔之明清銅鏡用高科技刻制時行銘文,牟取暴利。這種新仿刻銘款字口很銳,且無銹蝕。

10.過水。許多作偽銅鏡經不住水洗的考驗。真的銅鏡過水後扔保持原鏽貌,而作偽的贗品被水洗後即露出真相。

有用低檔之明清銅鏡用高科技刻制時行銘文,牟取暴利。這種新仿刻銘款字口很銳,且無銹蝕。

10.過水。許多作偽銅鏡經不住水洗的考驗。真的銅鏡過水後扔保持原鏽貌,而作偽的贗品被水洗後即露出真相。